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道本无为 » 第11章 雁荡山下品至鲜

第11章 雁荡山下品至鲜

    得月楼。

    这是陈墨和老人这些日子在素锦城的下榻之处,下山到了满是烟火气息的俗世凡尘,逐渐对金钱有了概念,陈墨才终于知道,爷爷虽然成天说着“半生修身养性,一朝开悟随心”、“钱财身外物,金银堕人心”之类冠冕堂皇的话,但到了真的要用钱的时候,爷爷从来都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

    这得月楼也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古香古色的楼阁,巧妙的建筑结构,没有一丝一毫的金属,纯粹的木材搭建而成,却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雨飘摇。大门两边,篆刻着古朴的楹联:“回首莫问来时路,信步重登得月楼”。

    “你要去采金衣枫斗?”老人听陈墨说了一下今天的经历,饶有兴致地问道。

    “嗯,吴过人不错,我能看到人心,他的气很正,能帮的话是想帮帮他的。”

    “答应给你什么好处了?”

    “……”

    “说吧,分我一半,关于金衣枫斗还有你不了解的地方,你要是就这么去了,不见得帮得上忙。”

    “五十万精金币……但是还没给我,他身上没有,事成之后再说。”

    “还有呢?”

    “没有了……吧……”看着爷爷的眼神,陈墨有些心虚,叹了口气,只好老实交代:“他还送了我一个酒葫芦……”说着从腰间摘下一只小巧的青玉色葫芦。老人接过看了一眼,“材质倒是不错,北冥天山寒水玉,融了空明晶、空青母石……你说他姓吴?”

    “是,好像还是白云城的一个著名的的炼器家族……”

    “白云城?也许是分支吧……”老人喃喃道。

    “爷爷…您说什么?”

    “没什么,可能跟一个老朋友有些关系。嗯,这东西算是个不错的法器,应该是你这位小朋友的爷爷辈锻造的。知道怎么用吗?”

    “知道!已经滴血炼化了。爷爷,吴过说这葫芦加了禁制手段,无法强行易主,否则它将自行损毁……”

    老人嗤笑一声,在葫芦底部轻轻一拍,陈墨一怔,自己与葫芦的联系此刻已经断开了!只听老人笑道:“就这?这等小把戏,真正遇到修为高深之人,不值一提。”

    “可是,这种层次的高人前辈,也不会这么不要脸,对我这个小葫芦下手了吧……”

    “……小混蛋,下山之后,真本事没长多少,这话多的毛病却是越来越严重了啊……你觉得,我还能贪了你这破葫芦?”

    “您自己说要分一半好处的……”

    “那是让你别太贪财,我帮你保管着罢了。”

    陈墨也不说话,就这么睁大无辜的眼睛,看着老人

    “咳咳……说正经的,你可知道这葫芦有些什么作用?”

    “吴过说了,这葫芦乃芥子纳须弥之物,用以储物。”

    “仅此而已?”

    “嗯?”

    “储物所用方寸之物,种类之多,不知凡几。但这葫芦却不是一般储物法器可比的。普通的空间法器,方圆不过数丈,只能放置一些金银、丹药、功法书籍等随身常用之物,而你这葫芦拥有的空间足足百丈方圆,这是第一点。

    第二,由于主材用了产自北冥洲极寒之地天山脚下的寒水玉……嘿,这点倒像是为你量身打造……葫芦内的环境如同冰鉴之中,能极大程度地让食物保持鲜美。

    第三,空青石你知道,和你从前炼制小续命丹加入的青神羽是一类矿石,其中蕴藏着浓郁的生机,不论是炼药或炼器,都可加以利用。而空青母石,是孕育出空青石、青神羽这一类矿石的存在,层次更高,其效果可想而知。”

    “莫非能纳入活物?”

    老人微笑颔首:“不错!寻常的空间储物法器,是无法收容活物的,但这只葫芦……总之,本身就不是凡物,加上空青母石的浓郁生机,存放活物不成问题。”

    “太好了!那就可以去把我的小药园移栽过来了!”陈墨高兴得蹦了起来,这个小药园可是他在天虞山上多年时间一株一株地采回来的。当初下山之时,陈墨就希望爷爷能把整个药园带走的,他知道爷爷神通广大,一定有办法。但老头子肯定是看不上这些草药,嫌麻烦,后来还送出去一半的收成,陈墨其实心疼了好几天。陈墨想得没错,老人心里确实嫌弃,就这些档次的草药,实在是不值得特地带着。

