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四十章 抓住未来(5K)

第四十章 抓住未来(5K)

    空输突击队的作战影像,通过摄像头与通讯网络,实时传递到指挥部。

    赵国人的防空武器已经彻底耗尽,直升机径直过去也没遭遇什么阻拦。

    随着突击队员们冲入洞穴,光影切换。

    从一线队员到后方指挥官,几乎都懵了一会。

    “怎么是这样的构造?”

    “廉颇到底是修了个什么怪物掩体。”

    “赵国人大概把钱都浪费到这了。”

    超声波地形扫描的结果呈现,廉颇修筑了一个惊人的山体工事,大大小小的房间层层向上,打通到了山的背后。

    隧道修筑的无比宽阔,有些地方甚至到了双向车道的程度。

    在大粮山后勤基地和韩王山碉堡群之间,还有一条跨河地下隧道相连,补给可以直接从山体洞库运到另一座山头的碉堡工事去。

    如果赵军坚守不出,真的可以守到天荒地老。

    武安君也感到有些意外,他虽然设想过掩体坚固,但没想到廉颇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这种大工程要花多少军费...

    “准备战术导弹,确定了跨河隧道位置,现在就打掉。”

    白起让参谋们都别看了,收起下巴,赶快筹备导弹打击去。

    王龁对着超级山体工事也啧啧称奇,尤其是廉颇采用了一种反直觉的设计,内部构造完全向高向上延伸,而不是向下挖。

    除了那条运输隧道不得不处于低位,其余所有仓储和防御工事都在高处。

    因为阵地旁边就是丹水河,秦军又是最善水攻,廉颇直接做了万全准备。

    “我看那廉大将军打仗没什么本事,打灰倒是个好手,比蒙骜还要厉害。”王龁吐槽道。

    王龁是把廉颇当手下败将看的,虽然也没打败...但廉大将军跑路了,赢!

    公孙启已经算出了笼统成本,如果是在秦国,让蒙骜来修建这种超级工程,至少要耗费百亿秦币。

    赵国的话,那就不清楚了,国情跟秦国还是不同的。

    空输突击队轻松的击溃辎重守军,从机降落地不过半小时,就冲入了第一个山体腔室。

    可惜这是个食堂与娱乐区,和粮仓还不是直接相连。

    “等一下。”公孙启拿起麦克风,叫摄像工具人止步。

    他看到了赵军食堂的餐表,里面有几道菜引起了兴趣。

    “炸王龁”“红烧嬴稷”“九转范雎”

    公孙启仔细看几眼,让摄像的队员继续去作战吧。

    武安君不高兴:“为何没有我的名字,莫非赵佬看我不起?”

    公孙启赶快安慰,怎么会呢,谁敢小瞧您啊,您这次是秘密出战,对方不清楚很正常。

    如果没错的话,那道名为炸王龁的菜,其实就是后来的长平地区特色菜肴炸白起。

    把豆腐捣碎成渣,然后煎炸,伴随蒜泥食用。

    “咳。”启头脑一转:“赵佬的美食是特色,不得不品尝,今晚炊事班也做道九转范雎尝尝。”

    说话时完全不避人,指挥部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有的面带笑意,有的略微皱眉,每一处表情变化都被公孙启尽收眼底。

    炊事班要多做一些,给每个集团军级和旅级指挥官都送去。

    他还吩咐炊事班的人,如果哪个军官将领不吃或者有异议,回来如实禀报给我。

    王龁哼哼一声,已经预感到有些人要倒霉了。

    公孙启心眼很小的,得罪了小将还想跑?看看凄惨的九空输吧同僚们。

    这一天,许多秦军将领都吃上了永生难忘的一餐。

    公孙将军的恩情都浓缩在菜里了,简直是一个一个一个...十转甚至九转范雎。

    摄像机还在记录着突击队员的作战,他们继续深入赵军山体之内,将更多的惊愕影像传递出来。

    能够停下数百辆战车的广阔空间,多条宽阔的对外通路,重重防爆门的密切保护。

    如今都失去了作用,所有的战车、备件都被赵括拿去送了,残留的部分守军没有任何的战斗意志。

    在几百名秦军空输面前,要么敷衍性质的抵抗,要么举手投降,更多人则是关上厚重的防爆门,躲在后面的小房间里不肯出来。

    理论上,这里存储的补给物资,还足够赵军大兵团高强度作战半个月左右,若是中低烈度的战斗能维持更久。

    但是,送不到前线的补给,等于没有。

    “准备结束战斗吧,我看赵佬撑不过几天了。”

