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糊清灭洋1880 » 第21章 两栖登陆 中

第21章 两栖登陆 中

    夜晚十一点。

    四艘商船逼近了马普托港口。这四艘商船,除了旗舰黄鹄号,还有甜草号以及两艘缴获荷兰人的三百吨木壳铁骨蒸汽船,船员乃是商社下属。

    昏暗的夜色中,马普托港口的炮台几乎看不清,隐隐约约只能看到起伏的海岸线。夜色让红旗军的行动缓慢,却也很好的保护了红旗军的四艘船不被炮台守军发现。

    在不很平静的海面上,三艘运兵船折腾一个多小时放下了全部十六艘救生艇,战士们划动小艇,在颠簸的海浪中,悄悄的滑向马普托港!

    马普托港的形状,非常像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大拇指尖和食指尖之间的缝隙乃是入港的水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马普托这个天然良港!

    要想占领马普托港,要点就在这两根“手指”上,每根手指上都有两座强大的炮台,四座炮台上部署有七寸岸炮,九寸岸炮合计八门。

    如果不能拿下这些炮台,红旗军休想登陆!一切休提。

    战前,侦查连摸炮台的演习十次都不不止,但实战中,意外因素太多了,因此,李林杨和参谋长陈更锡侦查连长阎光明都无比紧张。李林杨是在旗舰上等待,而陈更锡和阎光明则是在救生艇上紧张无比。

    作为红旗军四大“牲口”之一,也是红旗军步兵第四连的连长,陈更锡的军事技能毫无疑问的是非常过硬的。和其他几个“牲口”一样,同样的拥有上中学读军校的资格,当然,同样的对读书毫无兴趣,却对战术有着无比爱好!乃是红旗军中著名的好战分子。本来此战他是副手,但本来是指挥官的吴天行上吐下泻,这家伙得了“便宜”得以打头阵。

    此战,战前侦查,作战计划,以及演习其实都是他一手操办。现在,数百的部队,生死,某种意义上掌握在陈更锡手中。

    偷袭炮台如果失败,留给红旗军的只有一条路,逃!

    因此上,刚刚二十三岁的陈更锡压力山大!

    在海浪声中,十六艘救生艇兵分两路,但速度不一!第一阶段的计划,已经出现了误差!

    侦查连长闫光明带领六十多名战士,并非全是侦察兵,还有两组的炮兵弟兄,他们的目标乃是从南北走向的“手指”(天然防波堤)。而陈更锡带领六十多名战士从东西走向的“手指”靠岸。

    红旗军兵力本就不多,从亚洲越洋而来的只有两百多人,加上刚刚从班达共和王国调来的王室卫队连,连长丁赫尔(骑兵),总兵力只有四百不到。而且,黄鹄号上的武器虽然还是很可怜,但是这次好歹装备了十门从荷印军那里缴获的前装铜炮,以及几门机关炮,这些大炮要占用至少八十名弟兄。故此,真正的作战部队只有三百多人。当然,如果出现某种情况,甜草号等三艘运兵船上的商社水手合计一百多人,也是人人有枪,可以参战的。

    总之,兵力本就不多,运输能力限制,第一批投放兵力只有一百多人,而且还被迫兵分两路。这一点对红旗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侦查连长阎光明一队人马,如果能占领南北走向的防波堤两座炮台,就可以封堵海港。基本可以保证此战红旗军若不胜利也可撤离。简单的来说是保证不败。

    而陈更锡一队人马,占领东西走向的防波堤炮台,才能保证此战的胜利!

    一队是为了求胜,一队乃是为了不败,但两项任务没有主次之分!

    阎光明一队顺着洋流,很是迅速的就靠上了海滩。但是,计划与现实之间,差了好几百米,印度洋的洋流实在是太快了!水手们努力多次,总算把锚钩扔到了沙滩上。救生艇吱吱呀呀,靠上了海滩。

    连长阎光明仅仅参加过第二次先安战斗,作战经验并不算丰富,而且他在主力部队中其实只是排长,这次远征才临时提升为连长。初担大任,不免紧张,他心脏不争气的跳动,生怕被岸上的葡军发现。救生艇刚刚靠岸,阎光明立刻跳到了海水中,迅速登陆。几名战士迅速的取下特制的梯子,猴子一般的爬上了海堤!

