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天灾王朝中我身带系统 » 第二十六章 翰林院

第二十六章 翰林院

    那女子接到银锭,愣了一愣,急忙说道:“客官你给多了。”

    何云昕拿到瓷器后,转头撇了一眼女子淡淡地说:“拿着当做交个朋友,你应该很需要这笔钱吧?”

    女子脸色突然一怔,像是想到了什么:“客官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多余的钱我还是找给客官您吧,我就是个本本分分的老百姓,一个摆地摊的小商户,我没资格和您这样的人交朋友。”

    “这件瓷器真实的价格是十二两,我还得找您的八两。”女子将银子收入囊中,随后,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包里翻找碎银子。

    “不必了,等你翻出来可能天都要黑了。”何云昕看着眼前的匆匆忙忙的女孩子,笑了一下。

    “曹兄,我们走吧。”何云昕拿着瓷器就招呼曹文诏走路。

    那女子看到何云昕和曹文诏走了有些急,又加快了翻找银子的速度,何云昕察觉到背后的动静,知道这女子应该是更卖力的找钱了,于是头都不回地说:“我对你没有别的想法,只当做是交个朋友,如果你没这个意思,就当做我这个助人为乐好了,我叫何云昕。”

    背后的女子听到何云昕说的话,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也便没有了动静。

    何云昕和曹文诏越走越远......

    手里拿着个货物也转悠不了多长时间,何云昕怕损坏到手里的瓷器,就随便转一转之后和曹文诏回到了官驿,有一说一,京城的治安还是挺不错的,起码在明面上,何云昕和曹文诏没有遇到什么奇葩事情。

    回到官驿已经是黄昏时刻了,何云昕带着曹文诏草草地在食堂吃完饭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食堂里的饭倒还是很不错的,价格比较公道,做菜的都是一些老师傅,味道在何云昕穿越过来之后,是吃得很不错的一次。

    回到自己房间的何云昕,将藏在床铺下面的瓷器给拿了出来。

    “系统开始鉴定。”何云昕默默地在心中念语之后,系统开始对眼前的收藏品进行鉴定。

    “鉴定中。”系统开始运转。

    在鉴定的时间里,何云昕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瓷器,在烛火的照耀下,何云昕越看越觉得这件瓷器的精美。

    系统鉴定完毕。

    然后何云昕看着这瓷器,瓷器上面浮现出一行字:元.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呦,还是前朝的遗物了(架空历史朝代与现实历史朝代基本相一致)。

    看着瓷器上面的斑驳和痕迹,估计怎么得也是个前朝的贡品。

    毕竟值钱的东西它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值钱,尤其是这种古代世界。

    “收集元代历史收藏品一件,奖励一次抽奖机会。”

    “抽吧,那你还等什么呢?”何云昕在心里说道。

    何云昕刚说完,只见眼前的元青花就消失了,转眼间就出现在空间里,何云昕的视角转向空间,看到元青花飞向一处空地,空地上马上搭建起了一座展台,元青花被慢慢地牵引进了展台里。

    于此同时,系统传来提示,抽奖完成,奖励天赋:天赋——畜牧(养殖产量翻倍,精通所有牲畜养殖)

    何云昕心里顿时大呼我嘞个去,也是凑齐了,农作物和畜牧都是拉满了。

    “系统,给我空间的详细数据。”何云昕向空间说道。

    空间数据:可耕种灵田一百亩,可蓄养面积一平方千米,重铸熔炉一座,灵泉一口,湖泊面积一平方千米,目前有天赋种田和畜牧加成生长。

    养殖牛五千,马五千,猪一万,羊一万,收获各种农作物合计一千万斤有余,现存银两一百万两有余。

    何云昕势力发展以及完成各种任务都会有不少奖励,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自己的空间粮草实力扩充到能够养活辽东整个地方的人口一年。

    看着辽阔无垠的空间,虽然是以上帝视角来看,但是难免没有一点感慨,看来扩军和扩大地盘是指日可待了。

    虽然自己的官职只是一个千户,但是凭借这次军功和熊巡抚的运作,怎么也能再弄个守备官当当。

    到时候能名正言顺的管好自己的龙兴城(江镇)了。

    有了名头,就能名正言顺的继续扩充实力了,因为辽东的特殊和女真人的入侵以及倭寇土匪强盗的骚乱,我养一万兵马防守江镇很合理吧?

    等到整理完资源和对未来的规划之后,何云昕就上床睡觉了,毕竟古代确实没有什么好娱乐的,至于京城的夜市或者其他娱乐场所,何云昕觉得还是先省省等到见完皇帝再说,别在眼前这个节骨眼搞事情,这就不好了。

    ......

    第二天一早,何云昕和曹文诏享用完早饭就往外面继续去游历京城。

    这一次何云昕和曹文诏来到了翰林院,说来也奇怪,翰林院一般是不会对外开放的,刚好碰到一年四度的翰林院讲学,外面的人可以去翰林院听讲,听翰林院传授一些史书经典,增长知识,是属于朝廷设下学院的义务教学了,一般讲学的大多数是前些年的考生,大到会元,小到举人都会讲学。

    这大概也算是熬资历的方式之一了吧,毕竟是一年四度的讲学,干不了别的,熬一下资历还是可以的。

    讲学的方式是将翰林院的一间偏院打开,那间偏院平时是没有翰林院的人去的,讲学都是在正院,叫做国学院,只有一个。

    偏院有四个,这一个叫义学院,专门是为了讲学的。

    因为讲学这件事对何云昕和曹文诏来说都算是很新鲜的事情,所以二人都找了一间房进去听听,反正也不花钱,还可以听听当今代表大明最正统的讲学,何乐而不为。

    这座讲堂人很是稀少,大概三四十个桌子,一半是坐不齐的,讲学的老师有两位。

    翰林院学士.顾幼志。

    翰林院学士.藏平龟。

    两位都是进士出身,到底是哪年哪月就不知道了,反正两位岁数也不大,估计有二十左右。

    叫做顾幼志的那一位是江南顾家出身,是江南的名门望族之一,长相黝黑,看上去很是憨厚,身上散发着一身正气。

    叫做藏平龟的是从西北进士来到这里的,平民家庭,没有什么特别的家庭背景,长相属于平平无奇,有鼻子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