    武安君一挥手,命令众将准备发起最后的攻势。

    并不是真的派出精锐去猛攻赵军,而是用一切办法逼迫赵佬投降,让战斗在所有可能的领域共同展开。

    公孙启拿出手机,发现这时间线有了些变化。

    另一个世界线的长平之战,赵军好像被围困了一个多月才被迫投降,赛博世界线只有两个星期就到了最后阶段。

    科技进步确实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更多更强的阻碍。

    没有补给,被丹水河分割的赵军装甲部队是纯粹的废铁,不可能支持他们再坚持一个月了。

    正规军之间的战斗,也不是街头游侠的比武,仅靠义体战力实在有限。

    枪炮,高科技装备和重型火力才是主要担当。

    秦军参谋们拿出了传统招数,或者说是武安君的固定连招。

    通知后方宫廷,要求秦王和首相跟赵国释放善意,假装讲和。

    再把双方正在进行和平谈判的消息传递给被困的敌军。

    诱骗他们丧失战斗意志,一旦敌人放下武器...

    放下武器的敌人也是敌人,杀!

    就这套毫无变化的招数,武安君用了几十次,把百万敌军都骗去宰了。

    最戏剧性的就是曾经的华阳之战,十三万韩魏联军被包围,两万赵军来救,也被包围。

    武安君告诉那些俘虏,秦军十分注意战场卫生和战俘营环境。

    为了避免传染病的滋生,请各位俘虏先下河洗澡,洗个干净再登记入营。

    韩魏赵三国俘虏战战兢兢的下河洗漱,准备好的秦军就开始射鱼大赛。

    尸体一度堵塞了黄河的支流,宛若红玉的血流直至几十里外的魏都大梁。

    那条黄河的支流就是丹水。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长平之战的双方,看着眼前这条熟悉的河流,会不会想起什么。

    “当年十几万人就堵塞了这条河,这次赵佬几十万,不能再请入江底雅座了。”

    武安君心善,见不得环境被破坏,所以决定本次换个方式。

    公孙启不禁有个疑问。

    “华阳之战时,似乎并非全歼敌军。”

    “嗯,当时我只率领了几支空输部队千里奔袭,没有足够的兵力全围全歼。”

    那是一场奇袭击溃战,约三万名秦军空降兵出其不意的抵达战场,不断的击溃小股敌军。

    敌人的溃兵越来越多,最终拖垮了整个战线,才有了三万秦军俘虏十几万韩魏赵联军的奇迹。

    武安君估计,应该还有十万左右的敌人跑了回去。

    “华阳之战距今十三年,长平之人,恐怕有不少都亲身经历过。”公孙启担忧道。

    如果当年是个小兵或底层士官。

    活着跑回去,在军中一直服役到现在,应该也是个中层军官了。

    一旦秦军使用惯用的诱降手法,他们肯定会警觉起来。

    人不会在历史当中吸取教训,但是会在自己身上吸取教训。

    何况是死里逃生的教训。

    对于公孙启的忧虑,其他人觉得没什么。

    全世界的人都不清楚这场战役的真正指挥官,谁会知道是武安君暗中指挥呢。

    明面指挥官是左庶长王龁。

    启的目光看过去,问:“你以前有善良的功绩吗?”

