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筑长天 » 第十七章 我见青松

第十七章 我见青松

    莲花宫事了,甘平带着棺华池再度去往了帝城。

    其一是找老先生商议借人一事,其二是去青松观探望池松。

    池松是否安好,已经成了棺华池势必要搞清楚的一件事,否则梗在心头实在难受。

    北地的雪消失,迎来的是帝都温暖带着些凉意的风。

    甘平带着棺华池行走在路边,往来人群皆是送上怪异的目光,难以想象一个佝偻的黑袍老人,居然会用竹篓背着自己的孙儿,那孩子看起来也有五六岁了,为何不能自己下来走?

    二人倒也不在意,甘平仍旧是默不作声地走着,棺华池躺在竹篓中悠然自得,帝城的风不似小池园那般难以忍受,带着饱和的温暖和煦。

    小池园临海,吹来的风大多带着些许咸湿气息,他与师姐二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引来一汪山泉水,用来灌溉小池园内的灵材、灵植,以及院内池塘的几尾游鱼。

    两个手里拿着拨浪鼓的孩童从甘平身旁嬉戏而过,留下一串笑声。

    甘平目光望去,脸上渐渐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

    “怎么不走了?”

    棺华池疑惑问道,他已经爬起来,扒拉着竹篓边缘。

    “看到了一个我们天下武府选中的孩子,挺活泼的。”

    甘平感慨道。

    很早之前,天下武府还是武宗的时候,其实名气不怎么广,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宗门,只有修为到达一定境界后,才有可能了解到这么一个隐藏在世俗之中的地方。

    武宗并没有很多人,甚至门内武师比弟子还多,只有寥寥数代昌盛之时才会弟子多于武师。

    甚至只有个别人才记得,这个小小的武宗已经经历了近万年的历史。

    “哦~看不见。”

    棺华池有些无趣地收回目光,他什么也看不到,包括刚才那俩小孩子也已经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甘平笑道:“微雨之前说过,天下武府承载着传武于天下的责任,可愿意将天下武府传承下去的人,却少之又少,或许几代以后,便没有天下武府了。”

    棺华池皮笑肉不笑说道:“那不是必然的吗?谁会抱着这么一个无底洞不肯撒手啊?”

    甘平叹息道:“为何连你也要去否定它?”

    棺华池不置可否:“不是所有人都似你们一般,有使不完的力,花不完的爱。”

    甘平有些犹豫说道:“虽然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你在说我们都老了。”

    棺华池恨恨道:“当年天下武府这么个庞然大物摆在你们面前的时候,你们就应该全部听我的,我说求学要收费,你说有违先贤传武天下的夙愿,我尊重你们的选择。我去发展食堂,让习武之人吃好喝好,你又说会让弟子玩物丧志,背着我把食堂三级分化,我都懒得搭理你。我又和别人联系做统一的服装,希望能从中做出一些可循环收益以维持武府运行,你又说我弄粗枝烂叶去糊弄人,还骂我市侩。我能怎么办,我想去否定他吗?你要记得,从武宗改名天下武府那一刻,这座武府便是与我关联一生的心血。”

    甘平怅然道:“今年库房把账本给我了。”

    棺华池面无表情:“还剩多少?”

    “一千两。”

    棺华池嗤笑一声,说道:“不少了,我离开之前,库房最后的账本上只剩下一两,被我拿去丢武潭听响了。”

    甘平没去纠结这一两银子,自顾自说道:“往年也差不多是如此,虽然比今年略高,却不超过五位数。”

    棺华池无奈说道:“宗门运行不是你们这么干的,强如道门,不还是会偶尔通商?不然那些弟子吃的、喝的、用的是怎么来的?你要知道单是府内给弟子准备的汤池,一池的药材要花费几十万两。”

    甘平又沉默半晌,这些资源调配不经他手,他只是负责处理一些比较难办的事情,大多数时间都是洛微雨在着手处理,以前处理这些事务的是池竹。

    “告诉你个糟心的事情。”

    棺华池嬉笑着说道。

    甘平一脸的无所谓:“还有什么比账本剩下一两银子更糟心吗?”

    棺华池笑不出来了,只缓缓说道:“当年,我以掌门的名义,从云渡山调来几吨药材,直到我去世都没来得及还。”

    甘平有些麻木,这事他真不知道,这些年道门也没遣人来询问药材的事。

    “不说了,确实糟心。”

    甘平一脸的晦气,想当初天下武府成立的时候,是多么气派、雄伟。

    世间习武之人谁不称赞这座学府开辟了一个时代,一个比上贤学宫和道门更伟大的存在。

    可这伟大的背后,是账本上那可怜的四位数。

    “我想我们是真的没用了,留在府内纵使不吃不喝也是负累。”

    甘平叹息一声,满脸的落寞,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别瞎指挥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年轻人思维跳脱,何必强加干涉。”

    棺华池略显好笑,这个说自己没用的老人,一日间带着自己行了几十万里的路。

    “所以微雨不说,我大概也能明白,我们老了,传承班的建立势在必行,那些老伙计一个个都亲自出动,兴奋的不行。”

    想起当时传承班拟出来时,府内的老人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待到了封府的日子,老兄弟们奔向天南地北,甚至连个招呼都不打。

    “就像是以前一样,到处去捡弟子是吧?”

