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成农家女,娇养了大反派权臣 » 第一百九十六章:饿殍遍野

第一百九十六章:饿殍遍野

    冰天雪地的白色与县门外守着乌云般的外县难民形成强烈对比,已经数不清来了多少人,从城楼往下看,只能看到黑呼呼的脑袋瓜。

    “开门啊,求求你们开开门,我们有路引……”

    “我们是来买粮的,求求你们买我们一点粮,我孩子快饿死了……”

    “我们真的买点粮就走,家里人再不吃就要死绝了……”

    呼救的每人身上的衣衫都不够抗冻,那脸色早就冻紫,抬头哀求着城楼此是正俯视看着他们的顾县令和赵谦。

    他们知道,这两个穿着官服的人才是真正能拿主意的。

    能否活下去,就看这两人发不发慈悲心了。

    两县之间,用牛车到通洲县只要一天的功夫,他们在冰天雪地竟整整走了四天,许多一起出来的同县人早已经死在路上了。

    他们不敢咽气,生怕亲人的指望在他们这里就已经熄灭。

    不管是战乱还是太平盛世,都是平民在受罪。

    战乱后十几年艰辛才盼来三载丰年,转眼又遇到天灾,在所有沉浸在灾年里的百姓砰然一击。

    来的每个难民都是强撑着一口气忍冻受饿走过来的,拖家带口里有多少已经饿死冻死在路上顾县令已经难以想象。

    恐怕这一路上已经饿殍遍野了吧!

    这一路,有多少百姓成了冻死骨的孤魂野鬼?

    通州县尚且如此,那别的地方呢?

    顾县令悲中从来,神色凄然。

    好歹是一条人命,那两位县令是如何做到只給人开路引却无作为的?

    这是看准了他们不能活着回去吗?

    顾县令越想越生气,一想到迟迟没有拨过来的赈济粮更加来气,忍不住破口大骂:“枉他们身为父母官,却是这样弃子民于不顾,如此治理,难不成大未真要完矣?”

    齐通红着眼看着气愤填膺的顾县令,心中全是悲凄,想张嘴让顾县令救民,但是县衙粮仓的情况却左右他开不了口。

    他是个幕僚,应该时刻以顾县令的立场为主。

    县衙的粮仓在这三年丰年本应该富足,却因为朝廷免税两年而无税可收,只有租田开荒的百姓才会用粮抵租,只要没有什么事,每年县衙的粮仓倒也能存个上千斤,只是这点数量在前断时间的暴乱都大部份拿出来当抚恤粮炭发給遇难的事主了,后来有人捐粮炭才不至于没有余粮。

    在天灾面前,各地方的父母官都是自顾不瑕的时候,他们能把通州县守住已经费了很大的心血,突然来了那么多难民,通州县根本招架不住,如果施粥,恐怕县衙的粮仓准要被彻底搬空了。

    赵谦早被眼前的惨状惹哭了两回,剑眉星目全是恳求,对顾县令抹了把眼泪道:“大人,刚刚有人推搡,估计有人被踩伤,他们都是章督领管辖的子民,咱不能不管啊。”

    顾县令觉得自己老了就心肠硬不起来,听得老泪纵横,一时之间百感交集。

    正好看到一个妇人抱着小奶娃子哭声喊地:“青天老爷,求求你救救我儿吧,他快没了,他是我拼了命生下来的,都还没足岁呢。”

    接着更多的百姓朝突然现身的顾县令呼救,各有各的苦楚,还有人骂起他们的父母官。

    因为怨声冲天,甚至还有人骂起了顾县令,说‘天下当官一般黑,季萧那样的爱民如子的大清官恐怕不会再有了。’

    县丞忍不住怼那人:“真是鼠目寸光的刁民,这里是通州县,轮不上你们撒野。”

    一提到‘季萧’,顾县令再也听不下去,朝下属令道:“在县门设粥棚吧。”他或许全不到季萧那样,但至少能做到不枉顾性命。

    齐通神色复杂:“大人,那这粮……”

    顾县令哪里会不知道自己县衙的底细,恨恨咬牙:“先从县衙的粮仓支点吧,三县子民本在章督领的管辖范围,我如果弃之不顾,与那两人有何区别?”

    赵谦一脸钦佩的朝顾县令拱手道:“大人高义,两县的百姓定会记得您此时的燃眉之急,我们听从大人调遣。”

    顾县令这才心里好受些,把粥棚一事安排給赵谦,他則是朝通州县最大的粮铺的方向走去,那么多人,光靠县衙一力是不够的,得拉不少人下水,可惜那个大方药厂的王东家不在,不然……

    顾县令最近声名鹤起,豪绅也卖他几分薄面,都表示不会涨粮价,就是没有捐粮的打算,虽然情况不乐观,至少人家担心不涨价了。

    县丞忍不住背地里骂人:“真是抠搜,居然都不捐粮。”

    齐通蹙眉:“慎言,之前人家的粮炭可没少捐,人家毕竟是商人,自然在商言商。”

    县丞怂着脑袋闭嘴。

    齐通走到顾县令面前提醒:“大人,冬天夜来得快,等施完粥估计早天黑了,不管如何,今天总得把人安置妥当了。”

    顾县令点头,再让县丞把炭重新分配,县尉却提醒:“大人,这么多人,炭肯定不够分的,不如还是安置在一处吧。”

    顾县令愁死人:“其它时候还好办,冬天就不好安置了,别才吃饱就又冻死了。”

    齐通:“先安置在遇难事主的房屋吧,一晚上的功夫肯定能凑合的。”

    顾县令也觉得至少也算是落脚处,便差人去办。

    冰天雪地的粥棚说搭就搭,灶炉起好,把原来遇难事主充公的大窝挪出来,所以差役都有条不紊的忙活起来。

    窝里的雪融化将米洗好就开始煮,米香在县门飘散,县门外的百姓闻到都觉得似在梦里。

    有些已经做好被这个顾县令弃之不顾的心理准备,突然闻到米香,都不敢置信的问其它人,自己是不是快死了才会闻到米香。

    直到顾县令站在城楼扯着嗓门说:“大家稍等片刻,粥棚已经搭好,米粥已在熬煮,等煮好就能开县门,请大家打排好队,不要拥挤,如果大家能做到,我就开出一人宽的县门,谁若推搡造成伤亡,我定不轻饶。”

    又冷又饿的难民将顾县令的话听清,溃败的神色转瞬变得激动万分:“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有人喜从悲来:“呜呜……老伴,你若是再挺一日,就能活了……”

    有人大悲中喜至:“娘,我们能活了,我们不会饿死了……”

    赵谦听得难受,又躲在角落哭鼻子,娘耶,怎么比他们前些日子还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