    王龁点头,他在秦军各个体系当中都有任职。

    作为副将和参谋军官参与过许多场战役,那些好事肯定也有一部分算他做的。

    而且王龁曾经担任过南郡驻军司令,负责镇压楚民遗留的问题,口碑也很不错。

    公孙启判断一番,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虽然王龁也干了不少好事,但跟武安君那天下皆知的纯良至善相比,名气差得远。

    可以利用一个信息差,为王龁塑造一个假的人设。

    “如果说你爱好和平心系生灵,赵佬肯定是不信的。”

    “不如就把你塑造成一个...见利忘义,见钱眼开之辈。”

    “让那些赵佬以为,有了足够的利益,你就会放他们生路。”

    王龁听完,眼睛上下扫量公孙启。

    有活你怎么不整?

    公孙启也有理由说的:我...

    武安君突然开口打断:“这个人设还是启更合适,就不要推脱给他了。”

    王龁长出一口气,恶名有人背了。

    两人都是左庶长,若论起军中地位也差不多,谁来出头都行。

    王龁的名字,长平前线的赵军士卒很熟悉,毕竟战事旷日持久,天天骂他。

    公孙启的名声在底层不显,但在各国政要上层略有耳闻。

    担任咸阳禁军统领时期参与过不少外交事务,咸阳的各国使馆,肯定把分析报告递交回去了。

    考虑这种欺骗是双向的,既要针对前线的赵军,也得针对邯郸的赵国朝野。

    公孙启来背负这个见钱眼开的名声最合适,可能赵王丹那个蠢货真的会去准备赎金。

    既然武安君都决定了,也只能顺着执行下去。

    “我还有一计。”启小将再次发话。

    “你不会是想推给蒙骜吧?”

    “不,我只是想从后方调集一批超大功率的信息发送设备。”

    公孙启为了解释自己的计谋,随口就编造了个典故出来。

    传说在商汤灭夏的时期...

    夏军壁南巢,兵少食尽,商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商军四面皆夏歌,夏桀乃大惊,曰:商皆已得夏乎?是何夏人之多也。

    王龁和参谋们顿时明白,哦~

    快,从后方连夜定制一些超大功率的喇叭,搬到长平来放茉莉花。

    如果赵国民歌没用,那就外放礼乐短视频,用罐头笑声和尴尬段子烦死赵军也行。

    “嗯?”武安君翻遍了脑子的记忆。

    他熟读百家之理,历朝历代名人事迹和典故道理也记得清晰。

    不记得历史上有这一件事情。

    公孙启劝武安君别想了,这典故就是我随口编的,只要一个故事的开头是我听说、传说、相传...

    那这典故肯定是编的。

    有人高考作文都能现场编典故呢,我在战场随口胡诌几句也很正常。

    同时,公孙启又去阻止了王龁。

    现在需要的不是大功率音乐播放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楚歌。

    赛博战国当然得用电信诈骗。

    公孙启讲述了电信诈骗的基本原理,其中很重要的一招就是假基站和网络劫持。

    长平之战中期,秦国空军开始进行战略轰炸,对赵国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网络等设备进行破坏。

    到了后期,包围战开始的时候。

    武安君又使用了更大规模的精确制导攻击,还动用了反卫星武器,摧毁了赵国的卫星通讯网络。

    如今长平包围圈里的赵国佬,大概断绝了对外联系一个月之久。

    军队规定是不允许携带私人手机,但其实很多人都会私藏电话。

    这时候那些赵佬肯定很急,都想跟家人取得联络。

    秦军应该调集大功率的基站收发台和控制机,调来移动式大型交换机。

    伪造成赵国的官方通讯服务商,劫持来自赵国电话卡的网络信号。

    再然后就是电信诈骗的一系列手段,只是诈骗目的从骗钱变成了诱降。

    信号劫持必须足够全面,不仅要用赵国官方的各种号码发短信。

    还得使用大数据技术,定向推流网页信息和短视频内容。

    赵国人能看到的一切,都是瓦解他们军心的东西。

    如果赵国人想要看别的,就直接切断信号让他加载不出来,反正通讯基站和交换机都在秦国人掌控之中。

    平日里常见的电信骗局漏洞百出,因为他们的假基站设备简陋,使用的也是虚拟交换机。

    如果是以一国之力去进行战略性的欺骗,几乎不可能被赵国人看穿,因为所有通讯设备都是真的,把咸阳电信的设备搬上来冒充邯郸联通。

    武安君仔细听过整个流程,赞叹道:

