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夏第一剑 » 第十二章 九狱烛龙

第十二章 九狱烛龙

    夜色沉沉。

    下街。

    二楼檐下挑着两盏红灯笼,微风吹过,灯笼微微摇晃。

    宋青衣一袭红色衣裙,站在窗口位置,灯笼散发的红光照在她脸上,摇曳不定,忽明忽暗。

    她拿着黄铜烟斗,轻轻的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气缕缕飘散。

    夜风轻抚,衣裙翩跹,她无言望着眼前被两栋木楼遮掩住,只留下窄窄一线缝隙的夜空。

    鲜艳的红裙,明艳的唇色,本应炽热,但不知为何,站在夜风中的她,却给人一种难言的破碎和孤独感。

    楼下响起轻轻的脚步声,顺着二楼楼梯走了上来。

    声音响起的刹那,宋青衣眉峰一挑,身上那种破碎感顿时消散一空,又恢复了往常那股凌厉劲头。

    一名面色蜡黄,头发花白的中年人也在此刻显出身影。

    他一身布衣,满面风霜,微微有点驼背,整个人却透出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势。

    看到凭窗而立的宋青衣,他恭敬抱拳一礼,说:“宋大人。”

    “回来了。”

    宋青衣转过身,对他点点头,说:“坐吧。”

    两人在一张淡黄色的木桌旁坐下。

    “事情怎么样了?”宋青衣提起茶壶,问道。

    陈行甲连忙伸出双手端起茶杯,等茶水注满后,将双手放在大腿上,努力挺直有点驼背的身躯,说:

    “我先回了一趟山里,祖师上次出手后,重伤未愈,至今仍没有出关。

    我又找诸位长老说明来意,倒是有人暗中找我表达了支持,可绝大多数……”

    他摇了摇头。

    宋青衣皱眉道:“那些老东西本就靠不住,找他们有什么用,他们要是有胆子的话,师兄又怎么会……”

    她话没有说下去。

    陈行甲轻叹一声,说:“我也知道长老们恐怕不会答应,只是能试一试,还是要试一试的。

    要是能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做起事情来能轻松很多。”

    见宋青衣没有回应,陈行甲继续说:“从山里出来后,我先去了龙庭,然后又去了各个州城,拜访了各大家主。”

    宋青衣问:“怎么样?”

    “他们热情接待了我,并嘱咐我向您问好,但是没有一个人表明立场。”陈行甲说。

    “那些家伙,当年要不是师兄,要不是祖师,能有他们现在平静的日子么,早被人一锅端了。”

    宋青衣眼含怒气,冷笑道:

    “他们当狗当久了,慢慢也就当习惯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当狗。哪怕没有一个人支持,我们该做的事情也一定要做。”

    陈行甲面色一肃,郑重道:“吴大人对我恩重如山,宋大人您要做什么,只管吩咐我就行了。”

    宋青衣微微点头,沉默了一下,说:

    “那些老家伙靠不住,我们就从从新人入手,这也是我们本来的打算,以新人养势,只要能打开局面,自然有人慢慢加入进来。”

    陈行甲看了眼宋青衣脸色,说:“大人所言甚是,那些家伙胆小归胆小,但要说他们心里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

    这世界上也没有人心甘情愿当狗,只是当年在天倾之战中他们被打怕了,不看到明确的希望,想要让他们站出来,是很难的。

    等我们打开了一些局面,肯定会有人愿意站出来支持我们。

    我这次拜访了那么多人,我看的出来,不少人都对吴大人满心崇敬,也念着往日情分,只是现在他们不敢再冒险了。”

    宋青衣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说:

    “想一直躲着,根本不是办法,大势滔滔,躲一时躲不了一世。

    两年前,天地灵潮逐渐复苏,以后有古修资质的新人会越来越多,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陈行甲点了点头。

    “府城那三家怎么说?”宋青衣又问。

    “府城三家是大人您的嫡系,他们自然愿意为了您赴汤蹈火。”

    陈行甲说:“我见了三位家主后,他们都表示愿意听从您的吩咐,他们让我请示一下您,想让小辈们过来跟着大人您学点东西。”

    陈行甲着重强调道:“来的都是刚刚突破为武师的小辈。”

    宋青衣脸上第一次露出些许笑意,说:

    “学东西?来的还都是刚突破为武师的小辈?这建议应该是老赵提的吧。

    他当初可差一点就成了师兄的弟子,这么多年了,还是对师兄的九狱烛龙功念念不忘啊。”

    陈行甲笑道:“九狱烛龙功,乃是能开三百六十窍的无上功法,谁能不眼馋呢。

    只是他们族中的那些小辈,我瞧了一眼,有一个倒是资质不错,但还没有学习九狱烛龙功的资格。”

    “你觉得没资格,老赵自然也知道。”

    宋青衣说:“他这次派人过来,估计是想探探我的态度,看我有没有传功的意愿。”

    陈行甲问道:“那要让他们过来么?”

    “让过来吧。”

    宋青衣说:“我早想给师兄找一个传人,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罢了。

    要是能碰到有能耐的小辈,教给他又何妨?功法本就是给人学的,难道要一直留着吃灰。”

    陈行甲道:“好,那我一会儿就通知他们可以让家里小辈过来了。”

    “既然咱们都准备培养新人了,你也出点力,这次那些小辈过来,你教教他们基础的身法和剑法。”

    宋青衣说:“你的基础身法和剑法都是师兄教的,乃是天下根基最稳固的武学。

    修行之下,以后‘入势’要更容易一些,能为小辈们省却不少功夫。”

    陈行甲点点头,笑道:“老赵早就盯上我了,在府城时没少烦我,他们也知道想学到九狱烛龙功不现实,这次恐怕就是奔着我那两门武学来的。”

    宋青衣也是笑了笑。

    “对了,大人,您隐居此地多年,摘星塔说的契机,您察觉到了么?”陈行甲忽然问道。

    “当年师兄失败后,我去塔里问策,塔里的人说,命运就像是水里的游鱼,夜空中的飞鸟。

    那鱼究竟游到哪里,鸟究竟飞到何处,只能通过天时地理、阴阳轮转来窥得一线轨迹。

    摘星塔说能窥探天机,但只是个模糊的结果罢了,当年我听从那位先生的指引,来到此地。

    这些年我并没有实在的收获,但说不定已经有我没察觉的事情发生了,谁又能说的清呢。”

    宋青衣想了想,若有所思道:

    “当年那位先生的批语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如今天地灵潮渐起,我们顺应着培养新人,或许这就是风起青萍的含义,或许这就是那个契机吧。”

    陈行甲郑重点头。

    两人不再说话,陈行甲喝完一杯茶,告退离去。

    宋青衣独自一人站到窗前,神色露出些许疲倦。

    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雨。

    风片雨丝落在她肩上,像是一朵被淋湿的火红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