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当倒爷 » 第二十章人参的价值

第二十章人参的价值

    “好吧,五千就五千,我把卡号给你。”

    听到这话,陈荣楞了一下,心想:这年轻人,难道不清楚这自己带来的这两支人参的价值?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就此坑刘宇一笔,不过陈荣显然不是这种人。

    要知道,他可是华夏最顶级医科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又是华夏中医名宿,艾国芳老先生的弟子,他陈荣可干不出这种事情。

    “刘先生误会了,不是五千。”

    “啊?不是五千,难道是五百?”

    刘宇无语了,这下彻底绝望了,两支人参竟然只值五百块钱!

    不对,有问题,刚才明明看见这个陈医生对着人参连连赞叹,虽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夸耀和贬低他总看的明白,这个陈医生看着两支人参,眼睛里都快冒金光了,怎么可能就值五百块钱!

    奸商,这是一个奸商!还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奸商!

    陈荣根本不知道,在刘宇的心里自己已经被打上了‘奸商’与‘道貌岸然’的标签。

    “呵呵,刘先生,我说的是五万!”

    陈荣笑了笑,挥了挥手掌。

    “什么?五万?我没听错吧?”

    刘宇瞪大了眼睛,生怕自己听错了。

    “没错,这两支10年份的辽参确实值五万!”

    听到陈荣肯定的答复后,刘宇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哈哈哈,五万,居然是五万啊!

    这下房租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连带着信用卡也可以还掉了,还有几个网贷也能还一部分了,哇哦!像云端~

    如果不是还有人在,刘宇恨不得跳起来,强忍着激动的心情,说道:“那陈医生,什么时候能给我打钱?我下午还有事。”

    陈荣笑着说道:“刘先生把你的卡号留给我,我马上就可以安排财务给你转账。”

    “那太好了!”

    刘宇留下自己的银行卡号,两人又聊了一会天。

    在此期间陈荣拨了一通电话,过了没几分钟,刘宇就收到了五万元到账的短信。

    确认在三后,刘宇看着陈荣,越看越觉得顺眼。这位陈医生见识很广,也很健谈,两个人聊的也挺开心的,不过自己确实还有其它事情要办,在喝了口茶后,他便起身告辞了。

    临走前,陈荣喊住了刘宇。

    “怎么了,陈医生?”

    “刘先生,方便留一个号码吗?以后要是还有这之类的药材,可以拿来卖给我,价格好谈的。”陈荣指着桌子上的辽参,笑着说到。

    刘宇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在之后就离开了回春堂。

    他本来是不想留号码的,因为他是肯定不会往返两界倒卖药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利润空间不大,虽然说两只辽参卖了五万,这个利润的确可观,但话又说回来,像这种十年份的辽参在大明也不是稀罕物,季府也只是碰巧收藏了两支而已。

    而其它普通的药材即使是搬运回现代,也值不了多少钱,说白了现代化人工养殖的药材,药用价值不比野生的差多少,而且量大管够。

    再一个,则是穿越本身存在的问题,那漩涡的大小,目测直径约两米左右,那这就代表着,刘宇一次性不可能携带太多的物资,也正是基于此,古董字画,这种体积小价格高的物件,自然就成了他倒卖的不二选择。

    就在刘宇走后没多久,陈荣办公室的门突然被叩响了。

    陈荣抬起头:“哪位?”

    “是我。”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师,您怎么来了。”

    陈荣噌的一下,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陈荣的老师,华夏中医硕果仅存的名宿艾国芳,艾老先生。

    艾国芳一把坐到办公桌前,刘宇坐过的那张椅子上,慢悠悠的问道:“没事,今天的义诊已经结束了,刚才听见有几个护工在议论,说是之前在大厅里发生了矛盾?”

    陈荣笑着解释道:“哎哟,没想到竟然惊动了老师,其实只是一场误会而已。”

    “咦?”

    不等陈荣解释完,艾国芳看着桌面上,陈荣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两支人参,指着问道:“这两支辽参哪来的?”

    陈荣愣了一下,连忙把前因后果解释了一番。

    “什么!五万?”

    看着艾国芳惊讶的眼神,陈荣尴尬的摸了摸脑袋:“呃...老师怎么了,以学生的见解来看,这两支人参的价值或许不到五万,可胜在是野生非人工培育的......”

    艾国芳哼了一声,:“哼!我看你这眼力还得多练练。”

    陈荣有些发愣:“这...难道我看走眼了?被那小子骗了?”

    艾国芳摇了摇头,伸出手摩挲着桌面上的两支人参,淡淡的道:“这两支人参的价值,起码在二十万左右!”

    “二...二十万?”

    陈荣目瞪口呆。

    三天后,明末,宁国府。

    房间里,刘宇将买来的玻璃器从包装袋里拿出,一件接着一件,摆在柜子上。

    三天时间里,他不仅还掉了老张的五千块钱,还买了不少玻璃器具屯在家里,期间他还接到了好几个陌生号码的来电,不过刘宇并没在意,以为是骚扰电话。

    这一次,他回明末,一共运来了两大行李箱,共计60件各式玻璃器,其中玻璃碗24只,玻璃酒杯18对,玻璃花瓶10只,另外还有8尊模样不同的玻璃佛像。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一共花了他九千多块钱,其中光是这8尊玻璃佛像就花了五千块,曾让刘宇一阵肉疼,不过当想到这些东西能在明末卖一个超高的价格,他又激动了起来。

    一边用沾着水的湿抹布擦拭着玻璃器皿上的灰尘,刘宇一边在心里暗自盘算着:这大大小小六十件玻璃器,卖个两千两银子应该不是问题吧,两千两白银也就等于一百四十万rmb了,哈哈哈,我马上就要成为百万富翁了!

    大明户部规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也就是说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若是以黄金为基准价来换算,那么可得出明末的一两白银相当于rmb700元,一文钱则等于rmb7角。

    但实际上到了明朝末年,由于美洲白银减产,银子购买大大下降(这里采取的是一般明穿小说通用的说法,实际上作者本人也研究过历代王朝末年经济,明末的白银其实并没有受到进口白银减产的冲击,这部分内容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在后续内容中解释)哪怕是在相对富庶的江南,一两银子根本不可能买到二石米,甚至连一石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