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成农家女,娇养了大反派权臣 » 第七十五章:表面亲戚

第七十五章:表面亲戚

    老雷公一听到有记号拿起破鞋一阵端详,看清楚那记号后,面上一沉:“颜姐儿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然后寒着脸招呼大家回屋干农活,三天后再来。

    村里人都是自己编制草鞋,为了防止被偷窃,各家都有独家标记,谁捡到有记号的都不会要,这也是里正立下的规定:拾而不昧。

    有人捡到了送到村宗,年节的时候还会收到村宗的年礼,并且宣扬出去告诫村民效仿,所以本村失物极少,都是今天丢了,第二天准能找到。

    苏大娘昨晚就把记号找出来了,只要有人听了老雷公的话第二天大清早过来找鞋,就知道谁在背后挑事。

    老雷公是村里人,最清楚这般人的习性,从王家离开,第一件事就先把家里婆娘嘴碎出名的两帮工辞退了,就等着他家的婆娘亲自上门。

    等老雷公等人一走,王书颜把那两双破鞋又藏在暗处,蛇打七寸,估计风声一出,这扔过来的破鞋,人家回头是着急上火的要找回去了。

    ……

    被王负一闹腾,两家原来的剑拔弩张变成和睦融融。

    今日过来的长辈们见张氏人已好转如常,都是心里暗松面上挂笑,这下放心了,今天总算可以走人了,张氏和王书颜一到灶台作饭,长辈们便开始逗弄着二郞三郞。

    徐氏摸着乖巧的二郞小脸:“二郞都长高了,这对小虎牙笑起来真可爱。”

    被张云梅抱在怀里的三郞忙问:“大伯娘,那我呢?我长高了吗?”

    关氏拍他小屁股笑骂:“你个小豆丁,还是这么喜欢和你兄长比。”

    洛氏在一旁讪讪无趣,想融入吧又拉不下脸,毕竟昨天她丢脸丢的有些多,眼下自然要维护一下自己这个长辈的脸面,沉默惜金。

    张云梅嫌弃的扫她好几眼,讥讽道:“你不是挺会说的吗,怎么今天又成哑巴了。”

    洛氏恨恨瞪张云梅一眼:“我说什么你都要膈应我,我现在不说话你还要说我?”

    张云梅一脸‘难得你有自知之明’的神色,却还是照样膈应她:“主要是你这个人吧太招人嫌弃,我现在不膈应你一下我都不得劲,现在我得劲了。”

    转身继续逗三郞:“我抱抱,唉呀,大姨都抱不动了。”

    洛氏气结,抚着胸口安慰自己:忍忍就过去了,就当她张云梅在放屁,不能生气不能生气。

    王书颜和张氏在灶台忙活,张氏还在哭,也是因为家里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听着里头的动静,也是高兴的。

    王书颜一边炒菜一边安慰:“娘,你这是喜极而泣吧?”

    张氏用力点点头:“对,对对对……娘是高兴的。”她朝里屋看了看,叹道:“幸好你那大伯娘是明理的,五十两呢,咱们家哪有钱。”

    王书颜却笑:“如果不是王负自己说出古丰县的哥哥,恐怕她们也未必挺身而出。”

    张氏点点头,又摇摇头:“过去你那两个伯娘就没少为王负的事费心,你大伯娘她对我们家还是挺照拂的。”

    王书颜:“王负那惹人嫌弃劲大伯娘早就烦了,你别忘这分家就是她提的,安排我们在方子口村的也是她,五十亩荒田也是她跟大伯建议的,两夫妻一个人唱白脸一个人唱黑脸都多少年了。

    虽然‘义绝’可以不与他们来往,但是王家血脉到底跟着你,王负又是声名狼藉,大伯娘又是个爱名声的,伯父为了颜面,人家表面亲戚还是想跟你做的,何况昨天我们虽然没出钱,但一张嘴也是帮她省了三十两,人家还是记着的。”

    张氏点头:“我知道了。”

    ……

    突然一下子来这么多人,王书颜煮了一大锅饭,炒一大盆野菜,每人一个鸡蛋,再配着一锅山药鸡蛋汤,粗茶淡饭的上桌了。

    “吃饭啦。”

    也是真的饿了,徐氏等人一夹菜就没有停下来过,脸上对粗茶淡饭的嫌弃倒是没有。

    两家都是商贾,平常吃的都是细米精羹,身上穿着绸衣细绢,愿意不嫌弃跟潦倒的张氏吃一顿落魄潦倒后的粗茶淡饭,张氏心里是感激的。

    徐氏等人知道她们每天都是这样的条件,心里吃着吃着多少有些不是滋味,由其是张云梅,更是忍不住红了眼眶,但碍于人多,生生忍住了。

    一桌子十个人,叽叽喳喳的,像是逢年过节来串门的亲戚。

    吃完饭,徐氏在房模子底下看了一圈,连连叹气,这老宅是她当初安排的,就是看在年久失修才安排的。

    当初觉得老三活得太轻松了,想让他回老家耕田磋磨一阵子,没想到她和他大哥交代的人家一句没放心上,地不种,房也不修,眼下已物是人非。

    王书颜陪着徐氏看正在兴建的房子,徐氏突然从怀里扯下银袋塞给她,语气恳切:“颜儿,既然现在是你当家,这钱就交给你吧。”