    老人摇头道:“你想得太美了,短时间内虽然无碍,芥子须弥之物,内部自成空间,却与真正的世界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完善的法则,活物是无法在其中长久生长的,你若移植进去,最多一年半载,就都枯萎了。”

    陈墨兴奋的神情瞬间萎靡……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此葫芦可以蕴养兵器,你现在还没有专属兵器,以后你若拥有了自己的佩剑,可置于葫中不断蕴养,既可以修复寻常损耗,还能养兵神,长此以往,甚至…有助于诞生器灵。当然,这个难度很大,毕竟器灵的产生不仅对兵器本身品质有着极高要求,天时地利等外在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

    “原来这个葫芦这么厉害啊?难怪有些高人随手就要抹除别人的炼化印记!”

    “臭小子,你真以为我稀罕你这区区侯级法器葫芦?之所以抹除你的精血印记,是因为你可以有更好的炼化方式。”

    “嗯?”

    “你现在这种炼化方式,简单地说,只是拥有使用权,若是用元神烙印,则可彻底掌控。”

    陈墨眼眸放光,略带疑惑问道:“敢问高人爷爷,这二者有何区别?”

    “如你方才所说,滴血炼化后的宝物,若是被人夺去,或自毁,或是被高人强行抹除印记,据为己有。你的炼化,本质上相当于只获得了使用的资格,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控。

    若是以元神刻下烙印并将其炼化,那它就彻底为你所掌控,或者说与你的元神有了结缔。元神是人体最玄妙的东西,无比复杂,也许是一个更高的维度……涉及到元神的事情,你现在还很难理解,但你这小怪胎不仅天生元神凝聚,还出奇地强大,形成了灵体雏形,倒是可以用元神炼化了。

    以元神炼化的宝物,你不仅能在一定距离内感知到它的位置,在感知范围内,还能一念收回,这又涉及到了空间的奥秘。

    当然,这种炼化方式对元神的要求极高,对元神力量要有精细入微的感知与操控,寻常人即使形成了元神灵体,都未必能做到。所以你们这些小娃娃,基本是无法以神魂烙印的方式炼化宝物的。

    如今你也清楚了世间对修行境界的划分,脱胎、养气、蕴神,这是修行的基础三境,所修炼的正是人的三个层面——精、气、神。当然,各家也许会有不同的描述,像道家的脱胎境,就是筑基,是躯体的蜕变过程,也是在养精的过程。

    蕴神境之前,元神散乱未聚,无法主动操控。蕴神境,元神初步凝聚,随着境界不断提升,元神也在不断强大,最终化为元神灵体。待到灵体大成,居于神明之府,便是所谓蕴神巅峰,一旦超越了蕴神境,成为谪仙,则可开辟出元神海。这是你自己专属的空间,完全由你掌控的空间。以元神烙印炼化的宝物,相当于和这空间有了联系,所以在一定距离内,你能一念将其收回。

    至于你的情况,其实比较特殊,已凝聚出元神灵体雏形,而你的元神强度,达到了寻常蕴神境界五重。但本身修为太低,空有强大的元神,对其掌控却不能得心应手,若是遇到蕴神境界的修行者,你多半是敌不过的。所以上次吕岩那小伙子问你是什么境界,我也只能告诉他养气境中期。

    算了,这些不与你多说,先炼化吧,用你的元神之力,进入葫芦内部,感应其能量的源头,刻下自己的元神烙印……”老人如此这般地将具体的方法告诉陈墨,陈墨自是如法施为。

    陈墨对能量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这一点就算是同境界的老人也比不上,加上强大的元神,不过盏茶的工夫就已炼化完成。老人接过葫芦,一闪身,到了一里之外。陈墨知道爷爷的意思,闭眼感知着葫芦的位置……下一刻,陈墨心中默念一声“收”,葫芦瞬间出现在了陈墨眼前。

    陈墨接住葫芦,老人也随即出现,“果然,因为没有元神海,收回来的宝物只能回到你身边,若是开辟了元神海,它会出现在元神空间里。”

    陈墨又尝试了一下对葫芦的掌控,想着自己的第一件法宝就是一只强大的养剑葫,尤其是还有美食保鲜能力,顿时心满意足,上扬的嘴角一直忘记放下。

    “对了爷爷,您刚才说,金衣枫斗,有什么特别之处?”

