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 第四十六章 这是天下农夫给陛下的回答!

第四十六章 这是天下农夫给陛下的回答!

    朱元璋脸色阴沉下来。

    他死死的背着手,不让自己情绪暴走,但看向夏之白的眼神,已越来越冷,像是在看一具尸体,看一个死人,“还有呢?”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都一并说出来吧。”

    “咱今天就听个够!”

    “咱也想听听,你还能说出哪些离经叛道的话,说出多少让咱意想不到的事。”

    “咱让你说!”

    夏之白心中轻叹一声,知道朱元璋没听进去。

    朱元璋根本不信,也不愿意去信,这个世界正处在变革前夕,他只愿相信自己看到的、自己经历过的,言语在朱元璋强悍的自我意识下,完全是苍白无力的。

    夏之白拱了拱手,“既然陛下想听,那草民就告诉陛下。”

    “只不过言语在陛下那,已经是苍白无力的了,陛下也根本不愿意听进去,更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去重视,那草民便用事实说话。”

    “陛下不是不信世上有亩产千斤的粮食吗?”

    “那我现在就证明给陛下看。”

    “这世上有!”

    “而且还不止一种!”

    说完,夏之白大步去到牛车前,将盖在上面的草席直接掀开了,露出了下面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植’。

    朱元璋跟朱标心中一惊。

    他们也是连忙朝着牛车看了过去。

    只是见到上面的绿植,眼中不由露出一抹失望。

    没有粮食。

    只有杂乱丛生的杂草。

    “这就是你说的亩产千斤的粮食,这不就是一堆杂草吗?”朱元璋不屑道,他是真正务过农的,知道庄稼的情况,也知道庄稼的产量。

    亩产千斤根本不可能。

    虽然他知道,夏之白说的,很可能是埋在泥土的那部分,但这么小的一株,也就到膝盖这么高的植物,又能结出多少粮食?

    夏之白没有说话。

    他跳上牛车,当着朱元璋的面,将其中一株连根拔了起来,朱元璋目不转睛的看着,也想看看夏之白究竟在弄什么名堂。

    若是想在庄稼方面蒙骗他。

    夏之白打错主意了。

    他远比夏之白了解的更多,甚至比朝中所有的大臣,了解的都清楚,也更深刻,他是真正下到天地耕作过的。

    哗!

    拔着青藤带出泥。

    连根拔起的还有不少黄彤彤的东西。

    一株下竟还有不少。

    在烛火的照耀下,像是一块块金子。

    熠熠生辉。

    夏之白将这株‘土豆’扔到了朱元璋跟前,朱元璋眼皮一跳,目光凝重的看了过去,眼中依旧不敢置信,在仔细看了几眼后,这才迈步上前,将这株结满‘硕果’的植物给拿到手中,仔细看了起来。

    砰砰砰。

    夏之白的手没有停。

    又连续拔出了不少的‘硕果’。

    每一棵都硕果累累。

    夏之白站在牛车上,沉声道:“陛下眼前之物,名为土豆,是外邦天生之物。”

    “只不过就如陛下之前颁布的谕令一般,严交通外邦之禁,尤其是国朝之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物,这般粮食作物,也是外邦严禁流通出去的。”

    “如这土豆一般的高产作物,据我当年无意结识的胡人讲。”

    “还有不少,例如红薯、玉米等。”

    “而那胡人当时只带了一个土豆,只不过为我重金买下了,在经过几年的细心栽培下,如今总算有了个好结果,陛下可派人来算算。”

    “以一牛车大小的土地,种出来的土豆重量,再推以一亩之产量,可有千斤之重!”

    朱元璋低着头,满是骇然之色。

    他现在根本听不到夏之白的话,眼中只有这黄彤彤的土豆。

    他将土豆抓在手中,用力的握着,又连忙将地上的植物捡起,仔细的比对了一下,确定并不是夏之白糊弄自己,在弄虚作假,将一些其它东西插在上面。

    而是实打实一株上长出来的。

    在接连检查了数株后,朱元璋脸色彻底变了,看向夏之白的眼神,第一次露出了惊慌跟失算之色。

    朱标也满脸不敢置信,看向夏之白,怔怔道:“世上真有这么高产的粮食?”

    “这怎么可能?”

    他依旧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若非亲眼所见,也真看到了满满一牛车,不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信。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夏之白会带一牛车过来了,就是怕他们父子不信,直接将土豆带泥一并搬了过来,他搬过来了开封府半丈方圆的土。

    就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夏之白跳下马车,摇头道:“这些土豆原本也没有这么高产。”

    “只是在其他地方的农人,一代代的精心培植之下,渐渐变得高产起来,就如中原大地的稻谷一样,本是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却在一代代先辈的培植下,一步步变成了稻谷,产量也越发高产起来。”

    “若非陛下不信。”

    “我其实不会把土豆拿出来的。”

    “我更想拿出来的,是华夏自己培育的高产稻谷。”

    “虽达不到亩产千斤,这么恐怖的产量,但比如今绝大多数地方的产量,还是能提高一到两成的,只不过陛下只给了我一個月的时间,而眼下稻谷才刚刚插秧不久,的确见不到最终产量。”

    “这才选择将早熟的土豆带来。”

    “我之举,只是为了告诉陛下一件事,秦制以来,华夏便奉行集权之路,只是集权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君主的欲望,更是为了集中全国之力办大事。”

    “秦的长城驰道,汉的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等等。”

    “皆是集权下的产物。”

    “也让天下因此受益良多。”

    “你如今坐拥天下,什么都有,还什么都想要,你要的实在太多了,而回馈给天下的又太少了,你试图将天下困住,但你能困得住天下的人,却困不住天下万民的心。”

    “你曾入过皇觉寺,应当听过这么一句话。”

    “网开一面,功德无量。”

    “陛下曾立下过丰功伟业,但你一直错估了一件事,你并不是历史的创造者,你只是历史的执行者。”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气英雄不自由。”

    “真正影响天下的人,并不是伱朱元璋,而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在朝堂上积极进言,为天下图谋远大的官员,是现在依旧在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这天下是他们的天下。”

    “非是家天下。”

    夏之白去到牛车后,从中取出了一株禾苗。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他去到朱元璋身前,将这株禾苗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中,笑着道:“这是开封府的一些老农,在草民建议下,做了数年的尝试,培育出的一株可能高产的稻苗。”

    “如今就交给陛下了。”

    “这也是天下农夫给陛下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