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衍九章经 » 第三章 道意

第三章 道意

    一夜未眠,既然百思不得其解,晋元索性盘膝而坐,感悟七天观战所得。

    灰蒙蒙的天空中,雪花洒脱而轻盈,周围的屋顶上,细细密密的雪,铺了薄薄的一层,亮晶晶的。

    晋元站在清晨的小院中,踏上柔软的积雪,发出细细碎碎的声响。身后,老孙头也看向天空,满脸忧虑。晋元取出身上银两,递到老孙头手中,道:“多做点准备,挨过这段日子便会好起来的!这些银子,我留着也没啥用。”

    不待老孙头说话,便已经走出院门,朝城主府方向而去。

    晋元特意挑选第二十名作为对手,既不会造成轰动,也正好练练手!

    轻轻跃上擂台,晋元站立在雪中,报了个假名,道:“青城挑战第二十名,赵起!”

    擂主赵起跳将出来,年龄三十左右,已经有三天没人挑战他了,见晋元身材消瘦,拔出长刀,不以为意道:“刀剑无眼,你可要小心了!”

    晋元微微一笑,拱手道:“请赐教!”

    赵起也不答话,魁梧的身材挥舞着长刀,便是朝横斩过来,甚是威风。晋元不慌不忙,右拳左掌,一攻一防,拳击赵起面门,掌拍向刀背。赵起占据先手,刀尖呼啸作响,连绵不绝,一浪高过一浪攻过来。晋元身影翻飞,从容应对,不断调整气息运转,压力逐渐减轻,不过一盏茶功夫,二人便互有攻守。

    “好功夫!”,擂台下有人不禁感叹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起不觉焦躁起来,对手赤手空拳,自己却迟迟无法拿下。殊不知晋元乃故意拿他练手,如果要速战速决,晋元展开身法,在速度上赵起是拍马不及。

    一炷香后,赵起便感觉渐渐吃力,长时间进攻,对真元损耗极大,气息也急促起来。

    “这小子哪里冒出来的?如此耐揍?”,赵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不甘心失败,强行提起真元,复又攻向晋元。招式却是破绽百出,晋元瞅准时机,一拳轰击在赵起左肩,赵起便似断线的风筝,飞出擂台!

    台下一片惊呼!“青城胜!成为擂主!”,裁判很快便作出裁决。晋元朝裁判拱了拱手,跃出擂台,便来到武道四境擂台观战去了!

    虽然轻松获胜,但是晋元并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气息与真元的运转,身法与拳法的配合,还比较生疏,还需要尽快磨合!

    这武道四境擂台便激烈许多,稍有差池非死即伤,晋元凭借速度优势,其实也可一战,只是越阶战斗有点惊世骇俗,他可不想当出头鸟!

    忽然,武道三境擂台那边传来声音,“王隆挑战青城!”,原来这王隆乃赵起好友,仗着实力强劲,本来打算最后二天再来争夺名额,不料好友赵起不敌,只好挑战晋元,为兄弟两肋插刀!

    晋元转头看去,只见那王隆身材简直如铁塔一般,皮糙肉厚,“请!”晋元飞身而上,拱拱手道,这王隆也不答话,仗着自己皮糙肉厚便挥拳而至,力大无穷,双拳虎虎生风,甚是难缠。

    晋元展开身法,避开锋芒,辗转腾挪,与之斗得难解难分。虽然击中对方几次,却如挠痒痒一般,根本无法给予重创。虽然不致落败,对耗下去可能两败俱伤。

    晋元心念急转,忽然灵光一闪,放开心神并仔细感应着双方的力量的细微变化,你来我往一刻钟后,他逐渐开始发力,与王隆对攻起来,每一拳也是刚猛无比。

    王隆却越来越感觉到不对,虽然对手力量依然不如自己,但每次他力道用尽时,晋元正好出拳,自己换招之时,晋元拳已袭来。

    晋元不慌不忙,细细体悟,他时而拳如雷电,时而出掌绵柔,渐渐彻底掌握了场上节奏。见时机已到,趁对方正要收拳,晋元运掌如风,一股巨大吸力涌来,王隆收拳不及,“不好!”,只见晋元一拳轰来,砸在王隆胸口,噔噔噔,王隆退了三大步,接着直倒在擂台。

    “青城守擂成功!”,裁判高声道。晋元面无表情,拱了拱手,跳下台来,继续观战去了,根据规则,他今天已经战斗了二场,不用再接受挑战。

    雪花继续纷纷扬扬,也不见要停下的意思。云阳城里秩序有点混乱,增加了不少军士巡逻,粮铺与布店前排起长龙。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人措手不及,人们纷纷抢购物资,引起不少骚动。

    回到孙家才得知,孙家媳妇一大早便采购去了,多少买了点粮食回来,不过布匹却是没有了,还好孙家卖碳为生,暂时无需太过担心。晋元眉头紧锁,目前情况还好,如果大雪继续下,这云阳城恐怕就要乱套了,也不见城主府有什么动静。

    见晋元回来,老孙头坐在炭火边,递过来一杯酒,示意晋元坐下。“这天灾,恐怕没那么容易渡过去啊!”,老孙头道。

    “老伯也不用太过担心,城主府应该有应对之策吧!”,晋元安慰道,“老伯给我聊聊这姜家。”

    “据我的长辈说,这姜氏祖上乃大夏王朝大将军,为大夏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这位老祖一万年前战死后,大夏王朝感念其功劳,便把云阳城封给姜家,替大夏守国门!”,老孙头道。

    “现在姜氏根深叶茂,势力庞大,朝廷已经指挥不动了哦!”,老孙头感叹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晋元道。

    孙家人都过来围坐在炭火边,气氛有点压抑,只有两个孩子缠着晋元,问东问西的……

    冷夜,寒风,诡异的大雪,整个云阳城无比寂静。清晨,二座擂台前反而热闹非凡,最后两天争夺名额,隐藏的高手都该出手了!

