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工业大循环 » 第六章 热火朝天

第六章 热火朝天

    年轻人就是有激情,这不,短短几天的培训,这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嚷嚷着要动手制造设备了。

    制造设备的零部件和图纸早就准备好了,由于都是现成的接口和接连端,几乎用不着改装,以他们这群人的智商完全不是问题。

    感受到他们这么有干劲的氛围,马晓峰也被感染了,多少年了,一直孤独的他终于迎来了团队的力量。于是大声宣布公司正式开工,首先按照计划列表把里面设备清单给造出来。接着开始按组装设备的不同来分配任务,自愿报名的形式,报名后只有一天反悔期,过期不能再换组。

    很快几个小组就建立好了,由于人才不足,后面的毕业生还没到公司,就先进行这几个设备的安装了。马晓峰因为有更大范围的工作要做,所以他没能参与到这些工作中去,只是偶尔有空才会过来凑凑热闹。由于人多了,自己一个人煮饭顾不过来,所以公司请了两个专门负责他们的伙食,工资暂时定5500一个月,半年以后做的好的话再加工资,反正比别的地方高就行。

    一个星期后,第二批学生也过来了,同样的情况出现了,但是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都被小慧的视频给洗脑了。一个个乐呵呵的加入到了这个毛都没看到的破烂公司。可能是看到有同学在这干的兴高采烈,他们第二天就要求分任务。可是被马晓峰无情的拒绝了,必须培训三天,这是规矩,不能变。

    于是这群学生不情不愿的又学习了三天时间。说来奇怪,小慧的教育视频还真不是盖的,内容多不说,还特别细,有安全教育,也有技能教育,还有思维教育,更奇葩的是有生理教育等等。但是这么多内容学下来,这群学生居然不反感了,还很乐意的接受新知识,最后大部分知识都记住了。

    培训时间一到,马晓峰就开始给这批人分配工作。同样的办法,自由组队,马晓峰只负责给场地给图纸资料给物资零件就行了。然后他就去干自己的活了,而这群学生居然很自觉的组成了小队干起了工作。没人管理,真的没人管。就他们自己愿意这么干的。

    一个月后,最后一批学生到公司了。纳闷的是,他们这群人都不闹腾了,直接下车就搬行李进了公司,然后一个个的跟马晓峰打了声招呼就安顿自己的床位去了。马晓峰在那杵了几分钟后觉得好像没自己什么事了,也就无语的想离开了。

    正在这时,一个清爽的女孩叫住了他,“马学长,等一下!”

    “你是?”马晓峰不确定的说。

    “哼哼,好呀!马晓峰学长,这么快就不认识我了,在我们学校是谁帮你招了那么多学弟学妹过来的?”王思源一脸俏皮的说。

    “哦,哦,你看我这记性,差点把我们公司的功臣都给忘了。来来来,快请进,我可得感谢你了,要不是你那天帮忙,我都不知道找谁了。”马晓峰一脸歉意的说到。

    “感谢的话再说,你可不能忘了我就行,之前你答应我的,同意我进你公司的。”王思源盯着马晓峰说。

    “对,我可没忘记,这不是来了吗,住房都安排好了,你们一共是51人,都齐了。”马晓峰拍着胸脯说。

    “那还差不多,你之前不是只招工科吗,我就怕你嫌弃我的专业,一路上还在当心这个问题呢!”王思源松了一口气说到。

    “我们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必须是理工科没错,那是因为公司业务需要决定的,但是一个公司不可能所有职位都是理工科来干的,比如说人力资源部就最好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做。咦!你不刚好是这个专业的吗?这个部门就你做了,以后公司做大做强的人才引进就靠你了。”马晓峰说。

    “我这是提干了?来公司第一天就提干了?”王思源一脸懵逼的说。

    “对,你升职了,我很肯定的告诉你。”马晓峰郑重声明的说道。

    于是王思源就怀着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来到了女生宿舍,放好行李和日用品。好半天都没缓过来,直到马晓峰神神秘秘的跑过来问,“王思源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哦,为什么你们最后来的这批同学,对我们这个公司完全没抗拒心里呢,好像过来都没情绪似的,我都有点不太习惯了。”

    “你说这个呀,我还没跟你汇报一下这个工作,本来一开始大家心里也没底的,后来是第一批同学和第二批同学建了一个工作群,大家在里面看到,听到,和感受在这个群里分享,后来我们这批来的有个同学也被邀请进了这个群。于是,这一路上,他把我们所有人都加入进来了,看到里面分享的公司展望和公司管理,我们都喜欢的不得了,再三确认是真实的以后大家都非常期待加入公司。于是才有刚刚你觉得反常的那一幕。”王思源平静的解释到。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不过你们这么多人都进了这个群怎么不拉我进去呢?我知道不更详细点吗?”马晓峰酸溜溜的说。

    “你不一样吗,我们有代沟的。”王思源一脸认真的说。

    “我去,你们这是歧视老年人。”马晓峰一脸生无可恋的说。

    “好吧,我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你拉进来,你等消息吧!”王思源慎重考虑了一下说。

    “不不不,我就是开玩笑的,我进去了你们反而不太好交流,以后再建一个项目总群吧,只谈工作不谈别的。”马晓峰想了一下拒绝了。

    “嗯,也好”王思源也觉得这样好些。

    很快第三批学生也都学完了三天教育,正式分配工作任务,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结果,同样的马晓峰不管。

    王思源由于不是理工科专业,设备安装项目做不了,只能到办公室工作,可近期不怎么扩大员工队伍,所以只能跟着马晓峰设计未来公司模式。

    一个半月后,在这群年轻人热火朝天的努力工作下,清单上的设备陆陆续续安装好了,看着一个个复杂精密的设备,怎么看都富有科技感。

    安装好的设备的小团队,休息一下就接着下一个设备的安装,就这些人员自觉流动的使用。很快在第三个月的月底,所有清单上的设备就位了。

    下一个阶段工作,就是去谈项目了,同学们都自告奋勇的要去跑业务,搞的马晓峰都觉得这是剥削了,好在他根本没这意思心里才好受些了。

    还是王思源想了一个办法,先报名,然后由小团队投票,再有大团队投票,选出谁去做业务员。

    这个办法得到了所有人认可,在两轮选举中,六位同学被选出来了。很快这六位同学就要代表公司出去洽谈业务了。

    为了他们在外洽谈的成功率,小慧做了很多全面而富有感染力的视频,有公司的理念宣传和公司服务动态效果图。最重要的是合同都做好了,而且大部分条款都是对甲方有利的,这可是一个王炸。就连马晓峰都觉得,不说别的宣传了,就这合同条款都是不想拒绝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