    棺华池嘲讽道,以前的武宗是个什么鸟样子他怎么会不知道,连个山头都没有,守着一座不知道是谁的破烂宅子。

    甘平无奈,说道:“微雨要背景干净的孩子,说这样的孩子以后也没什么去处,大概会留在武府。”

    “那不然呢?你怎么不想想你那些留在武府的老兄弟,他们哪一个是有背景的?几个人拉一块都凑不出一个家庭。”

    棺华池说的极不客气,甘平却无处反驳,只好说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应该顺道去看看朝露的,她每年都会在那道裂缝徘徊,试图将你找出来。”

    提到这么个姑娘,棺华池便显得有些生气,说道:“看她作甚,愿意找就让她去找,这世上哪天不死人?谁像她一样,几年了还跟丢了玩具的小孩子一样,干嘛老是去那一个地方?”

    早些年,洛微雨并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府政接任者,因为年纪小,太小了。

    洛微雨接任府政的时候才不过二十岁。

    原本他是想让祝朝露去接任的,因为这姑娘是正儿八经的武宗弟子,是甘平亲自带回来的。

    她心里有武宗最理想的样子,与现在的天下武府大相庭径,天下武府成立的时候她最是开心,说池竹完成了她的梦想,做出了真正的天下传武。

    可池竹与她商议接任府政的时候,她却又退缩了,死活都不愿意。

    这才无奈硬着头皮选定了洛微雨这个小丫头,正好在当时所有人也都认可这个跟在池竹后面努力的女娃娃。

    否则他死后后继无人,那才闹了笑话。

    甘平不吱声了,年轻人之间的事他很自觉,从不去掺和。

    “传承班预计整多少个人?”

    棺华池问道,这是他比较关心的事情。

    之前甘平只与他说了让老先生的弟子做文师,其他的并没有透露。

    “暂定四十人,顺利的话,由朝露担任武师,老先生的弟子担任文师。”

    棺华池皱眉,怎么这么多?

    寻常宗门的亲传也不过才一二十人而已。

    “有多少人出去寻找适龄孩童?”

    棺华池又问道。

    “二十多人。”

    甘平说完,紧接着说道:“武宗的老兄弟都出去,临行前微雨交代势必宁缺毋滥。”

    棺华池点点头,说道:“这是个漫长的计划,但愿你们还能多撑一些时日。”

    “放心吧,三五十年不成问题。”

    甘平笑道,有他点头,看来这件事做的没错。

    “去青松观吧,我觉得上贤学宫还是让微雨去一趟比较好。”

    棺华池皱着眉,青松观现在估摸着也打不开,可他总是要看一眼的,哪怕一眼都好。

    “你的事,要不要和微雨透个底?”

    甘平犹豫着,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

    “谁也不许说,你要记得,池竹已经死了,就让他死的干净点。”

    棺华池眼中带着警告,狠狠盯着甘平。

    “可……”

    甘平还想说什么,却被棺华池抬手打断:“不要再说了,我可不想再走在路上被人掳走,这种事一次就够了。”

    甘平闷闷点头,一路朝着青松观而行。

    青松观在帝城,却不在十六条街之内,远远矗立在一座山头上,四周是生长茂盛的松木。

    棺华池从竹篓中跃下,轻轻踏上台阶,行至门前,他够不到门环,只好抬手拍了拍漆黑的大门。

    没有动静。

    又抬手拍了拍,还是没动静。

    棺华池失望后退,无神地看着漆黑的大门,有些褪色的檐角跃入眼中,仿佛将他勾入这座道观建立之时的回忆中。

    这座道观建造之初,他嘴上说不来,最后还是偷摸跑来,与师姐一砖一瓦垒起来,还有地上的砖,都是他二人铺的。

    青松观的大殿内供奉着一座塑像,正是他那已经羽化飞升的师尊,流渊。

    只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他的塑像。

    他每年都会来此,与师姐小聚、过节。

    后来,觉得相聚时间太短,让天下武府每年七至八月份放两个月长假,美其名曰武府弟子不可只习武而不知武,让他们趁着放假期间游历切磋。

    观内长着那颗果树,外界大名鼎鼎的一夜闻道果。

    还有一个小池,小池内畅游着几条鲤鱼,还是带花纹的。

    青松观的牌匾是他亲手写的,亲手雕刻,后由师姐镀金。

    还有大门左右的对联:

    灵武众妙点本我,

    正法仁德化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