    忽然二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武宁与沐芸正朝他走来!晋元微笑着,远远就点点头,举起拳头做了个加油动作!

    沐芸跳上擂台,挑战的是排名三十六的擂主。武宁来到晋元身旁,担心的看着擂台。晋元轻轻开口道:“沐芸基础牢固,且性格率真、心无杂念,我看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愿吧!”,武宁还是沉声道,显然并不放心。

    “武兄你就宽心吧!我见识过这擂主实力!”,晋元笑道。

    果然,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沐芸一剑刺中对手手臂,哐当一声,那擂主手中斧头便掉落擂台。沐芸朝裁判拱手后,高兴的跳了下来,道:“怎么样?宁哥哥!现在不担心了吧!”

    “见过青城兄!”,沐芸道。

    “恭喜,恭喜!”,晋元拱手,露出标志性的微笑。

    “晋元兄,我也该去争取一个名额了”,武宁道。

    晋元道:“祝武兄马到成功!”

    武宁是武道四境,见沐芸无恙,便飞上擂台。他挑选的是第三十名,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毫无悬念战胜对手。

    “蒋坤挑战青城!”,晋元一愣,这蒋坤是何人?

    “建州蒋氏!蒋家第二代天骄蒋坤!”,擂台下顿时骚动起来,“据说他已是武道三境巅峰,为了夯实基础才迟迟未踏入武道四境。”

    晋元反而不急,缓缓走上擂台,好奇的打量着蒋坤。此人衣着简单,镇定站立,看不出深浅。看不出深浅才危险!

    “你就是青城?冷静、临危不乱!很好,王隆他们输的不冤。”,蒋坤双眼透露出阴鸷与狠辣。

    “呵呵,原来是来报仇的!你非常强,也龇牙必报!”,晋元还是那淡淡的微笑。

    “你知道就好!亮兵器吧!”,蒋坤一拍腰间,手中便祭出一柄利剑!

    “我从不使兵器!”,晋元冷冷道。

    “狂妄!”,蒋坤以为晋元是在轻视他,继而大怒!剑花一闪,便已经到了晋元面前,“来得好!”晋元喝道,双掌交错一拍,剑锋似受到牵扯般,从他身侧荡开。

    蒋坤不愧是武道天才,比那王隆厉害多了,且心思缜密,不喜不怒。剑浪一波一波攻过来,要将晋元笼罩,晋元打起十二分精神,双掌神出鬼没,快如疾风,所过之处留下一个个漩涡。

    见没有进展,蒋坤招法一变,刺、劈、砍接踵而至,一剑似一剑沉重,完全非开始时的灵动,轻盈。晋元左掌右拳,刚柔并济,丝毫不落下风,掌法阴柔,拳劲刚猛。

    论真正实力,晋元比蒋坤还是略逊一筹的,拼尽全力发挥速度优势,二人才暂时打成平手。

    城主府派出的三位主持露出欣赏的眼神,几人交头接耳,不断点头。台下更是炸开了锅,如此天才少年激烈对战,可遇不可求啊,这名叫青城的少年哪里蹦出来的?

    一刻钟过后,晋元渐渐落入下风,守多攻少,遂拉开与蒋坤之间的距离,更好发挥速度优势,如此一来,想要取胜也是难上加难。

    蒋坤暗喜,加紧催动剑法,剑光笼罩之下,不给晋元任何喘息的机会。

    晋元凝神聚气,不喜不悲,细细感知对手的气息与力量,身法逐渐圆融,似一叶扁舟在风中飘摇,拳掌变幻莫测,速度却越来越慢。

    蒋坤暗暗叫苦,青锋剑似是遇到一股无形的牵引之力,仿佛要脱手而去,他略一皱眉,剑法忽然一变,宛如天女散花,满天都是剑影,倾泻而下。

    “好剑法!”晋元大喝一声,不闪不避,双拳交替直轰,拳风呼啸,所有剑影竟然消散开来。

    “大巧若工!此子竟有悟道迹象,不可思议!”,石壁前,坐着的三位裁判竟然同时站起身来。

    “这小子道意虽然非常飘渺,可老夫从来没有在武道三境身上见过!”,一裁判道。

    “武道六境悟道后才能晋升武道七境,这个晋元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一主持不解道。

    武道共九境,前三境又称炼体三境,也有人唤作外修三境;中三境称作洗髓境,又名内修三境;上三境是为悟道三境,名为问道、悟道、合道。

    修行至武道六境巅峰,只有感悟天道才能晋升武道七境,无数人停留在这六境,终其一生无法悟道,可见悟道之艰难。

    此时场上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晋元心神无丝毫杂念,感知外放到极致,不放过对手丝毫破绽。蒋坤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全力防御,致密的剑光笼罩全身。

    晋元稳打稳扎,他需要这场战斗来感悟。时间一分一秒慢慢消逝,蒋坤渐渐感到焦躁不安,凌厉的拳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蒋坤要落败了!”几位主持互相看了看道。

    果然,蒋坤手中宝剑再也把持不住,被拳风扫中手背,“砰砰砰”,电光火石之间,连续三拳击中蒋坤胸口,蒋坤倒飞出去,身体横陈在擂台上,已经是晕了过去!

    此人心狠手辣,晋元也不再留情,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狠辣!

    “青城胜!”,随着裁判宣布,台下众人才反应过来,却哪知晋元无视众人,直接走到二座擂台之间,立即盘膝而坐,很快便入定去了!

    众人疑惑不解,三名裁判却相互点点头,不约而同道:“天才,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