    “你呀,总是能给我整出点新花样。”

    参谋们也纷纷在内心里吐槽,幸好公孙将军投身军伍。

    但凡做些别的行当,都是祸国殃民的一害。

    不过王龁有个问题。

    要不要让这些赵国士兵联系后方的家属?需要切断真正的电话和短信内容吗?

    现在给家人保平安,过几天就埋土里了,未免有点残忍。

    但这不是残忍不残忍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前线士兵和后方家属交谈,对士气有什么影响。

    公孙启认为应该切断真正的对外电话,不能让双方取得联络。

    秦国对赵国后方开展了长期的战略大轰炸,赵国人的仇恨值都急剧飙升,许多家人应该会支持自己的儿子丈夫坚持作战。

    “人工智能技术不是很发达吗,能不能伪造出后方家人的声音...”

    武安君说到一半停嘴,意识到这种超级工程不太行,秦国人也没办法收集几十万赵军的亲属信息。

    但也产生了新的灵感,可以伪造赵王的视频和声音啊。

    玉音放送,倒戈卸甲。

    对于那些拥有大量公开资料的公众人物,很快就能完成精细模型的训练,AI合成的影像音频足够以假乱真。

    虽然合成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但绝大部分人第一时间不会想到这事。

    除非你做的视频太抽象了,比如嬴稷蹦迪、赵丹勤政这种完全不符合人设的东西。

    如果赵国士兵看到的视频...

    暖色灯光映衬的办公室里,赵王丹面色低沉,捧着一张发言稿。

    桌上的显示器正在放送着宫廷穹顶的赵国旗帜。

    赵王丹艰难的开口,用冗长繁琐的官方话术决定停战议和。

    这就非常合理了。

    白起的头脑飞速运转,通过启小将的一个引导,联想出了无数的新时代战略欺骗策略。

    赛博战国的世界,科学技术的突破仿佛没有瓶颈,做到了真正意义的日新月异。

    未来就在眼前,多数人却活在过去。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高新技术不断加强着阶级壁垒,使得穷者恒穷,富者愈富。

    对于上流阶层而言,使用高新技术控制别人的同时也控制了自己。

    路径依赖总会产生守旧思想,人们普遍喜欢待在舒适圈,而不愿意冒险探索更加新兴的领域。

    高科技,低生活,赛博朋克的影响渐渐蔓延到全部的阶层。

    低生活不仅仅是某个群体生活水平的落后,而是整体社会思潮的落后。

    社会思潮的凝固,又连累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迟缓。

    政治哲学和军事思想都属于被拖累的。

    要让社会科学的发展速度也提升起来,跟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的进展达成平衡。

    必须勇于探索,虚心学习,拥有一个更进步更适应新时代的思维模式。

    只有适应未来,才能活在未来,否则就会被淘汰。

    武安君白起,敏锐的抓住了新时代军事科学的转折点。

    李悝变法与吴起军改,首创军功爵制度,建立职业军队的雏形,让精锐的常备军总能击败兼职的动员兵。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完善了士官体制和军工生产系统,赵军永远保持着高超的技战术素养,无穷无尽的钢铁洪流能够碾碎一切。

    武安君第一次军改,建立了参谋总部系统,从此秦国可以批量生产优秀军官,胜利不再依靠天才将领的发挥,而是基于军事科学的指导。

    古典,过去,现代。

    那什么才是未来呢,武安君决定第二次进行军事改革,他有了初步的想法,还需要更多人集思广益共同完善。

    公孙启无法帮武安君完善新时代军事理论,因为军事领域的革新还需要政治领域的配合。

    铲除奸佞,再造乾坤,才是属于启小将的任务。

    武安君的长平之战即将结束。

    公孙启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