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北宋少年的往事 » 第十六章 吃包子就花酒

第十六章 吃包子就花酒

    “现在的芝麻绿豆大点的小官儿,请人出去吃个饭都要叫上两个美女助酒的,否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会被人看不起的。公孙大人堂堂二品的转运使,只是去风月楼吃饭,喝个酒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展昭手搭到公孙策的肩膀调笑着说。

    我让重五拿你的帖子去请团练使冷大人、本地县令李大人,说是他们前一阵子差事比较辛苦,转运使大人设宴慰劳一下。”公孙策一把扒拉下,展昭搭在他肩膀上的手。公孙策对于展昭的安排,心里面也觉得是很妥帖的。“论到人情世故这方面,这个小鬼相对考虑的多一些,自己多少有些书生意气了。”公孙策心道。

    “我已经让龙华提前到风月楼,通知他们老板说是,今天转运使大人要在此宴请团练使和本地的县令,让他们提前准备清一下场,顺便也收拾一下。你作为二品大员,该有的派头也是有的,否则让人起疑。”展昭这一通安排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公孙策也不多言,换了一身常服坐在房里,唤来小二,上了一壶热茶慢慢的喝着。

    风月楼内

    “没想到这个公孙大头不算太笨了。”包拯暗暗想道,手里忙着收拾的活计。

    “李大人和冷大人已经到了。”重五来报

    “知道了!等一下龙华回来以后你们二人留在此地,好生照看马大人遗孀,万不可出纰漏。”重五应了一声退去了。

    汴梁正平街吕府

    房间内,接着燕三来信的吕捕头,朝西方重重的跪下神色哀肃的磕了三个头。随后叫来老仆:“燕叔收拾下,这两天想办法把宅子处理了,就说是举家往扬州做生意。”看着他神色不是很好,燕姓老仆也没多问,就应了声出去了。

    双喜镇风月楼内

    觥筹交错,宾客融洽。展昭和冷正锋两人酒量都是不错,性情又是投缘,故二人喝的是热火朝天。李冀文人出身,加上在公孙策这个上官面前所以难免拘谨了些。

    一旁边杜老板给杏色长裙姑娘使了个眼色,她端起酒杯碎步生莲似乎要扑到李大人怀里,李大人干咳了两声。她一手掩着樱口轻笑:“李大人治下歌舞生平,贱妾在双喜镇讨生活,生受了不少的恩惠,在此代姐妹们敬父母大人。”那水汪汪的眼睛里满溢着真诚,看得李大人有点恍惚,忙举杯。佳人柔夷遮住了酒杯:“贱妾要亲自伺候大人用了这杯。”

    李大人左手一挥:“这位是转运使公孙大人,我可不敢贪功啊,全赖公孙大人教化有方,不如我们一起敬公孙大人一杯。”桌上众人皆附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啊,宾客尽欢。

    酒宴以至尾声,公孙叫过了杜老板:“听闻双喜镇的永昌大包远近闻名,我在家也喜食包子,能不能着人去买一些来。”杜老板应了一句:大包,去永昌包子铺给公孙大人买些包子来。”

    包拯嘿嘿对公孙策笑了笑:“永昌大包最好吃了,公孙大人记得多吃哦。”说罢接过杜老板给的一小块碎银子转身就走了,走的太急不小心还撞了展昭一个趔趄。

    包拯在风月楼得了一个浑号:大包,得来的原因是因为他第一天到风月楼里,刚“苏醒”不久感觉饥肠辘辘恰巧他们从永昌包子铺买来的包子又异常的美味,包拯一口气吃了二十几个惊呆了众人。包拯谎称自己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当然也就没有名字了,所以说大家都给他起了名字叫大包,就他的表现而言确实是很贴切。

    永昌大包是双喜镇上很多人早餐的选择,在北地的寒冬的早上,吃上一个个白白胖胖很是诱人的大包子,喧腾腾的热气既暖身又暖心。包子的个头非常大,而且价格也便宜,只要两文钱一个。

    馅儿就是葱肉馅儿的,葱与肉的香味相辅相成里面再放上一点胡椒。一咬开就感觉这肉香四溢。包子外皮虽然厚,但是非常松软,咬上一口就感觉像咬到了天边的云彩一样,配着美味的肉馅,吃起来非常的过瘾。

    昨天刚得了月钱,这不今天早上大包起个大早,赶到永昌包子铺来买上几个自己喜欢的新鲜的大肉包。买完包子转身刚想走,撞到了一个人,把那人手里刚买的包子撞洒了一地。大包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的包子也是刚买的,我赔你好了。那人连忙说:“不用。“大包说:“一定要赔的,一定要赔的,你没有包子吃会饿的。”我这还有钱,我这我再买。”包拯把手里买的包子一把塞到那人怀里,眼神中狡黠一闪而过。

    那人执拗不过,拿着包子就走了,转过两条街回到了客栈。把手里的包子往一俊朗的男子面前一推:“喏~大人你要的包子。”

    这人正是。前去永昌包子铺帮公孙策买包子的展昭。公孙策也顾不上展昭的挪揄,在包子里仔细的寻找起来,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个没有永昌印记的包子。小心的掰开,果然有机巧。里面赫然是一块油布包着什么东西,展昭看见好奇的探过身子。

    “我是包拯”短短的四个字。把公孙策和展昭二人震得是呆立当场。你公孙策不亚于包拯的那种聪慧程度。这短短的四字,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了。此刻笼罩在公孙策心头的许多疑团豁然解开。

    “您到门外。帮我看着点,我要好好的想一想。”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来的展昭点了点头转身出了门,反手把门带上了。

    包拯又买了些包子,往风月楼走去。他的身后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他也没有仔细的去看。大概能猜到。当时整个过程非常的自然。没有什么纰漏。他脸上又涌出了憨憨的表情,一边走一边抱着包子,贪婪的闻着包子传来的香味,忍不住拿一个大快朵颐起来。

    汴梁城正平街

    天刚刚擦黑,一个渔民模样的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身背鱼篓脚蹬草鞋往南平王府方向走去。来到王府门前那人拍了拍门,不久后有一个小厮模样的人前来开门。他对那小时说:“麻烦通禀一下王爷要的黄河鲤鱼我送来了。都是今天刚打的。那小厮掩了门去通禀了,不一会儿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过来将他领了进去。

    那人鱼篓递给管家,径直向王府内书房走去。书房里亮着灯,那人走到门前扣了三声,束手立在一旁。“进来!”里面一声低沉的声音传出。那人除了斗笠卸下蓑衣走了进去,随手关了门。

    “属下见过王爷!”那人躬身道

    “元新来了,坐吧!”坐在书桌前的南平王。来人正是庐州府先前的吕捕头,本名吕城桥字元新。

    庐州城小庙那两个人是我派去给你送信的,为保险起见,我让他们两个一前一后。相隔三天过去的。不知他们为什么会同时死在小庙里面。他们两个是郑王府的张喆杀的。小庙内取走包袱的人是龙威镖局秦烈的心腹龙国泰。此人有一个弟弟叫龙华,现在就在公孙策身边。”

    吕城桥从怀里摸出了一封书信,拱手递给了赵睿。

    吕城桥抿了口茶看着正在读书信的南平王,赵睿看了几行抬头看了一眼吕城桥,放下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