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二十一章 还有这种好事

第二十一章 还有这种好事

    “大王,您养过狗么?狗这种东西...”

    秦国首相范雎洋洋自得的讲着故事。

    一场本该严肃的御前会议,突然画风一转,变成了他个人的脱口秀。

    文臣皆是谄媚附和者,武官们则默不作声。

    秦王嬴稷的脸上充满了宠溺的笑容,不时点头,完全沉浸在首相的话题里。

    “一个人身边团结的势力再多,缺乏核心利益的捆绑,早晚也是会瓦解的。”

    “利己行为的收益远大于利他行为时,每个人做出明智的选择。”

    “至于...狗这种畜生,嚣张的吠叫,总是因为大棒的举起而骤然停止。”

    范雎讲述着他如何用三天时间瓦解六国合纵。

    燕、齐没有帮助赵国的必要性,孱弱的赵国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复仇和扩张。

    韩国这种狗一样的东西,只需一个威慑的眼神,便失去了抵抗。

    六国之间的矛盾和懦弱,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大于联合意志。

    即便这一次是史上最强合纵,即便他们已经签订了初步的军援协议,依然被范雎轻易化解。

    范雎:没有人,比我,更懂,外交。

    群臣倾听首相的外交手段,纷纷感受到了其炫耀权势,以及威胁的意味。

    公孙启的双手藏在桌子底下玩手机,根本懒得听范雎说话。

    大多武将们也听得懵懵懂懂,并非各位都缺乏外交理解能力,只是觉得与历史相比还差很远。

    历史上的数次合纵连横,好几次都对秦国造成了灭国威胁,兵临函谷甚至直入关中。

    这一次的六国合纵更像是史上最弱的一次。

    所以首相你也没必要把自己吹的太厉害,俺们觉着你不如犀首和张仪。

    秦王和首相发现了,诸多武官的表情走神,还有公孙启这个早会上刷手机的。

    “首相在讲他是如何破解六国合纵的,莫要走神了。”

    嬴稷的眼神中带有一些呵责的意思。

    众人端坐之后,秦王又继续摆着舒服的姿势,十分满意欣慰的看首相范雎。

    这个细节被在场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大王的对文臣和武将的情绪明显有温差,尤其是他看待应侯的眼神,多少沾点诡计多端了。

    整场早朝会,几乎就是范雎一人的表演时间,完全没谈其他事务。

    待到散会,秦王命大臣们散去,只领着少数重臣进入偏厅,继续进行绝密的军事会议。

    武安君白起,一直就在此处等待。

    他的归来被严格保密着,进出王宫都是化妆成仪仗侍卫,自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参加早朝。

    大家纷纷跟武安君问候,白起平淡的点头回应。

    秦王嬴稷什么都没说,直接坐在了主位上。

    范雎则面带胜利者的笑容,侍奉着大王,从桌子底下拿出一瓶矿泉水摆好。

    开会自然是文武分列而坐,但本次会议比例失调,文臣一排只有首相范雎和监察总长王帛,武将那边却多的快坐不下了。

    大王伸手招呼,示意大家把座位换一换,两排人数整齐些。

    卫戍司令郑安平最先响应,起身去到了文臣一侧。

    国防大臣蒙骜看了看,带着自己儿子蒙武一起去了。

    “我也坐过去吧,这样人数正好相等了。”公孙启站起来。

    原本派系分明的座位,他一打岔气氛就变了,而且启是坐在了文臣派和国防大臣派的中间。

    但是这座位已经被早先来的郑安平占了。

    公孙启一撇脑袋,你,换个地方。

    郑安平眼神里带着疑惑和恼火,凭什么?

    启指向自己的左庶长领章,你只是个公乘,论爵位我比你大。

    郑安平对着首相投以求助的目光,应侯你管一管,启小将这个屑人总是欺负我。

    “你便去后面吧。”国防大臣劝他自觉些,不要耽误了开会。

    秦国军方最讨厌的便是无能之辈掌握军权,曾经蒙骜蒙武父子是被群嘲的对象,自从郑安平来了,两人就在鄙视链里上升了一层。

    秦军将领霸凌郑安平是政治正确,首相折腾我们,我们就折腾你。

    “行咧,说事说事。”大王敲桌子。

    “寡人觉着时机已到,武安君意下如何啊?”

    “我听闻最近军中有些变化,什么驻地什么训练计划都变了,如何说法?”

    武安君对大王的问题一一解答,全程不卑不亢。

    秦王对武安君的眼神也很平淡,和刚才对首相的宠溺绝对是两回事。

    首相范雎光速连横破解合纵,联军和军援都会变得迟缓,赵王考虑国际观瞻,定然使得前线做出改变。

    廉颇方面军只能有两种结果。

    听令,离开堡垒发起进攻或撤退。

    不听令,廉颇被撤换。

    无论哪一种结果,赵军几十万大军囤积在一起,想要将固守的状况改变,动静都会特别大,不可能瞒住任何人。

    大规模军事行动,物资集结人员调配都清晰可见。

    白起准备在赵军状态改变的当天,再飞往前线接替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绝对保密。

    至于最近一些时日,空降兵部队和空军运输机队的演练,也都是为了长平之战做准备。

    参谋总部策划了一场超大规模机降作战,而且还有许多低空跳伞、山地跳伞等科目。

    必须在秦国后方充分准备才能上阵,否则不等赵军开枪,非战斗死亡就够心痛的了。

    “嗯,有武安君谋划,寡人是放心的。”

    “只是那上党高地...还有太行山脉,许多战略要点地形极度险恶啊。”

    “要小心才是。”

    武安君让大王放心。

    秦王问武安君还有什么需要,一并提出,只要是对战事有利的,尽力满足。

    白起确实有个要求。

    让公孙启回到参谋总部体系,解除禁军统领职务,恢复空降兵总监的职务。

    “准了。”秦王干脆的同意。

    然而却引发了各方激烈情绪,有震惊的启小将和蒙骜,也有拼命反对的首相范雎。

    武安君重获兵权,外置大脑也随之出战,秦国职业军官团率领重兵在外,那就是天高任鸟飞。

    范雎绝对不同意这样的安排,武安君和启小将必须分开,否则就不一定出什么乱子了。

    他很清楚武安君的为人,更清楚公孙启的为人,前者可以信任领兵,后者则坚决不能给予兵权。

    公孙启自己都没想到,秦王居然同意...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

    “战事为重,凡是能赢下这场大战的,寡人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