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就在辽东之地进入修养之际,完颜阿骨打派使臣入宋。此番金国遣使入宋面见徽宗,其目的有二。其一愿以太原为聘礼,迎娶徽宗之女临安,嫁阿骨打二儿子完颜宗杰。其二与宋结盟,重新拟定结盟事宜。

    此事大宋朝堂之上,群臣激进。主和,主反两方吵得不可开交。徽宗不厌其烦,随及退朝回御书房,并传召蔡京,童贯,韩世忠。

    “几位爱卿,今日朝堂议事,为何沉默不语。”

    童贯首先答话,“禀陛下,微臣之见,可和。此番金国派使前来对我朝百利无一害,将公主嫁于阿骨打之子,也可使宋辽结秦晋之好。且结盟一事正好可以此为挟,可废除岁布一事。望陛下三思。”

    “童爱卿也赞成议和一举,可临安才十岁。你让朕如何舍得,一个十岁女娃就要远嫁辽东蛮夷之地,朕实属不愿。”

    见徽宗动容,童贯随即开口,“古有昭君远嫁,以免生灵涂炭,后有文成入藏,以安蛮夷之险。自古帝王之家女子皆有巾帼不让须眉,临安虽年幼,自小懂事聪慧,必然知晓其中厉害关系,也断然不会怪于陛下。况且南太原之地,兹事体大。若能不费一兵一卒将之收回,我朝以太原为跳板,挥师北上,收复燕云之地指日可待。”

    “韩爱卿,你可有话要说。”

    韩世忠见徽宗询问,抱拳回答,“陛下,臣不赞同。”

    “哦?”徽宗转头看着韩世忠。

    “陛下可知,一城一地的得失,都是将士以血肉之躯唤的,今日金国可以太原为聘礼赠于我朝,他朝难道就不会再兴兵夺回?只要我朝文武齐心,将士舍生忘死,岂会在乎小小一座太原城。若得南京而不得守,岂不是寒了临安公主入金为国得一片苦心。末将认为此番之举不妥,陛下应以此为戒,加强军备边务,谋定而后动,以虎狼之姿席卷北地,收复燕云十六州。”

    “荒缪,圣前问话,韩将军竟口出狂言,童某虽非武将出生,也略知兵法之道,我大宋人丁兴旺,文武皆备,岂由得将军胡言乱语。北地之辈皆为蛮夷,食古不化,岂能与我中原之地相提并论。蛮夷之地嗜杀成性,未曾开化。北地之境夏酷冬寒,并非适宜我朝举兵,因此连连受挫,皆为时节所致并非文武不济。将军此言,老夫拼得老命也必将弹劾于你。”

    “老匹夫,你知晓个屁,抬举你称你一声童大人,不抬举你,屁都不算一个,跟老子谈兵,你那点墨水还是留着回家写字画鸟吧。陛下,用兵之道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一说,如果都如这匹夫所言,皆为天时,那何至于接连站负,我朝若都是人杰辈出,何至于一退再退。先失大同之地,后失太原首府。中原之地眼下已经岌岌可危,要不是北地之人善战马,不懂水性,我大宋早已危矣。”

    “放肆,殿前冒言,有失国体,冲撞龙颜,韩世忠,你可知罪,圣前辱骂朝廷大员,依律当斩,妖言惑众,迷惑圣上,其罪当诛三族。陛下,老臣冒死进谏,恳请陛下治韩世忠之罪。”

    “好了好了,之前大殿之上就如此这般,现在传你们到书房议事,没说几句又开始了。你们吵得朕头疼。叫你们来议事,议事。不是来扯这些鸡毛蒜皮之事,这里是御书房,不是市井菜场。要吵外面去吵。”

    徽宗大怒,开口呵责。不过此番也是打住二人争论,毕竟在徽宗看来,双方意见皆有道理,实难取舍。再想想临安,确实不舍也不愿将其嫁于完颜宗杰。随即转头看向蔡京,期盼这位深得自己喜爱得大臣能帮自己做出决断。

    蔡京心领神会,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依臣之见,可和也可不和。”

    “爱卿此言何意?”

    “可和则是缓兵之计,所谓和实则面和心不和,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此事得罪阿骨打之蛮夷,也不必真就将临安公主远嫁。公主千金之躯,岂能远嫁于厮。陛下可以公主年幼尚未至婚配之年为由,如若阿骨打真有意让其子迎娶,那不妨等公主成年之后,再由完颜宗杰亲自前来下聘。至于太原城,就当作下聘之礼已示其意。此外,结盟一事,表面上,我们答应,实则出工不出力。金国欲想吞并大辽之意明矣,我朝金国辽国实则三足并立之态,唇亡而齿寒。倘若金国灭辽而举兵南下,我们又当如何。因此,结盟一事可算作答应以此为由从金国获取牟利。此外派使出使辽国,以示我朝与金朝结盟之事以示警戒,此举一石二鸟之计。我大宋可座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徽宗神情大喜,眼前一亮。不由点头称赞。

    “妙计,妙计,蔡爱卿此计甚妙,甚妙。”

    “陛下。”韩世忠童贯二人正欲说话。

    “哎,好了好了,朕已有盘算。此番就依蔡爱卿之计,你们都退下吧。蔡京,你留下。”

    “臣告退。”韩世忠双手握拳告退。

    “微臣告退。”童贯随即也作揖离开。

    “陛下,还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