    夜色太暗,阎光明一共八艘登陆艇,登陆之时,身边却只有两艘,合计十八名战士。爬上海堤之后,阎光明才发现,他这十几个人身处比南边炮台还靠南两三百米。登陆点偏了足足一里多!

    留下两个战士集结其他人,阎光明带队悄悄向北。

    这家伙是个胆大的,但再胆大,仅仅十几米外就是葡军南炮台。而且,他的目标还不是南炮台,而是数百米之外的北炮台!因为,北炮台更加要害!前进的道路事实上是在南炮台守军的枪口之下!

    因此上,前进中,真真的心惊担颤!

    要知道,葡军两座炮台,合计四门大炮。操作七寸、九寸口径的岸炮,并不容易。一门炮没有十几个人,根本玩不转!因此,一座炮台差不多就有三十多人,两座就是六十名葡军士兵。

    作为进攻方,阎光明总计只有六十人,而且由于洋流,还没办法按照计划分配兵力,兵力绝对的不占优势!

    阎光明的行动还算顺利,行动没有被葡军发现,十几分钟之后,梯子就搭到了北炮台上。

    葡军炮台结构有些讲究,炮台下方背对港口一侧有类似窑洞的屯兵窟,围着屯兵窟的乃是一圈营房围墙。只要爬上炮台,其实就相当于打入了炮台内部。

    阎光明率先向上爬,海风呼啸,掩盖了攀爬的声音。三下两下,阎光明就已经登上了炮台一层。正当他打算爬上炮台二层,远处已经响起了枪声!

    陈更锡那边已经交火!

    阎光明无从判断陈更锡的情况,带着弟兄沿着台阶爬上炮台二层!

    在他尚未看清,一个熊一般的身影就朝他扑了过来。

    抬手,开枪!

    M1911手枪巨大的威力一枪就干掉了葡军哨兵。海安营那里的军工厂,刚刚投产没多长时间,手枪这种武器也并非重点,一个车间一个月也就几把的产量,目前也只有远征的几个连排级军官装备。

    “炮兵守住炮台,火力压制。其他的跟我下去!”

    就在此时,南边的炮台也已经响起了枪声!

    阎光明心急如焚,却只能先控制北炮台葡军!

    三五秒钟,阎光明就已经又回到了一层炮台。下面营房中,葡军已经乱哄哄的冲出了营房,不仅衣衫不整,大多数更是赤手空拳。

    阎光明吼叫一声:“手榴弹!”

    几名战士毫不迟疑的就抽出手榴弹,四处乱扔。营房区不大,仅仅几十米方圆。侦察兵又是居高临下,手榴弹完全能够覆盖整个营地。

    一轮手榴弹扔完,爆炸一连串的响起。葡军妈呀一声,全都缩回营房!

    从枪声响起的一霎,李林杨的脑子就开始急速运转。两栖登陆战,比偷袭炮台失败更危险的乃是战斗成胶着状态。虽然没有通讯,但枪口闪光,手榴弹爆炸的闪光在持续,足以说明有打成胶着战的趋势。

    解决办法,唯一的就只能是增兵!但等救生艇回来,需要半个小时,绝对的不赶趟了!

    “命令,运输船,全部冲东西滩!”

    信号兵立刻打出灯光信号,三艘商船立即调整航向,冲向东西走向的防波堤。增援陈更锡!

    如果按照此前的作战计划,第一步的行动是否成功是很评价的。因此,如果要确保大军安全,其实是应当继续等待的。

    而且,军情不明,李林杨根本不知道陈更锡这边,阎光明那边的情况,派出三艘商船冲滩,不仅仅是冒险了,简直就是孤注一掷!

    要知道,冲滩,意味着三艘商船的报废!红旗军此战若是不胜,连撤离都不可能了!

    更何况,战况不清,李林杨甚至无法判断到底是阎光明更需要支援还是陈更锡更需要支援。但,他不用根据战况判断,而是以目标判断:他要胜利!

    支援阎光明,固然可以保证后路安全,不至于全军覆没。但很大可能打成消耗战,没有胜利!

    支援陈更锡,乃是获胜唯一的办法!

    三艘商船,搭载了丁赫尔的王室卫队连,也就是骑兵一百多人!把珍贵的骑兵种子当做步兵使,也是红旗军当下兵力不足的窘况下唯一的办法。毕竟万里海途投放兵力的代价实在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