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 第三十八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

第三十八章 大明缺的就是政治性!

    “政治!”

    解敏的这两个字,在众人心中回荡着。

    花纶目光微异。

    他郑重的打量着解敏,脑海中咀嚼着这两个字,心中生出了一抹异样的感觉。

    不知怎的。

    他感觉夏之白似真看穿了科举本质。

    只不过‘政治’二字,太过宽泛,只从这只言片语,他并不能感触太多,只是暗暗记住了这两个字。

    他对政治了解的不多。

    更令他感到心神一震的,其实是解敏说的后两句话,‘科举选的不是文人,而是官’。

    何为官?

    通过朝廷选拔后由吏部任命的官员称为官。

    他们当以天下为己任。

    至于如何为官,花纶过去并没有细想过,只是想着参加科举,名扬四海,而后入朝听奉差遣,只是在听到这‘政治’二字,脑海一下有了灵光,似对为官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

    花纶看了看四周,见其他人一脸茫然,根本就没什么反应,嘴角掠起一抹冷笑,也是后退半步,默不吭声起来。

    他已察觉到了。

    夏之白这人非比寻常。

    或许未必真能成为状元,但以他的悟性,真的沉下心来,只怕晋升的速度不会慢。

    不过任凭夏之白如何巧舌如簧,科举毕竟是科举,也的确是以考试为主,仅谈一个政治性,就想获得状元,也太异想天开了。

    考试结果才是根本!

    对于自己的会试三考,花纶有着很强的信心。

    人群中,处于末端的齐德(泰),双眼紧盯着解敏,也若有所思。

    他是去年应天乡试的解元。

    只不过并不喜声张宣扬,名声比不上黄子澄几人,但他的才学,却是丝毫不差,不然也不会被选入到今日的小宴。

    对于夏之白跟黄子澄等人的打赌,他没有参与的兴趣,也一直游离在南北纷争之外,只是在听到解敏说的这番话后,心有意动,也颇有几分认同之感。

    而今天下风气,其实很是糜烂。

    谁官大谁有理,谁权重谁威风,上至朝臣,下至黎庶,都充斥着一股横劲,地方士人更是拉帮结派的厉害,完全没有一点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如今再度看去,正是缺了政治性!

    齐德面露一抹欣喜。

    他突然很想跟夏之白见一见。

    人群中还有几人,同样若有所思,只不过政治性的话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太过高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会理解。

    丁显冷笑道:“考试就是考试,哪来那么多有的没的,最终还是得以成绩为主,要是真按你所说,事事都去讲什么‘政治性’,那还要科举干什么?”

    “才能不行就是不行。”

    “口头上说再多,也无济于事,而这夏之白除了嘴上厉害,又有哪点真的能服人?论文采比不过花兄,论家世比不上练兄,论师承更比不过黄兄。”

    “除了是出身北方。”

    “他哪还有什么出彩之处?”

    丁显一脸不屑。

    他对夏之白没半点好感。

    对于北方士人,也没有任何好感。

    尤其是夏之白之前那狂妄的状态,更是让丁显心生不满,在他眼里,北方学子就是低人一等,岂能嚣张到自己头上?

    而且他也是故意站出来的。

    为的便是出风头。

    他的才能只能算中上,若是没有贵人提携,想在朝廷出人头地,会有不小的难度,而不少南方出身的官员,其实对北方出身的官吏,是有所轻视跟轻蔑的。

    他也是投其所好。

    若是能被一些大臣赏识,日后朝堂之上,也能顺畅很多。

    所谓士大夫节操。

    丁显根本不放在心上,升官才是正道,等日后官职上去,又有谁敢说自己闲话?

    他心中有着自己的算计。

    解敏眉头一皱。

    他神色惊疑的看着丁显,也很费解,为什么丁显就非要死咬着夏之白不放呢?

    南北士人是有一定隔阂敌视,但也不止于此吧?

    不过他并不想再多说。

    夏之白要说的话,他都已送到了。

    继续与人争执,不仅会坑了夏之白,也很容易引火烧身,他还不愿做这种事。

    若是为吏部官员知晓,保不齐会牵连到自己。

    见状,黄子澄这才冷笑道:“既然你这么相信夏之白,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看看夏之白深以为然的‘政治性’,会不会让他位列状元之位。”

    “距离会试出榜只有两天了!”

    “留给夏之白挣扎狡辩的时间也不多了。

    黄子澄轻蔑的笑了笑,迈步进入到别苑,其他士子也并未在外停留,也先后进入到了别苑。

    解敏脸色青一块红一块。

    他的确相信夏之白,只是科举最终还得看成绩,就算夏之白说起科举是头头是道,也猜的准确无误,朝廷也当真将策问的试卷,作为锦上添花之用,而将真正的策问放在殿试。

    但想获得状元,还是得靠才能。

    这些都不由他们来定。

    他都不敢去想,若是夏之白没有获得状元,会被如何的奚落跟嘲讽,只怕很长时间都会抬不起头,而他们北方学子,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毫无还嘴的余地。

    “夏老弟啊。”

    “我能说的、能做的,都做了。”

    “只是科举结果是由朝廷来定,而你这段时间属实太过张狂了,若是落到朝廷耳中,引起陛下不满,纵使你再有才能,恐也无法获得状元啊。”

    “你......不智啊。”

    解敏轻叹一声,满眼的忧愁。

    他站在别苑外等了等,还是没能等到夏之白的身影,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他没有夏之白这么自信。

    需要去了解打听更多及第相关的信息。

    一个时辰后。

    解敏走出了雨花别苑,眼中露出一抹激动跟兴奋。

    跟夏之白猜测的一样。

    对于这次科举,陛下更注重务实,考虑再三后,将真正的策问安排在了殿试,到时以考校官员的临场应答。

    解敏暗暗握拳。

    若真是这样的话,他这次科举机会很大。

    他对夏之白也更加佩服了。

    这番话,他若没记错,科举刚结束时,夏之白就说过。

    只是当时没人放心上,如今朝廷的举措,却一次次的证明了,夏之白猜测的正确。

    与此同时。

    黄子澄、花纶等人却眉头紧锁,因为吏部给事中透露的消息,跟夏之白之前说的近乎一致,难道夏之白真就早料到了?

    所以才敢这么口出狂言?

    在黄子澄等人格外警惕夏之白时,夏之白已收拾好行李,拿着路引,带着花雀儿、黑娃等少年,优哉游哉的离开了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