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脑袋被打开始 » 第三十八章高看一眼

第三十八章高看一眼

    “赵所,张哥,实在不好意思,让院子里鸡毛蒜皮的龌龊事给您们添堵了,快屋里请。”看到人群散去,刘光天上下拍打几下衣服,笑嘻嘻地迎着赵传广和张建设,一边示意屋里请,一边笑眯眯地说道。

    此时刘光天能够看出来赵传广对他有些不满,但是,他却丝毫不当回事。

    麻烦赵传广替他出面,虽然是欠了人情,但是,有人情在,那今后就有更多的接触,要是两个人之间没有瓜葛,那才不好。

    想要拉虎皮扯大旗,至少得有虎皮,要是连虎皮都没有,那还扯啥大旗。

    “哼!”赵传广上下打量刘光天,仿佛通过眼神就已经把刘光天看透,他没好气地冷哼一声,跟在刘光天身后,大步走了进刘光天的家。

    赵传广进屋以后看到,刘光天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是灯管被跳泡(学名叫起辉器控制阴极预热时间起辉器的作用,是在断开预热电流的瞬间产生脉冲高电压,使荧光灯点燃)启动点亮以后很是亮堂。

    房间虽然不是很大,可是看上去很干净,特别是活三角支架的圆形靠边站(能够拆开靠墙放着的一种桌子)桌子上铺着稍微有些粉白色的桌布,干净整洁的桌布上此时已经摆放着三个菜和一瓶酒。

    桌子后面的墙角位置,放着一把红色的躺椅,而在躺椅上方,有着一个木板搭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十几本书籍。

    在躺椅边上有一本翻开的书倒放在长条凳上,赵传广只是眼睛撇了一眼,就知道那本书是野火春风斗古城。

    赵传广上下打量一番刘光天住的地方以后,心中刘光天干净好学的形象在他心中不断放大,更是觉得,刘光天之所以能够把事情做得那么好,应该是读书所带来的好处。

    “我说刘光天,你这不是特意请我们过来吃饭,你这是想要让我帮你收拾院子里的人啊!连我你都算计,胆子也太肥了。”虽然对刘光天的印象有些好转,但是,刘光天拉虎皮扯大旗的想法却被他看得明明白白的,所以,赵传广坐下来以后,依旧阴沉着脸,一边直勾勾地盯着刘光天看,一边阴恻恻地对刘光天说起来。

    在赵传广的认知中,刘光天之前就是一个在街上混的小混子,不在街面上混,连吃饱饭都困难,可是,就在被郭三子把脑袋打坏以后,刘光天就好像是一下子开窍一般,把轧钢厂保卫科的郭向南坑进派出所不说,还从郭大撇子那里弄到一大笔钱和好东西。

    要知道,在这个年月,轧钢厂保卫科那是权利机构,一点也不比派出所这边差,几乎就没有不怕保卫科的。

    而刘光天不但不怕保卫科的,还把郭向南这个保卫科的打了。

    之后在医院假装绝食,通过他想不明白的操作,让他儿子把事情透露给他,还弄出来莫须有的假记者去采访。

    如果单单是这些事情,赵传广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刘光天给派出所搞来一面大锦旗,送来一些猪肉票和豆油票这类的票据,要不是他没有要自行车票,刘光天甚至会把手中的自行车票捐给派出所。

    这种胆大心细的本事,这种舍得的劲,很是让赵传广高看刘光天一眼。

    这些事情当中蕴含多少的人情世故,蕴含多少明里暗里的谋划,别人不清楚,赵传广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最主要的是,刘光天在还没有出院之前,就搞出来一个壮士断腕,直接把跟着混的老大二莽子和销账的张大笊篱给弄进笆篱子。

    对自己下手狠,头脑冷静,办事滴水不漏,这都是赵传广看到的刘光天的优点,最重要的是,赵传广觉得,刘光天看上去憨厚老实,总有一种脑子不灵光的模样,把刘光天弄成特情耳目去调查黑市和一些销赃渠道,一定会对派出所这边打击犯罪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赵所,这个事情真不是我设计的。我就一浑人,哪里有那么多的想法。我就是想请您们过来家里吃个饭,表达一下我对您们的感谢。

    刚才的事情您也能听明白,真不怪我,就是我们中院的那个老贾家,前天刚举报我,今天又让儿媳妇端着碗到我这里来要肉。

    如果不是今天我请您们吃饭,我看在孤儿寡母不容易,也就给她一些了,我是真没想到,我没给秦淮茹肉,那傻柱就要过来打我,而且是当着您面动手打我。”刘光天一脸肃然地对赵传广说起来。

    对于赵传广说他是故意设局的事情,刘光天绝对不认,暂不说他没有设局,就是他设这样的局,也会死不承认。

    “赵所,张哥,那个先不说了,我把锅里的菜盛出来,我们边吃边说。”看到赵传广没有揪着这个事情不放,刘光天立刻顺杆爬地对赵传广和张建设说起来。

    桌子上有一盘松仁小肚和粉肠的拼盘,一盘花生米,一个凉拌五香干,再加上刘光天盛出来的鸡肉,四个硬菜齐活。

    之所以说这四个菜是这个时候的硬菜,主要是因为一般家庭想要搞到这些菜,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赵所,张哥,感谢您们伸张正义,为民除害,更感谢您们二位能够在百忙之中给我这样一个面子,这杯酒我干了,您们二位随意。”刘光天把桌子上那瓶红星二锅头打开给赵传广和张建设倒满以后,豪气地一仰脖,把那足有二两粗瓷小碗里的酒喝了下去。

    这个时候,讲究一些的家庭都用酒盅或者是瓷盅喝酒,普通家庭用的就是粗瓷小碗。

    这时的粗瓷小碗分好几种,最小的大敞口的粗瓷小碗能够装一两白酒,老四九城的人称呼这种小碗叫“一个酒”,大抵和一两酒差不多,在打酒的时候,正好是最小提溜的一提溜。

    比“一个酒”粗瓷小碗大一些的就是二两的粗瓷小碗,小酒铺里面喝酒的人用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粗瓷碗,在小酒铺里吧嗒一口小酒,吃口小菜。

    然后就是老百姓家里面最常见的二大碗,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用二大碗喝酒,毕竟这个时候瓶装酒的度数都在五十六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