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天灾王朝中我身带系统 » 第十八章 走马上任

第十八章 走马上任

    “那女真鞑子攻陷清河,通远两地,险些攻破抚顺,损失的百姓,牲畜,财物不计其数,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辽东巡抚熊廷弼治理不力,作战失力,所以臣特请皇帝下令革除熊廷弼官位!”等到朝堂安静许久之后,官员继续上前汇报。

    看来东林党对于整治熊廷弼的心思不小啊,这对于楚党是一个打击,但到底跟我们也关系不大,况且熊廷弼这些日子的行为也太过蛮狠,换下去,上任一个老实点的巡抚,对于在辽东的利益可是更有保障。

    这是除去楚党以外的齐浙宣党的想法。

    对于楚党而言,熊廷弼确实有点脱离控制和目中无人了,打击其他党派的势力就算了,连自己人的情面也不给,搞得楚党现在没人出面保护熊廷弼。

    再加上熊廷弼这人属实有点耿直且性格有点爆裂,容易得罪人(相对于官场上这些老谋深算的狐狸而言),不懂得变通,那俗话说得好,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平时你不帮我,现在让我帮你,哪有这样好的事。

    朱翊钧在经历了两次喧嚣之后,以为还要再经历一次喧嚣,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出乎意料的安静,实在有些不大合乎常理,看来这个熊廷弼在朝堂不得人心,混的挺差劲的。

    皇帝都开始这样想了,熊廷弼的下场自然不太好。

    “女真鞑子悍然入侵导致辽东失利,死伤百姓,损失财物,依你之理,祸患出自熊廷弼能力不行,说这熊廷弼不堪重用,可要是就此撤职,那辽东即刻又派何人前往?”朱翊钧没精打采地撇了一眼上奏官员问道,朱翊钧内心颇有一些无力,手下这帮武将打仗不行,这帮言官又只会给自己添堵,上个勾八的早朝?

    这时正值首位的内阁首辅出来讲话,此人名叫方从哲,如今也已七老八十,自从入阁以来,说句真心话,他也没见过皇帝几面,现在都不指望皇帝能认出他,就期盼身上的这身袍子给自己表明身份了。

    “臣方从哲认为,兵部右侍郎杨镐可胜任此位置。”

    朱翊钧将头偏向方从哲,仔细端详了一会,估摸着是认出来这个内阁首辅了。

    “杨镐?此人我到是有所耳闻,朝鲜抗倭的时候听到过几次,有什么功绩吗?“朱翊钧端详完方从哲,然后问问杨镐的功绩。

    方从哲内心很是炸裂,贯穿了皇帝半生的老将有什么功绩都能给忘了,真是有些.......

    不过这样也好,方便安排杨镐上位,方从哲便坦然开口说道:“杨镐早些年在朝鲜任职经略,卓有功效,抗倭之时出力众多,配合明军将领连克倭寇,是抗倭的一大功臣。“

    那么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杨镐同志的为人处世,简单来说这个杨镐为人比较义气,义气到什么程度,害怕自己的兄弟功劳被抢,就让手下的将领停止进攻对倭寇有利的进攻,要等自己的好兄弟过来拿下这个军功。

    然后呢?倭寇反击导致大败革职,要不是后面有人帮衬了一下,估计脑袋也没了。

    同时很喜欢帮助人民减轻负担,刚到朝鲜经略,就让人家拿好吃的好喝的招待,吃完不行,还要拿,拿到盆满钵满,才肯停手,要不然怎么有人能保他,有钱啊!

    总结这位兵部右侍郎杨镐同志讲义气,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差点被砍脑袋),很会打仗(贬义,能把一场必胜的战斗打输,可想而知),体恤人民(贬义,实际上是喜欢拿权利贪赃枉法)。

    一代内阁首辅方从哲就算是年岁已高,但也不至于推荐一个这样无能的人,后面有什么隐情?

    很简单,两人都是浙党的一份子,互帮互助,人情世故,没有什么问题,况且杨镐资历老,经历战事多,活到这个年纪,就算已没有开疆拓土之能,作为守城之将还是绰绰有余的。

    方从哲首辅想的很简单,先把地盘守住,等到后来要收复的时候,就派能打的几个人再去前线打。

    这一点的设想,是因为方从哲乃至整个大明都没有将女真放在眼里,当然,此刻的女真就算拿了辽东绝大多数领土,劫掠大量金银珠宝,粮草牲畜,论起真正的实力,还是比不得大明这个庞大的体量。

    打打秋风可以,但你要真正面对抗,女真是要被碾压的。

    可惜,轻敌是一向没有好下场的。

    东林官员听着很郁闷,刚把熊廷弼撤走,你浙党转眼上一个杨镐又是想搞什么?但是你要直接反驳方从哲的话,估计自己的位置也是有点不太好过了,毕竟人家是内阁首辅,不知道比自己牛多少。

    于是乎,他又站出来了,“臣认为杨侍郎虽然功绩卓越,但是现今岁数不小,独自去往辽东不足以收复疆土,独木难支,臣愿推举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征召刘綎前往辽东收复失地。”

    有一说一,推举的这些人和东林党关系不大,但是为何要推举这些人?

    其一,按理来说,这些人辽州地区作战守备,对于辽东地区应该很熟悉了,推荐他们去打仗,肯定能搞点名头出来。

    杜松刘綎是很能打的,李如柏是名将李成梁之后,李如松之兄弟,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肯定也不比上面二位差,至于马林,虽然是武夫丘八,总兵职位,可人家正儿八经的有文化,是一个有名的文化人,脑子肯定不差,父亲马芳是行伍出身,指挥作战当然也不会弱了。

    其二,这些人虽然跟我东林党关系不大,但是跟你齐楚浙党关系也不是很深,既然这样,我推荐这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什么问题,要是有功劳还能分一笔举荐之功。

    方从哲是一个经历了多年朝堂争斗的内阁首辅,坐在这个位子上,是他呕心沥血拼出来的,不过,他现在老了,对于朝堂争斗已经是有心无力了,维持浙党,给自己留下一个后路,是最大的愿望,所以在听到东林党的推荐之后,方从哲没说话,表示默许了,剩下的同盟党人,自然也不能说道什么。

    万历皇帝朱翊钧看着没人说话了,知道这帮人要开始短暂的安稳一会儿,至于两人推荐的人,都是自己听过的有名有姓的老人或是老人之后,交给他们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