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工业大循环 » 第八十六章 太阳出现异动

第八十六章 太阳出现异动

    又过了几年。

    地球上所有的工业区都在有条不紊的生产太空飞船的零部件。但是粮食生产和民用品商品的有过去的产能早就足够了。

    而人类第一艘星际飞船,大秦号建造的完成度达到了90%,预估还需一年时间就能完工。

    这还是得益于思源集团研发出载人机甲在外太空参与劳动和建造机器人无休无止的工作才取得了如此快的建造速度。

    如果靠以前穿着宇航服来建造,估计得一百年时间才能建好。

    除了这艘星际飞船外,两年前分别在火星附近,木星附近和金星附近又开辟了三个星际飞船建造场,目前这三艘星际飞船建造完成度只有35%左右。如果全部完成估计还得6年时间。

    可喜的是,苍龙号飞船建造速度非常快。几乎每两年就有一艘建造出来。目前已经有两艘苍龙号飞船停在太空中调试。

    随着思源航建公司造船经验越来越丰富,加上工程师们的用心设计,地球的外太空中建立起了苍龙号飞船流水线造船厂,如今正在调试。一旦完成调试,这条流水线的造船能力飞船恐怖。一年就能造出十艘苍龙号太空飞船。

    而那些体型更小的蛟龙号太空飞船,建造速度就更快了。目前的生产能力是每年数百艘。而且都是流水线生产模式,要不是资源跟不上,生产速度还会更快。

    ……

    最近几年,全人类都暂时减少了生育,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思源集团所开发的医疗仓的全面普及。

    这种医疗仓不仅让所有人健健康康,还让许多老人也返老还童了。就比如地球村一号飞船上的那些老人,一个个全部返回了中年状态。目前他们都成了重要的劳动力。

    话说地球村1号飞船,目前在哪呢?

    目前地球村1号飞船正停靠在土星环附近。而且在这有段时间了,目的也是为了对土星以及它大大小小的卫星进行资源勘察。

    由于土星卫星数量众多,所以地球村1号飞船在这停靠时间比较长。而且他们确实发现了许多资源,比如有些小太空碎片全部都是冰。而普通岩石之中也存在很多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用于制造海绵矿物肥非常合适。能够大量减少从地球上采集资源。

    地球村1号飞船,探索的下一站是天王星,它是气态行星,呈蓝绿色,大气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其中含有大约83%的氢、15%的氦和2%的甲烷。

    这颗行星最大的资源就是核聚变材料氢元素。而且比起引力巨大的木星和土星来说,开采它上面的资源明显风险低的多。

    木星和土星也在开采,目前已经有无人采氢飞船,在开启反重力装置后潜入这两颗星球,吸取足够的资源后返回地球贮存起来或者浓缩提纯有用成份直接给其他飞船加注燃料。

    只不过,这种开采方式也有失败的概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几艘采氢飞船,被突然刮起的高速飓风弄失踪了。有的可能被飓风撕裂解体了,有的可能被浓密的大气干扰了信号而指挥不了,最终永远的沉寂在星球之中等等。

    所以,对于大气环境好太多的天王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开采氢元素的。

    地球现在怎么样了呢?会不会因为大量工厂的存在,导致环境变得非常恶劣呢?

    与想象中不同,地球现在的环境越变越好了。整个地球上虽然工业规模扩大了很多倍,但是思源集团提供的各种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能源,完全避开了使用化石能源。

    金属矿石的冶炼也是通过氢气还原法,避免了碳元素的泛滥。另外电力能源近乎免费的低廉,让电加热成了普及。另外,农业生产方面无论是从耕地总面积还是单产量都是历史上的数倍。

    畜牧业就别说了,几乎属于放生模式了。因为思源集团提供的良好牧草,在绝大多数改良后的沙漠中种植起来。这些沙漠现在都是一片片高低起伏的草地。虽然整片大沙漠还是有大型飞行器定期降雨。

    这些沙漠在思源集团研发的土壤粘合剂作用下,不但能保持土壤粘性,还具有优良的保水性。所以,一年中也就夏季降两次雨就足够了。

    所以,现在整个地球上耕地面积,和畜牧面积大了十几倍,完全不缺粮食和肉类。这样的条件下,自然生态环境好的不得了。江河湖海中的鱼,成群结队的游来游去。

    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也完全恢复了自然水平。有些动物灭绝了,但是他所在的生态层级很快被其他物种替代,从新构建了新的生态平衡。

    人类的社会结构变化最大,因为人类寿命极大的延长了。很多人开始推迟结婚生育,这也是思源集团那份计划书里所提倡的。因为现在所有人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如果生育率太高会导致将来太空飞船的运载能力不够用。

    思源集团的员工人数已经发展到了数千万人口的规模。从世界范围来计算都已经达到了每两百人就有一个是思源集团员工。

    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华国人,没办法,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华国语太差了,没法获得足够多其他国家人数。不过也还是招收到了两百多万其他国家的年轻人进入思源集团。

    这些人都会成为工程师,将来按照比例分配在各类太空飞船上。因为他们是飞船中的技术继承者和技术开发者。如果哪一艘飞船因为特殊原因脱离了大部队,那么这些人就是人类技术的种子。有他们在,飞船上的人类才有机会发展科技自力更生,让人类族群蒙更好的延续下去。

    至于全地球的语言学习现在也必须一致,而且十年后所有国家或者飞船之间的沟通必须使用华国的语言和文字。很多外国人不理解,认为这是文化殖民。事实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最有利于人类的最佳选择。

    原因很简单,华国文字的字意稳定,字体结构稳定,而且能够通过半个字体就能推测出全字,而且一词知全意,这点对于通信来说这就很重要了,这能够节省很多数据量……

    这也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商讨出来的结果,当然思源集团的工程师所做贡献最大,因为他们做了很多实验和研究才得出了这个结论。虽然有些外国人还不太服这个结论,但是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学习华国语言文字,也在用华国语言进行交流进步。

    所以那些少部分人的语言空间越来越小了。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找不到那些小语种交流了。

    ……

    无论是地球上还是外太空都向着人类有利的一面发展,可是太阳内部开始出现了异动。

    月球上的几个太阳活动观测站,均观测到太阳体积似乎变大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