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模拟1997:开局截胡甲方乙方 » 第0018章 今后他们都不用来了!

第0018章 今后他们都不用来了!

    什么样的消息?

    能让北影厂的厂长韩三品差点想要“认怂”。

    一个月前。

    牟奇中在京城偶然遇到一个年轻人。

    两人共同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

    而这家公司在港交所开户不过大半个月。

    就疯狂盈利10亿美元。

    牟奇中光是通过公司分红,就拿走了5亿美元。

    那个神秘的年轻人,这次至少也赚了3亿美元。

    而十分巧合的是。

    一个月前,周方宇和牟奇中在北影厂说的那些话。

    和韩三品听到的这个消息,几乎完美吻合。

    再加上。

    周煜元这个当了一辈子摄影师的老头子。

    这几天突然摇身一变。

    成了一家注册资金上亿人民币的文娱传媒公司总经理。

    更加印证了韩三品的猜测。

    周方宇就是那个——传说中不到一个月就帮牟奇中赚到5亿美元的年轻人。

    也就是说。

    现在周方宇可不是一个月前,北影厂一个不起眼的摄影助理了。

    人家现在是身家过亿,甚至过十亿人民币的大富豪。

    今后,北影厂还要求着周方宇继续投资,合作投拍其他新电影呢!

    现在就为了一部《甲方乙方》的收益分成。

    就把今后和周方宇合作的机会彻底放弃。

    这种傻事,韩三品是绝不会做的。

    想了想,这位精明的北影厂厂长,岔开话题道:

    “方宇,《甲方乙方》要搞演员试镜我能理解。但副导演、摄影、灯光、道具、美术……这些幕后岗位,有必要试镜吗?”

    “北影厂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电影拍摄所需的幕后人员,完全可以全部交给北影厂提供啊。”

    周方宇答非所问道:

    “韩厂长,拍好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韩三品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最重要的当然是导演的水平啊!当然,还需要演员的演技过关才行!”

    周方宇顺着他的话,说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对,一部电影的成功,可能是靠导演和演员。但十部电影、一百部电影、一千部电影呢?一个国家拍摄一千部电影,想保证里面有50%的合格电影,20%的优秀电影,10%的经典电影。还是靠导演和演员吗?”

    韩三品莫名其妙道:

    “不靠导演和演员,靠什么?”

    周方宇笑道:

    “在我看来,想稳定地拍出质量不差的好电影,真正依靠的是优秀的幕后技术人才。”

    “无论您和北影厂怎么看,这次《甲方乙方》的拍摄,幕后所有工作岗位,绝不会再搞论资排辈的事情。”

    在周方宇的计划里。

    这次筹拍《甲方乙方》。

    就是他扭转行业思想观念,提升技术人才地位收入,推动影视技术快速提升的开端。

    反正从香江赚的1亿美`元,又带不到现`实`世`界。

    干脆玩一把大的。

    将《甲方乙方》所有技术人员收入,直接提升到华`国顶尖水平。

    彻底把这个行业的一些潜规则砸个粉碎。

    听出周方宇话里的强硬。

    韩三品不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笑着问道:

    “《甲方乙方》前期筹备所需的100万现金,前天就已经打进北影厂账户了。北影厂这边,电影拍摄所需的各种设备、道具,都准备好了。你看电影什么时候可以开拍?”

    周方宇也懒得在幕后技术人才是否重要的话题上继续纠缠。

    因为他知道。

    现在的华`国影视行业,不会有人真正重视幕后技术人才。

    他顺着韩三品的话,说道:

    “现在开机前需要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了。只剩下确认幕后工作人员和演员,还有拍摄场地的勘景了。我估摸着,7月16日电影就可以正式开拍了。”

    想到这,周方宇又嘱咐了一句:

    “还有一件事,您要操心安排一下。”

    “7月15日下午,我们以北影厂的名义,在昆仑饭店召开一场《甲方乙方》电影开机发布会。”

    “你安排北影厂的通信员,提前邀请全国所有大型媒体的记者来参加这次发布会。”

    “邀请那些记者的时候,要说清楚一点。参加这次发布会的记者,不但可以报销全部的交通、食宿费用,每个人还能领到500块采访补助。”

    韩三品听到这话,大吃一惊。

    如今可是华`国影视行业最不景气的年代。

    他从来没听说过。

    全国有哪家剧组开拍前,还要召开什么“开机发布会”,更别说还要支付这么钱邀请记者来参加了!

    “方宇,你搞的这次公开试镜,就已经轰动全国了。一个电影开拍,有必要搞这么大的场面吗?”

