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十六章 政清人和

第十六章 政清人和

    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七。

    咸阳暴雨。

    公孙启的轿车停在警备司令部门口,岗亭哨兵拿出雨伞来,等待在车门一侧。

    “为秦国服役!”

    突然的口号把人吓到,一看对方是个新兵,按着条例对高级军官敬礼。

    公孙启钻到雨伞下,示意他放松,一起走罢。

    从警卫室到司令办公楼有些距离,两人边走边聊,新兵很是拘谨,几乎没说什么有用的话。

    现在还没到部队新老轮换的季节,自己手下却来了新人。

    根据国防战争部的说法,这是因为上党战事损失较大,前线部队需要兵员补充。

    所以调走了咸阳禁军的一部分士官士兵上战场,又填充了一批征召预备役新兵到禁军来。

    公孙启觉得这是来自更上层的打压,首相范雎一派对职业军官团的压制愈发严厉了。

    不仅自己手下的禁军如此,空军和空降兵那边也有很多中基层官兵调走,这完全就是釜底抽薪的手段。

    有些人啊,不希望武安君回来。

    但那些斗争跟身旁的年轻新兵没什么关系。

    他一路把司令官护送到门沿之下,除了靴上沾了点雨水,浑身干爽,倒也体贴。

    公孙启拿出一点钱,说天气寒冷,让他去附近便利店买点热食,补补身子。

    “可是...将军那岗亭怎么办?”新兵小心翼翼的看着脸色。

    “我一会有朋友过来拜访,你就不用管了。”

    公孙启几乎是明示他,可以适当的擅离职守,来访客人不需要登记。

    这新兵也是脑袋活络,说这暴雨天可能弄坏电线,监控摄像头时不时失灵也很正常。

    “嗯,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我名缭。”

    公孙启记下了这个头脑聪明的新兵,下次士官晋升的时候优先提拔他一下。

    空军情报长官经常出入警备司,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人人皆知公孙启和空军、空输的关系。

    但今天的访客有位重量级人物,才需要掩人耳目。

    三公之一的秦国监察总长王帛,暗中也与公孙启有所联络。

    众人刚刚从宫中开完早会,各自前往办公地点的路上,经过咸阳警备司,小聚一下。

    前些日子从邯郸来了个臭房地产商人,到了咸阳之后各处打点,大肆撒币。

    虽然有所遮掩,但在监察总局和空军情报局的眼里完全透明。

    吕不韦笼络人心的数额与对应名单,已经出现在了公孙启的办公桌上。

    “前线战事惨烈,后方却有这么多的奸臣大肆敛财,不管不顾我们将士的死亡,满心都是些屑事情。”

    空军情报长官一脸不忿,按秦律,这些受贿之人都得尽没资产,夷灭三族。

    若是把名单交到大王手里...

    “不急。”王帛说:“安国君与夫人都被那斯的金钱攻势蒙蔽,不能说是上行下效,但群臣也都有所顾虑,不敢上报,更不敢拒绝。”

    “有多少臣子都是出于无奈,被迫收了吕不韦的黑钱,若是呈报大王,怕是苦了一众无辜之臣。”

    公孙启拿起名单。

    第二行就写着王帛收了一栋陶邑的度假别墅和黄金百两,预估总价三百万秦币。

    “不愧是监察总长,明事理,辨是非。”公孙启哼哼一笑。

    第一是首相范雎,拿了五百万。

    国防大臣蒙骜,三百万。

    ...

    公孙启突然皱眉,郑安平这种狗东西何德何能,也拿三百万?

    空军情报长官猜想,吕不韦要进宫,想见到安国君和夫人,肯定要对禁军统领打点一番。

    郑安平是咸阳卫戍司令,负责市区内的禁军事宜,而且跟宫廷卫队也熟络。

    再加上郑安平这个屑东西,人尽皆知他贪财好色,吕不韦自然就疯狂打点喽。

    公孙启放下名单,看空军情报长。

    我是咸阳警备司令,我也是禁军统领之一,吕不韦怎么不来找我呢?