    “金衣枫斗,本身确实是疗伤圣药,不论是治疗暗伤旧患,增强体质,甚至延年益寿都不在话下,但助人感悟蕴神之上谪仙境的关键,在于其中蕴藏的一道仙力……”

    ……

    第二日,陈墨如约和吴过在素锦城东门碰面。吴过身边还站着一名高瘦男子,五十岁左右的样子,两鬓斑白,皮肤粗糙,一副操劳半生的模样。

    “墨兄!你来啦。”看到陈墨,吴过热情满满地打招呼,看样子还要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陈墨连忙躲开:“咳咳,吴兄,你这热情留给以后哪个女孩子多好,就不用浪费在我身上了吧。”

    吴过嘿嘿一笑,也没在意,接着对陈墨介绍道:“这是德叔,一直跟着我爹做事,我从小就是德叔照看着长大的,这次出来,我爹也是特意让德叔跟着,算是保护我吧。毕竟是秘密出行,也不好带太多人,让德叔跟着我出来倒也不会太引人注目。德叔可是蕴神境的修为,在素锦城这样的城池,已经算是不多见的高手了。”

    陈墨随即转头看向这个中年德叔,德叔也看了过来,只是神情淡漠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男子的态度也很正常,先不提自己本身是个修为不俗的强者,就算论辈分,也算年长一辈。虽说是少主的朋友,身为蕴神境的他还是有些架子的。

    陈墨虽然算不得通达人情世故,但也能大概感知到德叔这点小情绪。但让陈墨不解的是,他总觉得德叔的气,有些混乱……表面如常,内心却十分纠结的样子。

    德叔就这样默不作声地跟在两人身后,好像本身就不爱说话,前面两人有说有笑,陈墨还拿出了吴过送的酒葫芦,递了过去。“尝尝,我在天虞山亲自酿的果酒,正好用你送的葫芦装了一些。”

    “墨兄还会酿酒?”吴过一脸惊奇。他也不客气,接过葫芦仰头就往嘴里灌,陈墨暗笑,却也不阻止。

    “噗……”

    吴过瞬间站住,小小的眼睛再次瞪得浑圆,看向一旁憋着笑的陈墨:“这什么鬼的果酒,这么烈?”

    果酒不应该是清甜爽口的吗?怎么感觉比烧刀子还烈上三分?烧刀子是炼器师在铸造器具时常用的酒,既是用来淬火,也会适时地喝上一口。吴过在炼器一道上,也算是有些天赋,养气二重境的他,已经能锻造出子级兵器了,虽然他本人对炼器的兴致实在平平。

    “不达海量不锻兵”,这是吴家信奉的一句俗谚,因此吴家老少,多是席上君子,酒中侠客,吴过对自己的酒量也是有足够的自信。倒不是说陈墨这果酒对他来说真的太过峻烈,只是没想到陈墨酿造的果酒能达到这种程度。

    “天虞山,流炎顶,有一种金炎果,长年生长在炙热的山顶,接受天阳炙烤,吸收了最纯粹的天火之气。用金炎果搭配一些草药酿造而成,在这初秋时节,当作早晚御寒之物也是不错。吴兄别如牛饮水,稍稍抿上一口,将这股能量引入心窍试试。”

    吴过也不多说,再次举起葫芦,小酌一口,含在嘴中,这次有了准备,倒不觉得像方才那样猝不及防了。但渐渐地,吴过感觉嘴里有一团炙热的火,顺着经脉很快就席卷全身。按照陈墨所言,吴过集中神念,调动自身真气,缓缓地将经脉中这股能量往少阴心经中引……

    就这样,三人站在原地,等待着吴过。不久,当吴过将所有的能量引导进入心窍之时,“呼……”不知是吴过吐出一口气还是他整个身体都在呼气,陈墨和德叔都能感觉到一股热浪从吴过身上散发出来……

    吴过睁开眼睛,震惊地看着陈墨,却是德叔先开口,声音微震,显然也是不敢置信:“养气三重?”

    这句话显然是问吴过的,但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对着陈墨一揖到底:“墨兄妙手,吴过感激不尽!不过这下,我是真的还不清墨兄的恩情了。”

    “举手之劳罢了,你本来也已达到一个临界。我本来对这些境界划分也不是太了解,但我知你体内真气已经到达一个圆满的状态,底蕴已经足够,只是缺乏一个契机。这金炎果酿,确实有不凡的激发阳气之功,刺激一下,所谓破镜,也只是水到渠成罢了。”

    “话虽如此,殊不知,契机才是最难以捉摸的,不然也不会有困在一个境界十几年的修行者了。就像那什么铁拳张七……”

    “哈哈哈哈,他这辈子是抬不起头了,久不久就得被你念叨一次。”