    但这次不等周方宇开口回答。

    刚从舞台上走下来的谢靖,扶了扶脸上的黑框眼镜。

    慢条斯理地说道:

    “韩厂长,我觉得这种开机发布会的方法其实很好。”

    “一是能扩大电影的知名度。二是做了一次提前宣传,让全国人民都关注《甲方乙方》这部电影。三是为日后电影的发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刚刚下映的《鸦片战争》,就因为宣传上做的不到位,比《侏罗纪公园2》的票房少了十几万。”

    “所以,我建议电影宣传上的事,可以多听听年轻人的意见。他们脑子活,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韩三品听完谢靖的话,彻底不敢开口了。

    谢靖是什么人。

    华`国电影的扛鼎之人。

    不需说他获得过多少奖项、多少票房。

    只需看看他拍过的那些电影,就能让所有华`国电影人在他面前毕恭毕敬。

    《红色娘子军》《春苗》《青春》《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鸦片战争》……

    从50年代到90年代。

    谢靖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经典作品。

    别看韩三品是北影厂厂长,是日后娱乐圈的座山雕。

    但在谢靖面前,他就是个“小弟弟”。

    既然这次谢靖铁了心要给周方宇站台。

    韩三品还能说什么。

    退一万步讲。

    《甲方乙方》这部电影本来就没让北影厂掏一分钱。

    不管是这次大规模试镜。

    还是邀请全国记者召开开机发布会。

    不都是周方宇掏钱举办的。

    用得着他韩三品瞎操心?!

    想清楚这些。

    韩三品彻底放下纠结。

    心里打定主意。

    彻底放弃对《甲方乙方》的掌控权,在电影的制作和宣发过程中,一切按照周方宇的要求来。

    等电影成绩出来了。

    谁对?谁错?

    不就一目了然了嘛!

    周方宇和谢靖看韩三品不说话了。

    一老一小相视一笑。

    《甲方乙方》的主导权,就这样被周方宇彻底抓在手中。

    …………

    上午9点整。

    黄三石带着两个北电导演系的学生。

    一人抱了一大摞简历走进大礼堂。

    “谢导演、韩厂长、方宇、周叔!这些就是今天过来试镜的技术人员和演员简历。”

    将简历分别放到周方宇等人面前的木桌上。

    黄三品继续介绍,道:

    “按周导演要求,《甲方乙方》试镜角色共34个。今天参加试镜的演员231人,其中男演员113人,女演员118人。试镜人数最多的角色是女主角,有13名演员申请试镜;最少的是那5名记者,一共就7名演员申请试镜。”

    “这次试镜的幕后技术岗位一共68个。今天参加试镜的技术人员326人,其中北影厂出来的253人,其他制片厂的73人。试镜人数最多的岗位是副导演,有15人申请;人数最少的是特效,就来了3个人。”

    听完黄三石的介绍。

    韩三品差点忍不住跳起来质问周方宇。

    为什么会有73个其他制片厂的人来试镜。

    但想到刚才和周方宇那些对话,他又从心的闭上了嘴。

    周方宇随意翻了翻面前的简历。

    很快就发现了“华点”。

    每一摞摞简历最上面,放的全是北影毕业的人。

    他伸手点了黄三石一下,笑骂道:

    “你这家伙真够鸡贼的。”

    黄三石“嘿嘿”一笑,回怼道:

    “周导演,你也是北电毕业的。现在用的试镜场地也在北电大礼堂。于公于私,让咱北电的人插个队,不过分吧?”

    周方宇无奈摇头,说了一句:“行,我说不过你。”

    就将这事揭过去了。

    说完,他掏出自己的钱包,塞到黄三石手里。

    然后吩咐道:

    “这钱包里有1000块,你换成10块1张的,给外面排队的演员每人20块交通费,通知他们明早9点再过来试镜。”

    “然后,再把来试镜的幕后技术人员,全都叫进大礼堂。有些事情,我想在试镜开始前给他们讲一下。”

    黄三石听到这话,有些迟疑,问道:

    “啊?先给幕后的试镜?今天来试镜的演员里,有几个名气很大。让他们回去等一天,他们恐怕不太愿意?!”

    周方宇认真翻看着技术人员的简历,头也不抬地回道:

    “如果有人不愿意,明天可以不来!你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好,今后我投资的电影,他们都不用来了!”

    黄三石被这句“霸气侧漏”的话,惊地吐了吐舌头。

    他看了一眼坐在周方宇身边的谢靖。

    发现谢靖也在翻看技术人员的简历,对周方宇的话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黄三石这才走出大礼堂。

    两三分钟后。

    礼堂外面先是响起一阵喧哗声。

    但很快喧哗声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大礼堂大门。

    一左一右被开到了最大。

    两百多人跟在黄三石身后,呼呼啦啦走进了大礼堂。

    这些人就是今天来试镜的幕后技术人员。

    黄三石的组织能力不错。

    不到十分钟。

    两百多人就整齐坐在大礼堂舞台下面的二十排座椅上。

    在这两百多人的注视下。

    周方宇站起身。

    十分稳健地走上了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