    王帛笑着说,大概是启小将名声在外,谁不知道你是公正廉洁两袖清风呢,吕不韦知道给你钱肯定会被痛斥一顿,就不来自找没趣了。

    公孙启脸色愈发阴沉。

    绝对不是因为没收到钱而不开心,他一点都不贪财,他对钱没有兴趣,他从来就没碰过钱。

    刚刚看过了名单,储君,政令系统,监察系统,国防战争系统,人人都有打点。

    就连一半的禁军部队都收了好处。

    武安君为首的参谋总部系统,还有公孙启统领的这一半禁军,却根本没有被吕不韦示好。

    这只能说明秦国内部的矛盾愈发激烈,已经到了连外人都看得出的地步。

    吕不韦也觉得武安君一派即将彻底失势,生怕这一群人死的时候血溅身上,根本不来联络。

    “将军,您快想想办法吧。”空军情报长恳求道。

    如此境遇太过不利,武安君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如闪电般归来,我们这些一心为国的职业军官,难道就要被这样消灭干净么。

    公孙启大概点了一下自己手中的财物,如果按照吕不韦的程度,给各等官员笼络感情...根本不够用。

    他最近花了太多钱,墨家集团用一副PPT就骗走了两个亿,再加上给蒙武的一大笔,每年要给职业军官团中基层的感情费。

    现在已经捉襟见肘,没办法和其他山头比拼财力。

    王帛还在乐,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去陶郡度假疗养。

    “笑,就这么笑,别忘了你儿子还在参谋总部。”

    公孙启瞪他一眼,王帛不敢笑了。

    他的儿子已经跟秦国职业军官团绑定,立场鲜明派系明确。

    为了自己的后代,王帛肯定要帮公孙启做点事情,出谋划策,提供一些监察系统的情报。

    不过...此时还没人知道公孙启的真正打算。

    大家还以为就是常规的那一套文斗,心想这又不是诛九族夷三族的罪过,当个墙头草或是小帮一把也没事。

    如果王帛知道启小将已经开始计划清君侧了,他肯定立刻划清关系呈报大王。

    “把这份名单中国防大臣一派、姬姓王氏之人全部删减,给首相、郑安平和河东郡守王稽再增些数目,等到长平大战结束,交给王上。”

    公孙启对着王帛交代完,让他先回单位睡觉去吧。

    又对着空军情报长官单独做了吩咐,以前线战事和战略轰炸的补给为名义,提前在各个空军场站囤积油料与弹药,存一部分不要使用。

    去找国防战争部的蒙武,让他下令空降兵部队增加训练强度,大家想办法多申报一些武器弹药,在各部队驻地偷偷存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每一支部队的消耗、补给、存储都有明确的管控和限制,天天都有人来检查。

    部队只能保留最基本的训练补给,多余的全部收回武库、军需补给站,就是限制各部队的擅自行动能力。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秦赵上党大战正激烈着,对剩余物资的检查也就没那么严苛了。

    “那您手下的咸阳警备部队如何安排?”

    “不做打算,太过敏感了,到时候也用不上他们。”

    公孙启从头到尾,对自己直属下级部队都没有过想法。

    范雎确实是用尽了手段来遏制,基本断绝了他调动禁军的可能性。

    名为警备司令,实际上只有司令部本部的几十号人听从命令,一群文书干事,勤务兵和门卫。

    战斗力还不如去咸阳街头抓几个义体改造的小混混。

    咸阳各大警备兵团都分散驻扎在别的地方,跟公孙启不熟悉,更不听话,甚至是避而远之的态度。

    范雎以为,只要更进一步,将全部的空降兵部队派到长平前线...

    武安君一派就没了任何反抗力量,任他宰割了。

    公孙启微微一笑,你猜猜空降兵为什么是空降兵。

    如果秦国空输天降猛男,千里奔袭回京勤王,阁下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