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明月向我 » 第17章 市场调查

第17章 市场调查

    “算你过关。”褚云清抖抖纸张,叠起来交还她。“走了。”

    “你刚才说了去西城,现在还去吗?”苏言接过来,草草收拾了桌面,物品各归各位,又是整洁的好工位。

    “去,不然你猜我为什么现在还在这里?”褚云清本已走到门口,闻言侧转身子笑道。

    夕晒撒过门阶,丁格尔效应下,褚鹤背光而立,阴影埋藏了他的表情。

    苏言却感觉像被什么锁定住了,她望向来源之处,却见他余晖映照,轮廓发丝皆纤毫毕现,泛着金光。

    苏言这一瞬间,突然想起曾经在画展上看到过的一幅油画,名叫《守望者》,满目金色与黑色的交叠,深远而孤独,一如当前的心灵震撼。

    “还不走?”

    “哦,来了!等等我。”神经粗如章鱼脚的苏言挠挠脖子,似才反应过来,小跑着追上去,恍然大悟般冲他道:“突然发现,云清兄确实不愧为‘京都佳婿榜’热门人选,帅的!”

    褚鹤嗤笑出声,却放慢了脚步,没再回话。

    虽然老叫西城,但那是图方便,西城其实很大,布局以坊巷和街道为主,下辖丹桂坊、福运坊、秋实坊等,要是居高俯视,就会发现整个呈不规整的网格状。

    比之南城,西城的街道更宽更大更敞亮。

    虽然东西南北主要街区都有各自的市,但西城的市规模更大、品类更多,兴许是靠近码头的原因。

    西城商业以外贸商品与手工业品为主,而南市和北市更多为粮食、蔬菜、山货等生活必需品。此外围绕各市还衍生了不少专门的商业区,如骡马市、丝绸布匹市等等。

    各坊间也有分布零星的巷市,各巷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主营产品,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酒巷,还有专门的书肆和文具店,不过后者一般更多会开在国子监以及各书院周边,主打一个清净和远离铜臭味的风骨。

    苏言自打落脚后,还未专门来西市逛过,当然北市也还没去,除了平康街大理寺、南城公屋基本两点一线外,也只略略逛过南市。既然要调查走访,那不得趁机都逛个遍。

    在苏言看来,要融入现在的生活,适应当前的时代,似乎也是任重道远。不禁感叹自己好运,一来就遇到云家兄弟以及李世子等人,解决了最难的立足与生计问题,除了打工外,没怎么吃苦受累。苏言很感恩,因此也决定以后对老板更上心一点。

    街道两侧,各类商店、酒楼、茶肆鳞次栉比,苏言跟着褚鹤一路看过去,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因与苏言是私下调查,二人在大理寺中换了公服出来的,穿的是自己的便服。

    而褚鹤也没带小厮,因此褚鹤带着她进了临正街的一家两层小楼的食店,两人挑了一楼大堂靠中间的位置。

    “等等,调查为啥进食铺?”苏言坐下,后知后觉问。

    “你不饿?总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褚鹤看着她笑,“传出去总不能说我苛待同僚,支使干活还不给饭吃。”

    这家食店叫郑记食铺,主打特色是烧鸡,据褚鹤介绍说,店家的招牌传承已过三代,真正老字号,手艺没的说。

    苏言一听,那必须得尝尝,于是褚鹤叫了小二,报了两个招牌菜,还叫了一壶小甜酒。

    小二手脚很麻利,先上了酒,还送了一盘花生米。

    褚鹤给各自倒了一杯,打趣苏言道:“你不照顾闻香楼的生意,给别家食铺送钱,小心江掌柜给知道了。”

    苏言吃掉一个花生米,道:“知道就知道了,又能拿我如何?偶尔打打牙祭还成,再好吃也不能老吃,得经常换换口味,给自己留个念想。”

    她又吸溜完甜酒,看向褚二,“再说,你也没去给照顾你家老板的生意呀,大哥不说二哥。而且,这个可以叫市场调研。”

    听到这话,虽然没完全听懂,但已经习惯了苏言偶尔蹦出来的陌生词汇,褚鹤笑开了:“看来你除学业进步了外,牙口也变好了。”

    苏言装作没听懂,当夸她了:“不止牙口,我胃口也挺好的。“

    “而且老在外头吃,多费钱啊。虽然在闻香楼吃饭,江掌柜老不收我钱,我也不能厚着脸皮白嫖不是。”

    褚鹤本就想调笑她一下,倒意外她这么想,不过这个回答,倒是也很符合苏言给他的印象。他又逗她:“为何?反正这钱算在闻香楼的盈利上,最后不是算在殿下头上么?”

    “谁不是挣个辛苦钱呢,我还想把钱攒起来呢。况且世子殿下大好人,已经好心留用我,虽然他家大业大能力强,我又怎么好逮着他的羊毛薅。”

    褚鹤暗笑,殿下的钱来得还真是不辛苦。他倒是真心有点好奇起来:“你说要攒钱,听说你有闻香楼的分红,怎么还很缺钱用吗?”他又给苏言倒了一杯,“不够可以找我。”

    苏言摇摇头:“钱倒是够用,攒起来干什么怎么用,也还没什么想法,但我喜欢给自己留条后路。”

    菜很快就上来了,苏言还给褚鹤夸夸,说这家店运转效率挺高,回去也可以跟江掌柜提一下,看怎么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翻台率。

    两人正吃着,忽听一阵喧哗,苏言转身一看,附近有桌客人和小二吵了起来。

    其中一个男人尖嘴猴腮,嚷嚷着要大家评理,他拉着店小二,非说他们点了一整只鸡,结果店家上的炖鸡是切块的,缺斤少两,根本不是一整只。

    小二情绪也很激动,他家从来都是小本生意,诚信经营,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因此和男人吵得不可开交。

    掌柜闻信很快赶了过来,听完前因后果,虽然知道自家不可能做这个事情,但现在正是最忙的点儿,为了息事宁人,便一边安抚客人,一边让人把小二带下去冷静一下。

    两人听了一会儿,褚鹤也站店家:“这家店在这开了这么多年,都是自家做生意,请了几个帮厨,老掌柜以前是宫里出来的,最看重规矩,对儿孙辈管教也甚严,不可能砸自家招牌。”

    “你认识他家的人吗?”苏言扭头好奇道。

    “大理寺的郑司务就是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