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宋末不偏安 » 第六十七章 不辱使命

第六十七章 不辱使命

    大理寺从没这么热闹过,御史台在这里审案,枢密院也在这里审案。

    左边狱房是蹇序辰、时彦等之前出使辽国的正副使臣,由安淳录问口供,左肤与周鼎在一边旁听并监督其行为符合制度。

    右边狱房则是赵挺之、郭知章的使团们,由曾布的副手林希进行询问,主要是了解他们出使辽国的没一个细节。

    赵挺之有点懵,本以为到家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到大理寺坐牢来了。

    不过看牢房内都是使辽之人,赵挺之大概也明白了些什么,还没等他细想,盘问到他了。

    “赵给事,你们出使的所有环节都是符合使辽礼制的吗?”

    “这个自然,一切都按照之前的使辽成例走的。”

    “之前的成例?那你们也拜受香酒,客账设宴,加受钱粮马匹绢物了?”

    “啊?我等绝没有做此等事,之前说的成例是澶渊之盟之后的使辽旧例。”

    “既如此,辽人那边没有强迫你们有违成例吗?”

    “有啊,可我们身为使臣,出外就是代表大宋的脸面,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大宋的国体与尊严,自是不能随意做低姿态,让人小瞧大宋。”

    赵挺之倒没什么好隐瞒的,把使辽的大致经过又和林希都讲了一遍。

    林希倒也不惊讶赵挺之为何没和之前的使臣一样表现,而是选择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尊严,因为之前已经有使团中人复述过差不多的。

    而林希观察了一遍使臣所有人的口供,并未发现有何不对之处,更未发现犯有之前使团的错误,而且从汇总的这些人描述来看,非但无罪,还有大功。

    另一旁自时彦到范镗、蹇序辰乃至第一个事发的王诏,听完后则是羞愧难当,更有甚者如时彦直接掩面而泣。

    想他时彦饱读诗书,身为科举状元,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还给后续使辽之人开了个不好的头,到如今身败名裂也是罪有应得。

    问完口供,林希快马赶到枢密院和曾布一说,然后曾布让林希把人从大理寺带到皇城外,就紧急去往大内求见赵煦。

    赵煦刚从圣端宫那里接受朱太妃训诫回来,自然心情不是很好,见到曾布,以为又是来打小报告,心情就更差了。

    “陛下,经枢密院查,郭赵二人的使团并未出现有辱国体之事。”

    “此言当真?辽人没有用旧例诓他们?”

    “应该属实,辽人也确有用旧例企图说服郭赵等人,可赵挺之以两国外交理应平等对待斥之辽人,拒不妥协,才得以逼使辽人恢复之前久以沦陷的礼节。”

    “好好好!这才是我大宋的使臣风范,郭赵二人现在何处?朕要好好赏赐一番。”

    “回陛下,臣已经让郭赵二人在皇宫外候着了。”

    赵煦使了个眼色,内侍赶快出宫带郭知章与赵挺之来见赵煦。

    “朕果然没看错郭卿与赵卿,没有坠我大宋威名。”

    赵挺之大义凛然的拒绝了,“此臣分内之事,不敢求赏,不过是不辱使命罢了。”

    这说的赵煦更是心花怒放,心情瞬间就美起来了。

    “郭卿,朕听说你还是郭令公(郭子仪)的十一世孙?”

    郭知章很懵,这是有意让自己打仗?大可不必!

    “额,先祖确实是郭令公,不过臣有愧先祖威名,于兵法军事毫无建树。”

    “这样啊。”

    老实说,赵煦有点失望,他算是北宋皇帝中最热衷于开疆拓土的了。

    赵煦亲政以来,特别是元符这两年,对西夏战争屡屡获胜,甚少败绩,更让其雄心勃勃,立志成为大宋中兴之主。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他也确实有机会做到。

    先是将西夏痛扁,整个西夏的军心都被打没了,然后是揍吐蕃,拿了湟水流域,攻占邈川、宗哥等城,打通了西域走廊。

    但命运往往喜欢开玩笑,就在西夏于年底请降后不久,赵煦就挂了,然后大宋就向着深渊不断滑落,直至覆灭。

    言归正传,赵煦这么急需懂兵的文人,全因为他接下来有两三个开边方向,一个是吐蕃,一个是西南蛮族,西夏这边似情况还可能继续进行蚕食。

    赵煦虽然可惜,但还是勉励了一番二人,才让他们与曾布一起告退。

    出宫的路上,曾布一直在和赵挺之闲聊,特别是提及了赵明诚最近干的一些事,怎么怎么引起朝堂争论,噼里啪啦添油加醋说了一堆。

    赵挺之越听眉头皱的越深,这让一旁观察的曾布非常满意,又夸奖了一番赵挺之二人的使辽表现,就在皇宫外分道扬镳各自回家了。

    “挺之,多亏你当初争了,不然这一路回来,我们可能也和时彦他们下场一样,又要外放为官了。”

    “哪里,异国他乡,走错一步都可能铸成大错,这一路上全赖大家互相扶持,才能顺利得返大宋。”

    哈哈,说着二人又相视一笑,约过几日后一起去喝茶,方才分开。

    赵挺之早就归心似箭了,自己在家里被带走,府上指不定哭成啥样,还有那个突然转了性的逆子,也欠收拾。

    回到家的赵挺之正好一头撞上赵明诚,后者全副武装,正准备再闯端王府,去打探消息。

    “爹,您没事啊?”

    赵明诚陪着小心,从原身的记忆里,他很明确的知道他爹的脾气并不好,对待几个儿子都很严厉,特别是自己,从小就不得爹的喜爱,就更是经常被批评教育。

    本来就心急如焚,结果还来上这么一句,赵挺之怎么能不吹胡子瞪眼。“逆子,这么想你爹有事啊?你娘和两位兄长呢?”

    见父亲面色不善,长久以来的经验教训告诉他,此时应该果然转移仇恨目标,不然一会铁定被训斥的体无完肤。

    “娘一直在后院抹眼泪,两位兄长在爹你走后没两天,就出外游学去了,估计没三五个月回不来。”

    “你们三个兔崽子,就没一个省心的,还游学,等他们两回来我再慢慢收拾他们!”

    赵挺之是无奈了,自己三个儿子没一个像自己性子的,全是爱玩。做事又莽撞的类型。

    进到后院,原本哭的稀里哗啦的众女眷都呆呆的看着赵挺之,然后激动的围上前来,四下打量其有没有受伤。

    赵母更是不顾儿女们都在,一头扎到赵挺之怀里,倒是让赵挺之颇为尴尬,老脸涨的通红,却不好推开爱妻。

    赵父见大家伙还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全没半点眼力劲,只得自己亲自出马,挥手示意加眼神警告,才把一众看客依依不舍的都赶出了房间。

    赵明诚见赵父平安归来,自是不再担心,继续回自己房间磨墨练画。

    ps:哲宗主政期间,北宋版图一直是动态扩张,看着还是一样大,其实多了不少地方。章惇等人在哲宗的授意下开拓西南,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广西西部被纳入宋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