    “小兄弟手段高明,是在下怠慢了。”这时一旁的德叔突然说道。

    陈墨看向他,随后笑笑,摆摆手,“前辈说的哪里话,我这还得麻烦前辈照顾呢……”

    虽然三人脚力皆是不俗,从素锦城到雁荡山也有千里之遥,来到温岭山脉脚下,已到了第二日。

    这是素锦城下辖的一个县城,玉台。说是县城,实际上是一个商贾聚集之地,说是一个大一些的集市都不为过。县城范围不足方圆百里,但整个雁荡山划归玉台所辖,这才汇聚了一些人气。玉台县算是雁荡山物产的集散地,雁荡东临大海,山珍海味种类繁多,全在玉台进行商贸交易。

    到一地,吃一城,这是陈墨给自己定下的宏伟目标,此生不求名传世辈,只愿遍尝天下美味。在陈墨的提议下,三人在雁荡山脚下的一个名叫“烹小鲜”的小店落座。

    陈墨三口吃掉了一条小黄鱼,边吃边感叹:“老板,来了这雁荡山,我才真正感受到鲜是什么滋味,呜呜呜,好烫……”老板看到这小伙子这么捧场,也是凑过来搭话道:“小兄弟真是慧眼识珠,想这整个玉台县,要说鲜这一字,我烹小鲜要是认了第二,那第一他就没人敢认!

    河鲜海味要做得鲜美,食材是基础,没有至鲜之食材,任你有滔天本事,也休想化腐朽为神奇。但就算有了食材,没有过硬的厨艺,没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不知火候,不明葱姜酱料之配比,那也只是白白糟蹋。

    老朽别的不敢夸口,治大国不行,若论烹煮河海小鲜,在这玉台县,无人能出我之右!”说起做菜,老板那是口若悬河,自信之极!

    “听三位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古有诗云:‘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雁荡山峻、险、奇、秀,更有无数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确实是个游玩的好去处。”这老板突然压低声音,对陈墨三人说道:“还有,据说山上遍地是宝,也许随便捡到的不起眼的一颗石头、一片叶子,就是价值连城,甚至让凡人一日之内脱胎换骨,羽化成仙!

    哎,不过往往越是神奇的宝物,越是懂得隐藏自己,甚至有具备灵性的宝物会丢出自己的一段残骸来保全性命,弃车保帅,精明得很!你们若是想寻宝,记得多烧烧香,拜拜佛祖!”

    “嗯?老板是佛家弟子?”

    “哈哈,小兄弟说笑了,我们这些打猎捕鱼为生之人,有岂会是佛弟子?连信众都谈不上,这些不是我们老百姓能考虑的事,只求个温饱,能延续香火足矣。”

    “老板此言差矣!”吴过忽然开口了,“信仰也好,修道也好,起于一念,修于一心。老板若是有心,可以先去了解、感受,而不应先将自己拒之门外。我也算半个佛门弟子,师从得道高僧,却也一样吃酒啖肉,我等修心,而非修个形式。佛门广纳众生,岂会嫌贫爱富?是贵是贱,在佛祖眼里,会有分别吗?”

    老人先是一愣,看向吴过,却也不甘示弱:“这位小兄弟,你说得不错,但是佛祖只有一位,芸芸众生之中,却是数不尽的凡夫俗子。他们没有佛祖这么高的见地,只会以世俗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些贫贱之人。

    没有家世背景,没有金银财富,在如今的世道,寸步难行才是现实。我看小兄弟也是出身大户人家,我且问你,没有家族的支持,你修道需要的资源、法器、丹药甚至功法,从何而来?”

    “我……哼……我只给你建议,你爱怎样,与我何干?”吴过争论不过,索性低头吃面,不再说话。

    老板见他这副神态,便也不再多说,生意人,自然懂得要和气生财。或许也是看出吴过几人有着不俗的背景,不好得罪,便笑笑道,“小兄弟莫怪,你所言自然是在理的,只是未必适用于我们这些没有背景的平头百姓罢了!莫要生气,小兄弟的好意,老朽多谢了!这样,这顿饭就让老朽做东,算是给小兄弟赔个不是!”

    …………

    饱餐之后,陈墨再次不吝辞藻地称赞了老板的食材鲜美、厨艺了得,这才依依不舍地与二人离开。

    “老板,等我们下山之后,一定再来。”

    “好嘞!到时给你们做一道温岭名菜,三丝敲鱼!”

    …………

    三人谁也没注意到,他们前脚刚离开,就有一男一女来到这家“烹小鲜”小店。女子看向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掀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