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脑袋被打开始 » 第三十一章未雨绸缪

第三十一章未雨绸缪

    刘光天和刘海中在充满亲情的气氛中吃完晚饭,便从后院回到属于他的倒座房,简单地锻炼洗漱完毕以后,他心中思索起来一些事情。

    他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一是遵循本心,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在这个时候做的事情,无论是去轧钢厂当学徒上班,披上一身工人老大哥的皮,慢慢苟着熬过后面的大动荡,或者是找到其他的,他认为比较合适的工作,或者是找到一个切入点,做一番大事。

    第二就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养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是没有可能滋润地生活下去。

    第三就是要未雨绸缪,他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未雨绸缪,找到一种方式来震慑四合院这些禽兽。

    刘光天觉得,他需要威慑一下四合院那些禽兽,省得那些禽兽总对他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虽然说这些禽兽无法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是,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很容易就会牵扯到他的精力。

    他现在拥有未知的系统和储物空间,再加上重生到刘光天身上,他今后前途无量,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到四合院里勾心斗角的事情上。

    刘光天心中清楚,他老子刘海中他指望不上,不给他添堵,或者说不打他就已经很不错,给他在背后站台,那根本不可能,就好像这次他被举报,刘海中都没有什么反应,根本就没有想替他出头的想法。

    最主要的是,刘海中是一个超级官迷,就想管点事情,当当领导,真要是出现涉及或者是影响到他四合院二大爷地位的事情,甚至分分钟能把他卖掉。

    跟易中海靠拢更是没有什么卵用,易中海想要找的是养老的接班人,他有自己的老子要养,基本没戏。

    这么多年以来,易中海没少添油加醋地贬低他和刘光福,给他们哥俩上眼药,说刘光天他们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让刘海中有借口打刘光天哥俩。

    刘光天觉得,易中海应该心中有数,他已经把刘光天他们哥俩得罪死,哪怕是刘光天答应给他养老,他都不会相信。

    阎埠贵是属于屁本事没有的墙头草,哪边强势往那边倒,根本就靠不住,指望阎埠贵出头帮助他,都不说十元钱反手把他卖掉,就是几斤粮食,这货都会反手坑他一把。

    聋老太太虽然拥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大能量,但是,这聋老太太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刘光天,眼中只有那傻不拉几的傻柱和易中海,他们那些人是一伙的,他找聋老太太做靠山更无可能。

    而年轻一代的许大茂和傻柱现在暂时还不够级别,无论从岁数上还是资历上,跟易中海他们没有掰腕子的资格,院子里面的其他人都是想要过好自己日子的普通人,更都白扯。

    用郭大撇子来钳制四合院里的人,刘光天也觉得不靠谱。

    他跟郭大撇子是什么样子的一种关系,他心中最清楚,他把郭家三兄弟已经坑苦,就是没有什么事情,郭大撇子都想找机会收拾报复他,用郭大撇子来钳制四合院的这些人,不谛于与虎谋皮。

    思来想去,刘光天觉得还是找赵传广靠谱。

    他给派出所捐肉票和特需票据,把二莽子和张大笊篱坑进笆篱子的时候,赵传广表示很欣赏他,甚至表示如果刘光天有想法,可以到派出所当个临时工。

    而之所以刘光天把二莽子扔进去,是因为刘光天心中清楚,二莽子不整进去,以后会是一颗定时炸弹。

    二莽子这货一直没有把他刘光天当兄弟,一直都把他当成大傻子,有危险的销赃之类的活让他做,一点待遇都不给他,典型的不把他当人,真要是二莽子出事情,背锅的搞不好会是他刘光天。

    但凡说刘光天被打,二莽子和他那几个一起混的去看他一眼,刘光天都不会选择把事情做绝。

    可是,刘光天住院,二莽子不但没有过去探望,没有给他出头,还宣称刘光天脑子有坑,不跟他们混,挨打活该。

    他把二莽子和收脏的张大笊篱举报扔进笆篱子,那么,至少在现阶段,他没有什么暴雷的风险可言。

    而恰恰就是因为他这种头脑和狠劲,让赵传广看到他的潜质,想让他当他们的特情耳目,算他一个临时工。

    而他给派出所捐出那么多肉票和各种票据,还搞了一面打锦旗,算是和赵传广有一定的接触,知道赵传广的为人。

    刘光天觉得,哪怕赵传广不到家里来吃饭,也会派张建设或者是李洪峰到家里吃个饭。

    只要是他们在四合院里面露一面,就证明他刘光天在派出所有人脉,四合院这些禽兽自然就会收敛很多,不会想在他身上搞事情。

    第二天一早上,刘光天洗漱完毕吃过早饭,简单地把屋子收拾一下,便直奔四九城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的图书馆。

    东城区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是东城区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文献,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

    最初的时候,叫做四九城东四区图书馆,在1959年的时候,合并东单区图书馆以后,改名为东城区图书馆,是四九城这个时候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这个地方离南锣鼓巷不远,东城区的居民如果想要看书,大部分都会到这个图书馆。

    刘光天之前去四九城图书馆那边用口卡(1955年6月,开始实施《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1956以后,所有户籍信息改由公安机关统一登记和管理,民警们将其简称为“口卡”)和派出所证明办理的图书证,在四九城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通用。

    因为离家近和一些原因,刘光天不想走远的时候,就到这个东城区图书馆看书。

    在东城区图书馆阅读了最近一段时间四九城的报纸和一些这个时候能看的书,这些书中有《红旗谱》、《太阳照在桑干河》、《山乡巨变》等。

    刘光天看这些书的同时,也是盘算他是不是能够通过写作,在这个时代立足,只不过刘光天看了几本这个时代的书,就打消了通过写作立足的念头,一是他的文学水平,或者是文化素养不够高,二是他觉得,他真要是写一些东西,一定会有很多超过这个时代的东西,毕竟刘光天脑海当中的知识面太窄。

    在图书馆泡了大半天,刘光天离开这里便直接跑到红星派出所,在您是人民安宁的坚决保障,您是人民平安祥和的坚决守护,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决保障等众多赞美的烘托下,刘光天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成功邀请赵传广到他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