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当倒爷 » 第十七章租房 下

第十七章租房 下

    “既然刘兄看中了这间铺子,那便就这么定下了。”

    季澎见刘宇一口答应,也不好再劝,他生怕刘宇是误会自己心疼银子。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荷包,放在柜台上,说道:“这是定钱,稍好我会安排中人来寻你,你找几户邻里为你做保书。”

    说完,就吩咐季府的那名小厮前去官府报备。

    “好嘞,东家尽管放心。”那掌柜接过荷包,喜笑颜开。

    季澎摇了摇头,指着旁边的刘宇道:“我不是你东家,这位刘公子才是。”

    “唉,在下余曹,见过东家。”余曹收起荷包,朝着刘宇连连拱手。

    刘宇点了点头,吩咐吴家父子先随余曹去收拾一下后院的几间屋子,等稍后官府的人与中人过来,签订好契约,晚上就能搬过来住了。

    安排好一切,刘宇带着赵二虎,跟随着季澎离开了铺子。

    三人离开了巷子,在附近转了转,又来到十字街找到一家叫“望月楼”的饭店,在二楼订下一个包间。

    因时间尚早,两人在包房里便谈起了生意上的事情,既然刘宇已经暂时有了立足之处,那合伙贩卖玻璃器具的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了,二人就此商议着合伙在宣州府城开一家商铺。

    “那这样,这几日我就去信与我叔父,让他从福建那边先运几件过来,有劳季兄先通过商行的路子卖卖,到时候咱们五五分账。”

    季澎连连摆手,拒绝道:“这可使不得,刘兄,我只是帮刘兄提供销路,左右不过是上嘴巴唇搭下嘴巴唇的事情,哪里敢与刘兄五五分账。”

    “季兄这说的是哪里话,若不通过季兄的渠道去售卖,光凭我一人,只怕是一件都未必能卖得出去,季兄切莫推辞。”眼见这季澎拒绝,刘宇急忙说到。

    这倒不是刘宇穷大方,而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心里清楚,一旦真的打开了市场,玻璃贸易必然火爆,到那时可能就是几千两,甚至上万两银子的贸易!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真到了那时,他可不想因为分赃不均而起纠纷,与其如此,还不如早早定下五五分账。

    并且,在刘宇看来,他提供商品,合作方提供销售渠道,五五分账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

    究其原因,对刘宇来说,商品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所获得的五成收入则相当于是纯利润。

    只是在季澎眼里并非如此,身为土生土长的大明土著,他再清楚不过琉璃的价值了。

    琉璃这玩意的透度也就是纯净度越高,那制作工艺就越复杂,成品率也就越低,且琉璃这玩意很脆,从西洋运过来也好,南洋运过来也罢,总之都需要飘洋过海才能运到大明腹地。

    海上嘛,大风大浪的,船只一不小心就会被风浪吹翻,运气好还能活下几个船员,运气不好连人带船沉入海底的也不在少数,总的来说,琉璃的运输制作等综合成本,在他的认知里是非常之高的。

    “刘兄别说了,至多三七开。”

    想通这些关节,季澎斩钉截铁的说到。

    刘宇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头一回遇到,做生意谈买卖自己让利给对方,对方还拒绝的。

    “这事暂且先放一放,能不能销售出去还犹未可知,我二人在此争论这个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了。”

    他打了个哈哈,便算是暂时揭过了此事,刘宇心想着,等到时候玻璃器具真销售出去了,二人再谈分利的事情。

    而季澎心里想的是,刘宇这是在照顾自己的面子,他二人不过萍水相逢,先是救父之恩,如今又在生意上让利与他,一时间让他心里感动不已。

    就这样,二人便默契的不再提这件事情。

    片刻后,等几人酒足饭饱,刘宇让赵二虎打包了一些食物,打算拿回去给吴家父子两吃,自己则与季澎告辞了。

    毕竟有的事情宜早不宜迟,他必须尽快弄一批玻璃器来贩卖,现代社会那边可还有一堆债主等着他呢。

    等再次回到铁匠铺,后院已经被收拾出来了,直接可以入住。

    后院一共有三间瓦房,布局是南边一间一般称之为正房,东西各两间,北边的则是铺面,柴房与灶房连在一起靠着西边的瓦房,仓库则是在后院的东南角,而余曹所说的用于打制铁器的铁炉则在西南角。

    刘宇先去看了看铁炉,对着侍立在一旁的余曹问道:“看不出来,你这身板也能舞的动铁锤?”

    余曹尴尬的抹了抹鼻子,陪笑一声:“东家说笑了,就在下这身板哪里能干冶铁的活。”

    刘宇疑惑的问道:“那这铺子里的铁器都是从何而来?”

    提到这个事情,余曹的神色有些黯淡:“回东家,那些铁具都是家父在世时,与舍弟一同打造的,等家父去世后,舍弟去参了军,这炉子就再也没开过火,也是因此,铺子的生意才一落千丈,在下不得已才会将铺子出租出去,否则小人四体不勤,空守着铺子岂不是要饿死。”

    听完这话,刘宇明显楞了一下,他没想到这铺子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即安慰一声道:“斯人已逝,还请兄弟节哀。”

    余曹抹了把眼泪,很快就恢复了如往常一样,嬉笑一声道:“东家不必安慰我,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载,家父在天之灵,也不希望我整日感伤,只是可惜了这炉子,对了,还不知道东家准备做什么生意呢。”

    刘宇先愕然,随后又笑了笑,说道:“你倒是想的开,至于生意吗,我打算做一点古董字画生意,怎么,你有路子吗?”

    余曹笑了笑:“嘿,在下虽然读过几本圣贤书,但那古玩字画都是文人与世家公子的玩意,我哪里懂得。”

    “哈哈哈,以后会懂的。”

    刘宇本来就没在余曹身上报有什么希望,听他这么一说,也只是释然一笑,勉励了他几句,让他好好工作,便迫不及待得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三间瓦房,本来正房是余曹自己住的,不过铺子既然租给了刘宇,他自然不能再占着正房,而是与赵二虎一起住进了东厢房,西厢房则分给了吴家父子俩。

    自此,刘宇在大明朝,拥有了一个暂时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