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工业大循环 » 第二十七章 芯片和能源谁优先发展?

第二十七章 芯片和能源谁优先发展?

    思源集团,因为有人对太阳的未来进行了模拟运算,并且得到一个相当危险的结论。这直接导致公司全体成员,都变得紧张起来,也变得更加具有凝聚力和使命感。

    马晓峰对公司目前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认为自己走对了一步棋。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普通人,知道了一个关乎全人类命运的秘密,那么他活的该多有压力。

    特别是这个秘密又不可能让人相信。而自己又没有任何权利调动资源去做出正确的准备。

    有人就问了,为什么当初马晓峰获知人工智能小慧是远古文明的遗留物,而不上交给国家呢?特别是当小慧告诉他,太阳在不远的未来会对地球有一场末世浩劫的时候他依然没有上交国家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慧与马晓峰建立了思维链接后,不可能与其他人再度建立思维链接。这是人工智能程序设定无法更改,除非马晓峰死亡。这就迫使马晓峰为寻求自保,而不得不保密的主因。

    第二个原因,如果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人进行沟通,那么小慧的存在一定会被米国的网络安全系统所监控到。到那时,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国家还不够强大。

    所以,马晓峰只能选择自己搭建一个公司,利用公司的灵活性,来进行有目的性的科技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很多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是自己的铁杆,不能出现破坏份子,或者太过自私者。

    怎么才能做到这个不需要太多管理,又能让大家有凝聚力呢?

    前期,可以利用物质基础和画天饼来笼络年轻人,但是当他们年纪越来越大,见过的世面越多,就会有其他想法,这是人性的弱点,无法更改,除非能给人的思维上做手术。

    于是,智力头盔就是第一步措施,也是第一道防线。

    智力头盔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智商,还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比如修改人的惰性思维,极度自私的想法,贪婪等等。基本上只要带上智力头盔的那一天起,人的智商和个人的思想问题都同步得到解决了。

    第二步就是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只有他们这群智商超高的人,才能理解并相信的目标。

    于是就有了太阳闪爆危机问题,被全公司人员都知道了。这个危机被公司人员自己,通过计算模型算了出来,马晓峰并未直接参与,而是偶尔的引导,最终这件事被发酵出来,并深入人心了。

    于是一个全公司的共同目标就应运而生了。

    有了这个共同目标,大家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立马体现出来了。

    没办法,就全球而言,能快速开发星际探索的公司估计除了他们思源集团,也没谁了。因为,他们公司有全球顶尖聪明的人才,而且很多。

    所以,现在公司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在手头工作之余,进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下一步思源集团是优先发展芯片还是优先发展新能源。

    “我觉得,还是优先发展芯片。芯片太重要了,就比如我们公司,人才就是运算的芯片,如果公司的人才都要靠别人提供,那么公司的发展一定受到严重阻碍。”一个研究人员在一个讨论群里表示着自己的观点。

    “我也认为,芯片很重要,但是能源同样重要,现在我们能用上便宜的煤电,那是因为现在的煤炭还比较好开采,所以便宜。

    一旦这种化石燃料难以为继,便宜的电能肯定贵的用不起。所以乘现在的电价便宜,我们公司赶紧开发新能源,为将来的能源巨变续力。”另外一个工程师说到。

    “芯片我们自己要做,而且要尽早做,以防生变。”一个最先来公司的研发人员认真分析道。

    “我们可以同时进行芯片和新能源的技术开发。”马晓峰很不喜欢做选择的说。

    “首先,这两个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慢了谁都不行。

    其次,思源集团的人员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收缩,全面放在这两个方面上去。同时,人事部相应的多多招聘新的人才补充空缺,反正不嫌多。

    最后一个,可以寻找芯片和新能源,产业链在国内的公司进行合作。以技术入股,这样可以快速整合国内本来已经存在产业链环节的公司。

    至于缺少的产业链由思源集团牵头,国家入股投资,再加上社会一些来路清楚的资金共同打造。这样可以很快构建出完整的产业链。”马晓峰继续说道。

    “嗯,马学长这个观点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支持!”。

    “我也支持!”

    “那这样就可以双管齐下了,我支持”

    “同意!”

    ……

    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后,马晓峰就开始了新的部署。

    首先,他告诉王思源,又要开始大规模的招收新人了。

    “思源,招聘任务就交给你了,这次招收的员工数量会有点多,至少得好几千吧,这批人经过培训后,要填补那些被抽调的项目。所以质量优先。”

    “没问题,这段时间我就去各大重点大学去蹲点,不招到几千人就不回了。但是我的队伍也要扩大了,至少得临时添个几十号人,不然我分身乏术。”王思源想了想说到。

    “没问题,你在群里发个消息就行,会有人支持你的工作的。”马晓峰自信的说。

    “那倒是,你还别说,公司内部的工作,还是省心,给个消息就有人接盘,不像对外工作,真是麻烦的很。”王思源抱怨的说。

    “那是我们在其他领域,还不够有话语权,很多人还不信任公司的研发实力。等将来,思源集团在许多方面全面开花的时候,你可以不用出门都能招聘到优秀的人才了。”马晓峰开玩笑的说。

    “那是的,其实我们公司现在就已经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不过人员成份比较复杂,需要花时间筛选。平时还没什么问题,有的是时间,现在时间这么紧张,只能有针对性的招人了。”王思源说。

    “嗯,我们公司的超级实验室还这么空,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入住,所以以后你有的忙了。”马晓峰提醒道。

    “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王思源无语的说。

    “好吧!”

    ……

    两个月后,工程师师共享空间就出现了新的项目。一个是芯片的开发项目总成,里面按不同材质和性能划分了几个大的芯片分支。有半导体芯片,石墨烯芯片,量子芯片,生物质芯片,超导体芯片等等。

    这些分支项目并不是挂了个名字在上面,而是已经成系统的给出了理论体系和一些需要的研究方案。

    所有这些资料都是小慧背后操作的,马晓峰提醒他不要把全部的资料展现出来,这些不利于人才自我发展。但是可以做些引导,加快研发进度。

    另外一个是新能源项目总成,里面也按不同形式分成了几种能源开发方向。

    比如,太阳能光电项目,核聚变实用发电项目,生物质石油快速合成技术等等。

    与芯片项目情况一样,这些项目都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对应的研究方案。

    所以,当项目下发以后,很快就成立了研发团队,随着一个个小项目被取走,标志着这两个影响未来重大项目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