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长生从穿越佛门开始 » 第二章 问心关

第二章 问心关

    接王寺的外门弟子,多以“慧、妙、真、恒”四字为法号首字。

    慧元个子较矮皮肤糙黑,脸庞瘦削,一双眼眸狭长;真刚则身形高壮,粗浓眉国字脸。

    三人同年入寺。

    真刚天赋中上,已经到了八品根骨境,很有希望在三月后通过大比进入内门。慧元和恒心一样,资质平平,还卡在九品迟迟不能寸进。

    真刚为人爽直,恒心同他的关系很好。慧元则沉默寡言,却也从不和人起冲突。

    “恒心,你怎么起来了?你摔下山崖受了重伤,我们还以为你要挺不住了呢?”真刚箭步上前,扶住恒心问道。

    恒心略有些吃力地站起身来,发现自己身上原本足以致命的伤势,此时却仿佛愈合了不少。

    他当即挤出一个略显勉强的笑容:“没事儿,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那就好,佛祖庇佑。不过你胆子也真是大,一个人就敢去雾隐山脉采药,不要命了?若不是药王殿的药僧恰好路过那里,你就算没摔死,只怕也早就喂了野兽。”

    真刚摇了摇头,而后又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担心三月后的大比。这样吧,待会儿,我把这月的山参分你一半,助你早日养好身体。不过,五天后的佛镜问心关,可就得靠你自己了。”

    接王寺的药王殿,每月都会给外门弟子每人发一株山参,让他们在习武疲倦后能以山参温养身体。

    至于真刚所说的佛镜问心,则是寺中测试弟子佛法悟性的一个考验。

    佛门修行,佛法乃是根基,根基不牢,即便能进入八品根骨境,之后也无法参禅入定更进一步。

    过了问心关的外门弟子,才有进入内门的资格,寺中对他们会重视不少,不仅每月下发的山参由一株增加为五株,还会传授更加高深的罗汉拳。

    如恒心慧元这种未过问心关的,练的都是最粗浅的十步长拳,很难将根骨打熬至大成。

    所以,问心关是晋升八品、通过大比成为内门弟子前的一大考验。

    这一关说难不难,可说容易也不容易。

    如真刚,在入寺第一年就过了问心关。可也有如恒心慧元,三年将满还不得其门而入的。

    恒心一听真刚居然要将山参分自己一半,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意。

    虽说真刚每月分到的山参有五铢,但毕竟也还是外门弟子,资源有限,能如此相助实在是够义气。

    他也没有拒绝,只是点了点头道:“谢了!等我过了问心关后再还你。”

    真刚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慧元则低着脑袋不知在想些什么。

    “恒心,那你好好休息,我和真刚去洒扫殿宇了。哎,我反正是不可能入内门了,再过三月就下山自谋生路去。”过了一会儿,慧元才抬起头说道。

    外门弟子每日都必须从事挑水、做饭、洒扫、上香等劳动,戒律院会有专门的僧人进行监督考核,极为严格。

    而内门弟子则能专心修行,没有这些琐事缠身。因此往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恒心仰面笑道:“嗯,你们去吧,别说丧气话。”

    慧元和真刚都是一愣,觉得面前的恒心,似乎隐隐和往日有所不同,眉宇之间竟有种难言的神采飞扬。

    不过他们也并未多想,叮嘱恒心好生修养后便出了僧房。

    恒心并未休息,而是细细回想起前两年参加佛镜问心时的情形。

    所谓佛镜,就是一件佛门法器,不过这件法器并无杀伐之威,而是制造一种佛光幻境。

    只有对佛法领悟精深,才能保持意志清明,不被幻象所惑,才算过关。

    “这小幡目前还不知有什么用,眼下还是先好生准备,过了问心关再说。这关不过,三月之后就只能下山了,离开了接王寺,再想踏入修行路,只怕希望就渺茫了。”恒心心中思量道。

    一念及此,他便取出一本《心经》,凝神诵读起来:“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五日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清早,山上大雄宝殿中便传来清越悠扬的钟鸣。

    恒心推开房门,他从众外门弟子居住的云集院出发,依次穿过许愿池、钟楼、鼓楼、韦陀殿、罗汉堂,沿着山道向山顶的大雄宝殿行去。

    此时正是三月,接王寺所在的雾隐山主峰上,桃花灼灼,鸟鸣啁啾,花香混在春风中飘散远去,令人沉醉。

    不一会儿,恒心就到了大雄宝殿前。

    即便已经多次见过,可恒心依然为这大殿的宏伟而惊叹。

    五人来高的石基,回廊前四十八根粗大的朱红色木柱,高高翘起的单檐庑殿顶,都尽显恢弘,仿佛神话中巨人天神的居所。

    大殿门前,早就挤满了前来测试的沙弥,熙熙攘攘的人群分为九列,一直排到了殿前的大坪上。

    恒心望着眼前乌压压的人群,在心中叹道:“这才是芸芸众生啊。看来无论在哪个世界,绝大多数都还是普通人,想要超凡在上何其之难!”

    恒心入寺时间较长,是最先测试的一批。

    他越过队伍,稳步登上九十九级石阶,来到大殿门口。

    他往里望去,只见千步见方的大殿中心,供着一尊九丈余高的佛陀金身。金身脚踩莲台,莲台下摆满了香烛;上方则是圆形穹窿状天花藻井,藻井共五层,均雕刻有深青色云纹,每层又雕着数目不一的赤金色佛殿佛塔等,华美至极。

    不多时,人群纷纷退开,一个身穿月白色僧衣的年轻僧人走了进来。

    此人面容如玉,丰神俊逸,身形修长如鹤立,举止之间自有一股出尘气质。

    待他走进大殿后,门口处的沙弥们才抬起头,以一种敬畏艳羡的语气道:“这次的问心关,竟然是悟明师兄主持。师兄三年前晋升为真传后,就一直闭关,极少露面了。”

    “是啊,看来寺中长老对问心关极为重视。”

    “那是自然,过了问心关,就代表有佛门慧根,算是准内门弟子。”

    ......

    真传弟子比内门弟子更高一等,乃是接王寺弟子中真正的顶尖高手,地位尊崇。

    接王寺外门弟子两万余,内门弟子一千二三,而真传只有三十五位。

    门内外众沙弥声音鼎沸,议论纷纷。

    这些人中,有的是首次参加佛镜问心,有的则如恒心一般,已经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他们大都面色忐忑,神情凝重。

    悟明来到大殿中心,双手合十,道:“我奉诸长老命,主持此次问心,佛镜问心切忌打扰,测试期间务须肃静,不得喧哗!噤声!”

    他声音明明极轻,却如同天音般响在每个沙弥的耳畔。

    恒心心中一震,发现自己此时居然完全无法发声了!上万沙弥也同样瞬间寂静,宝殿内外,针落可闻!

    闭口禅!七品禅定境界的法术之一。

    与之并列的,还有禁足禅,闭目禅,定身禅!法术施展之下,便能封印住人的某一感官,甚至可画地为牢、定住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