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人间花落 » 第三章 修行之初

第三章 修行之初

    常笙虽然八岁,但听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也是忍不住发问,“何谓灵台?”

    白驹耐心解答:“在人的脑海深处,有一玄妙之处,唤做天府,天府中央,有一建筑,名为灵台。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内视己身,便能发现其存在。”

    常笙疑惑更甚,“何谓修行?”

    白驹娓娓道来,讲解的十分详细。

    人生匆匆,长寿者,寿元不过百年。而一些种族,承蒙天地福泽,就拿山隐族来说,生来便有千年之寿命。人杰感慨人生之苦短,诸多抱负,在有限的生命中,无法得到施展。

    于是,十万年前,以始帝为首的诸多势力,开始寻找增加寿元,超脱自我的办法。

    始帝将视线看向了龟族,龟生而长寿。

    他亲率百万大军,于东海之畔,以填海造陆为威胁,迫使最年长的乌龟现身。老龟迫于形势,告诉了始皇帝龟族长寿的秘诀。

    原来,龟族诞生于天地初开之时,与天地先天亲近。天地间有种神秘的东西,叫灵气。能够滋养肉身,强健体魄。龟族平日不好动,并非生而懒惰,而是他们在引导天地元气,打磨己身。如此五脏六腑强健,更能抵御岁月的侵蚀,进而寿命悠长。

    一代人杰始帝,很快便察觉到天地灵气的存在。他按照老龟的办法,引导天地元气进入体内,打磨自身。

    但是人和龟天生便不相同。

    始帝发现,他所引导的灵气,在打磨自身时,并不能被骸骨肉体完全吸收,而是绝大多数的灵气都跟随着经脉,消失在了脑海深处,这让打磨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但始帝并不气馁,而是追随着一缕灵气到了脑海深处,他在那里发现了一处广袤的平原,始帝称之为天府。而在天府的中央,坐落着一处四四方方的建筑,通体金黄,宝相庄严,始帝称之为灵台。

    灵气于脑海深处进入天府,然后汇聚成丝,被灵台完全吸收。

    始帝顶天立地,誓要探个究竟,便引导更多的灵气进入身体。他要看看,这灵台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历经半个月的时间,灵台金色褪去,通体透明,之前注入的灵气得到了回馈。灵台流淌出清澈的液体,经天府逆向流向了经脉,再到达肉体之中。

    始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畅,举手投足之间便有摧枯拉朽的力量。

    他哈哈大笑着,“原来如此,朕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世,自此之后,我人族将为万族之首。”

    始帝意气风发,他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座下百万大军。但结果并不能令始帝满意,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感受到天地灵气的存在,即使想尽办法,这种状况也没能得到改变。

    始帝不得不接受了现实,人天赋有异,并非人人都可修行,只有极少数的人,天赋超群,才能追随始帝的脚步。

    探索未知的领域,需要足够的人手。始帝胸怀宽广,博爱天下。他并不将这一事情作为私藏,而是将自己的领悟直接公布于世,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能与自己并肩作战,带领人族全面超脱。

    一时间,各种天才横空出世。

    人间万族林立,人族并不得天独厚。每族都有自己的天才,他们借鉴始帝的经验,纷纷找到了适合自己种族修行的道路,前所未有的修行大世终于拉开了序幕。

    随着经验的累积,修行的体系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根据修行进度的不同,先灵宝,再通玄,继而悟真,最后清净。山隐族的族长,便是清净境。而在父子俩眼中无敌的白驹,却不过才通玄。

    但随着能参与修行的人或其他物种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因为天地间灵气终究是有限的。

    始帝发现,即使是无法修行的人,哪怕是草木,也需要天地灵气的滋养。而修行带来了恶劣的后果,天地灵气变得越来越稀薄,难以修行的人百病缠身,山间的草木也萎靡不振,庄稼自然无法生长。

    修行之人的大世却成了凡人的末日。

    始帝震古烁今,绝对不是自私自利的人物。他不想人间因他而生灵涂炭,于是积极游走于各族之间,希望达成一项约定,那就是修行的人居于灵气充沛的深山老林,而灵气稀薄的广袤平原留给凡人耕作生存,休养生息。

    也有少部分人赞同了始帝的看法,绝大多数却并不买账。修行带来的力量让他们空前膨胀,完全不将始帝放在眼里,自认为天下无敌。

    谈判终于崩坏,始帝也不惯着他们,人间爆发了万族大战,血流成河,尸骨遍野。

    历经百年,始帝凭借自己的铁血手腕,打到万族服从。即便是到了今天,始帝的画像仍然悬挂在各族的殿堂里。各族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日日供奉。

    于泰山封禅台上,百族族长,身带特制的枷锁,不得不接受了始帝的分封。

    自此,修行的人与凡人划分了明显的界限,凡人于平原中安居乐业,修行的人于深山老林安心修行。修行之人,不得干预凡人的生活,他们自称修士,凡人视之为仙人。各势力在自己的封地内开宗立派,严守界限。

    如此,人间迄今便和平了十万年。

    二者之间,也有联系。那就是每过十年,允许各势力打开山门,收揽门徒。

    但是,这次的事,距离上次招收弟子,仅仅才过了八年而已。

    白驹直言,“我山隐族族长近来频繁占卜,但所有的卦象都指向了一片混乱。组长猜测,未来会有大事发生。再卜吉凶,所有的卦象都是云里雾里,不知前程。或许这与这次各宗派的反常事件有关。于是他便派我,山隐族最绝世的天才,未来的王者,去寻找我族曾经的圣物,以备将来之需。”

    白驹所说的隐秘过于惊人,常笙和常大壮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白驹看着不能言语的两人,哈哈大笑,“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大抵如是。两位无需惊讶,毕竟我是绝世的天才,未来的王者,知晓的多,也无足为奇,无需如此崇拜我。”

    父子俩当然不是在震惊白驹的博闻强识,而是始帝的绝世风采。不仅开创了修行的大世,还能兼爱天下。更是以一人之力,打到万族服从。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人人都想如此,可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始帝一人,震古烁今,举世无敌。

    “既然是李长风指点过的人物,两位当然有资格成为我山隐族的客人,还请到山隐族一叙。”白驹再施一礼,诚挚地发出邀请。

    常大壮审时度势,白驹手段通天,随随便便便能抹杀两人。虽然不知此去是福是祸,但至少目前并未体现出足够地恶意。所以由不得他不去。

    常大壮回了一礼“如此,那边叨扰了。”

    见两人同意,白驹十分满意。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我是我族用来赶路的灵器,名叫凌风之叶,可日行八千里,你俩坐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