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工业大循环 » 第二十五章 资源回收

第二十五章 资源回收

    思源集团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在资本规模上,已挤进万亿级别,而且不是股票市价。在技术上,污染物处理技术独占世界鳌头,机动车动力和相关零配件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同时,集团公司在册员工分为科研类和工程师类,以及其他服务人员。目前集团员工数量已经扩大到了万余人。

    科研人员与工程师人员并不具有明显边界,因为他们所学习的理论体系完全一致。只是在不同工作性质上的叫法不同。

    尤其是当超级实验室建立起来以后,科研类的员工和工程师类的员工经常性的调换角色。

    他们进入研究所办公室就被叫做研发人员,而进入研究所的生产车间又变身为工程师。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研发与实际生产脱钩的毛病。

    由于思源集团庞大和高效的零部件生产能力。导致公司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于是集团公司内部第一次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用思源集团的产能优势和质量优势,进行吞并其他所有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然后整个国内只存在思源集团旗下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这么做的好处是,在整个生产环节中,不会出现大量的次品和无效能源浪费。而且思源集团旗下的零配件生产原料,几乎都是来源于资源回收过来的。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工业生产物质循环的目的。

    而其他那些公司。在这个方面几乎是空白的。他们还是处于低价压原料、人工、和看得见的成本,对于看不见的成本他们压根不在乎,也没有兴趣和能力去在乎。

    所以,思源集团有必要进行行业整顿,从而让这些不怎么有能力改革的公司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剩下的只有思源集团。

    另外一种声音,就柔和的多。他们认为,思源集团虽然已经有实力去做吞并的事情,但是短时间内要处理的事情和人员太过于庞大,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并没有多少好处。

    并且,企业吞并太过剧烈会引发社会对集团公司的负面感官,对将来公司发展十分不利。

    由于不能摧毁其他公司的产能来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只能想办法从其他方面去找突破口了。

    经过他们这方人员的讨论和计算。思源集团可以与其他零部件公司进行合作。合作方式就是为这些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付费的生产技术和新型原材料。

    一旦这些企业能够生产同等质量的产品以后,思源集团旗下零配件公司进行降产能。多出来的产能潜力用于发展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环节。

    马晓峰与小慧讨论过,如何避开与国内其他公司竞争的问题。他们想过很多办法都不行,因为每个行业的产业链都非常完善,如果思源集团介入某一行业太深,会引起很大的连锁反应。

    但是,不介入又不行,工业大循环的目标可不是开会学习就能解决的。只能一步步,通过各种利益捆绑和技术改造才能实现。就比如汽车领域的改造就比较成功。

    思源集团将先进的,低能耗,高性能的汽车概念和实物生产出来让市场接受。当市场充分发酵,完全认可这种新的汽车模式后。公司已经进行完了相关产业布局。

    前期,思源集团是新概念汽车领头羊和急先锋。不仅仅能赚到大笔的利润还能培养许多合作伙伴。

    当时机成熟后,思源集团就会慢慢退出这个汽车领域,只保留原材料的供应和技术服务。

    思源集团原材料的供应是有极大优势的。不同于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思源集团走的是资源回收的路线。

    并不是说,思源集团没有从原矿中获取原料的技术,他们有且技术很好。但是,思源集团并不想平白无故的去招惹一些庞大的竞争对手,除非整个工业体系废旧物资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介入。

    思源集团走资源回收路线在建立垃圾处理厂就开始了。那时候从垃圾处理厂回收了大量的乙醇、铁、铜、铝、浓缩液体肥料、乙炔、乙烯等。

    这些资源几乎都投入到了生产之中进行了循环。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以现在思源集团的新材料的消耗量,还需要更多的废旧资源来生产新材料。因为接下来有更多的行业要与汽车行业一样开始变革。

    在传统技术中,资源回收再利用,从成本上来说,并不比从原矿中提取单一资源容易。因为,各种材料的分选就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比如铜跟铜合金一类,碳钢和纯铁一类,不锈钢按照成份的不同又得划分不同的类型,铝可以和铝合金为一类等等。

    所以,很多年来,废品回收之所以发展不完善,大部分原因都卡在这个环节了。

    本来,从能源的角度来看,这些现成的金属废物比起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要节约能量的多。

    可事实上,金属混合物分离难度很大,如果金属之间融合在了一起,要将他们分离,更是比登天还难。所以,以前很多制造业不愿意接受这种参杂的回收金属,害怕影响整体机械性能。

    但是,思源集团资源回收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的新材料本来就是合金,而且是各种机械性能对应不同的金属元素配比。

    思源集团在生产新材料的时,先用回收过来的废旧金属熔融后,得到一个合金元素配比,再根据需要调整增加某种元素的量来改变这个配比的比率,以达到指标要求。

    这个技术来源于远古文明。当年他们也遇到过资源回收问题,想过很多办法,都没能合理有效的进行元素大规模分离。如果那样做,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去对熵增。后来就放弃了,转而走了一条随遇而安的路线。

    但是,这种摆烂的路线,也是有严格限制的,不是所有废旧材料都进行融合。有些特殊的高性能材料还是要特别注意分选出来的。

    所以,思源集团为什么亲自介入零配件生产,其中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每一个零件的设计都使用单一的原材料,并打上特殊钢印标志。等将来这个零件成了废品,可以进行有效归类。

    而且思源集团在整车设计中。采用了精简设计,减少零部件的繁杂无效设计,不仅降低了汽车报废后拆解回收的困难,还降低了空车车重。可是汽车在外观上和操作功能上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因为,思源集团在资源回收领域强大的再生能力,国家放开了国际废品关口,可以任由其他国家的废品进入国内。思源集团为了方便接受和处理这些泊来废品,在沿海一些港口附近建立了废品回收厂。

    这些回收厂为集团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性能的合金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