    王书颜将钱推回去:“不用,我娘既与王负‘义绝’,这钱便不能收。”

    徐氏急了,红着眼哽咽道:“‘义绝’错在你爹,我们还是亲人啊,你们到底流着王家的血脉,你爹糊涂,我们又不糊涂,这房子是我安排错了,本应该让人修缮后再安排你们过来的,这钱就当是老宅的盖房钱,以后我们每年回来祭拜,也有个落处不是。”

    每年王家人回来一趟,都是住在五里镇,眼下老宅和荒田成了抵张氏的嫁妆变成她的私产,要想有个不断连系的由头,徐氏只有出了这钱,才能对夫婿有个交代。

    王书颜见她说得真诚,便没有再拒绝:“那便谢过伯娘了。”手上一垫,至少五十两。徐氏见她收了,心头一松,笑道:“你规划得不错,井然有致,大方得体,有了这些钱,可以盖得更好一些,下回我们过来的时候,兴许会住几日呢。”

    王书颜从不伸手打笑脸人,附和道:“那敢情好,亲戚多走动才会越来越亲。”

    徐氏叹道:“你真的变了很多,以前你都只会躲在你娘身后。”

    王书颜想起原身,淡道:“人总要长大的。”

    ……

    灶房里头,张云梅帮着张氏收拾碗筷,看着‘水龙头’一脸惊奇:“颜姐儿这巧思真妙啊,回去了我也找人弄一个。”

    张氏一脸闷闷不乐:“阿姊,你不住一天再走?”

    张云梅没好气的看他一眼:“怎么住?我住没瓦片的房模里头啊?”

    张氏笑:“挤一挤呗。”

    张云梅摇头:“得了吧,我睡觉不老实,免得我把你踹下床。”

    趁着只有两人,张云梅给她塞一吊银袋。

    张氏恼了:“阿姊,不用。”

    张云梅虎着脸:“什么不用,你不用吃饭还是孩子不用吃饭?你瞧瞧孩子穿的是什么玩意,二郞三郞还在长个,衣袖都短了一大截,眼下天热还能凑合,那到了冬天呢?这又不是给你的,这是让你给孩子们买的衣衫钱,现在衣衫多贵啊。”

    张氏红着眼,哽咽接过:“谢谢阿姊,我真是没出息,都当娘了还要你照拂。”

    张云梅拭掉她的眼泪:“嫁了人我这个当阿姊的又能照拂你几次?亏你有个好闺女,啧啧啧,居然都敢进山林采药给人治病,胆子也忒大了。”

    张氏解释道:“她从小就因为脸上的胎记没少看医书,家里一落魄,倒是多亏了这本事。”

    张云梅点头:“谁说不是呢,所以啊,人还是要识字,你公婆虽然生了个讨债鬼祸害全家,但是你公公一定要子孙识字读书的家规是真不错,二郞三郞快启蒙了,这穷乡村也不知道有没有学堂。”

    张氏也在琢磨这事:“回头我问问苏大娘,我不懂的都会问她。”

    张云梅笑得很欣慰:“你啊,总算愿意和外人接触了,我都怕你来到这里天天哭鼻子。”

    张氏讪讪:“刚来这里的时候,确实有。”

    张云梅只觉妹妹憨傻可爱,嫌弃道:“呆子,都没你女儿机灵的一半劲。”

    ……

    将长辈们送上马车,张氏四口笑着目送他们离开。

    等马车一走远,二郞三郞给张氏一块小碎银。

    张氏愣问:“谁给的?”

    二郞三郞异口同声:“舅母给的。”

    王书颜拿起张氏手上的碎小角,与徐氏及张云梅的一吊银钱比起来,这舅母可真够抠搜的。

    ……

    马车上,关氏懊恼急了:“你怎么不提醒我呀,我啥都没给呢,这下倒好,显得我这个二伯娘多抠搜似的。”

    徐氏扫她一眼,凉凉道:“你不抠搜吗?”

    以前帮王负还赌债时,关氏天天在她面前哭穷。

    关氏:“……”不敢顶嘴。

    徐氏没好气道:“你要想长辈的面子不被人比了去,就送些布匹来呗,瞧瞧他们身上的衣衫,破的破,旧的旧,孩子还在长个呢。”

    关氏猛点头:“对对对,回头我让人送,你就别送了。”

    徐氏:“……”她都出血本了,还送个毛球。

    ……

    次日天未亮,有人鬼鬼祟祟的出现在王家门口,一脸焦慌,似在找什么要紧之物。

    突然,有人朝她猛掷一物,对方寒声问:“是找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