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劫运周天 » 第二章 山水郎

第二章 山水郎

    手握平都密诏的罗清,坐在原来的洞府中,闭目思索着,倒不是罗清恋旧,而是没必要重新修建洞府。

    虽说成就筑基可以到下院附近的群山中建造一座洞府,但是实际中并没有几个人会这么做,因为道途无望之人会去山下安顿,而有望成为真传弟子的人在完成诏令后自然会被领入真正的平都山秘境,外面的洞府建造无用,白费功夫。

    前世罗清出身低微,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因此养成了不在乎修炼环境华美与否,只要能安静清修不被打扰即可的习惯,哪怕后来修为深厚,也不曾花大力气建造美轮美奂的宫殿,更何况此时有比改善修炼环境更重要的事情要思考。

    罗清在回顾当日面见决明真人的场景,思索是否留下破绽。

    当时都院决明真人见自己修行大进,以教养之情,引导晋升之路,暗示自己接下密诏,力争成为秘传弟子。

    罗清也顺势接下密诏,揣摩着原主的样子尽量不漏声色。

    等罗清接下密诏后,决明真人先是为他讲授一些修行心得,然后又将晋升筑基的赏赐给了罗清,自己还额外贴补了一些东西。

    东西倒在其次,决明真人以紫府的眼界为罗清讲道,着实是丰富了罗清的眼界,看到了更多这个世界的不同,也让罗清对这方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对这方世界的大修更加忌惮,收起了轻视之心。

    讲解完道法,决明真人关心起来罗清的生活,随意的问了几件日常小事,可是罗清当已经将原主的记忆翻遍,那些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虽然表面决明真人没有怀疑什么,可是罗清仍然不敢抬头直视决明真人,心中总有一种心惊肉跳之感,外松内紧,随时做好了被发现后的脱身准备,但是最终决明真人也没再深入试探,直到走出长明阁,罗清才觉得周身一轻,再无压迫之感。

    决明真人或许并没有发现自己异常,罗清很打消了这个念头。

    决明真人一定察觉到了什么,否则不会试探自己,但是自己回答也没有明显疏漏,他也不能十分确定。

    不论决明真人心中怎么想,罗清已然渡过了第一个难关,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如何才能顺利完成密诏,晋升真传后悄然离开平都山。

    不是罗清不想现在一走了之,接下密令那一刻,罗清就已经在平都留下的印记,想要假死脱身都是不能,只有完成任务,宗门收回密令后才能回归自由。

    除此之外仍然有一个麻烦需要解决,但是却无从落手,那就是原主到底在信中看到了什么,才会促使他孤注一掷,在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冲击筑基期,毕竟涉及到自己这具肉身的因果,若是不知道,罗清担心影响后续的修行。

    可奇怪的是,罗清翻遍原主记忆也不曾发现原主在密信中看到的内容,仿佛只有原主的神魂才能记住,根本无法记忆,这就更加引起了罗清的好奇,一个普通弟子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看到只有元婴期才能书写的神魂密咒。

    可惜线索终究太少,哪怕是罗清也难以追根溯源,于是他将此事记在心底,将目光转向那枚密诏。

    密诏是一枚玉牌,正面平都敕令四个大字,背面写着山水郎三个小字,字体龙飞凤舞,均是用云纹撰写。

    云纹是这方世界的通用法文,是昭显天地之理的具象,非云纹撰写的符令不足以诏令天下。

    虽然不同于原本世界的玉篆,但是大道相通,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罗清在翻看前身记忆之时,已经记下。

    这密诏不仅仅是交待此行任务的载体,同样是一件储物法器,既是身份象征,又是发挥号令的媒介。

    平都山诏按照级别令分为真人玉令,真君金令和老祖钧令,以及最高法令平都敕令,这枚令牌似乎是一枚真人玉令。

    山水郎是监察地方山水神灵的职位,有管理、任免地方山水之神的权利,可以说位高权重,一般由紫府真人担任,地位不弱于一方院主。

    筑基弟子多为各院执事,最多是担当山水中郎将,协助山水郎处理事务。

    可是昨日决明真人竟然将山水郎密诏交给自己,让自己代平都行走天下,协查各地山水事宜。

    此事没有门中首肯,一个紫府真人绝对无法任命一个和自己平级的职位,但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罗清仅仅筑基的修为恐怕难以服众,不要说平都山内部,就算是外面赦封的山水之神恐怕也会心中不满。

    但是决明真人并未容罗清拒绝,也没有说明原因,只让罗清带密令下山到清风城,言称后续自有安排。

    原本的身份就已经是一团乱麻,再加上山水郎的任务,罗清感觉自己深陷到一个巨大的漩涡了,但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债多了不愁,只要缓过这口气,日后自有分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修为,保存己身。

    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将来的困境毕竟还远,但是眼前的事情却有些紧迫了,清风城距离平都山下院大约是十二城的距离,一城之间需要三天才能到达,十二城就是三十六天,密令中给了罗清六十日,也就是说罗清最多只有三十四天的准备。

    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修行之人来说太短了,偶尔闭关修炼一门法术可能就过去了,但是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好执行密令的东西,却是有些仓促了。

    眼前最主要的是攻防之器,原身身无长物,只有一把玄铁剑,玄铁剑材质驳杂,就是元胎用起来都是勉为其难,何况已经是筑基的真人。

    十二城已经到了偏远的中域,同外域接壤,虽然没有外域复杂,杀人夺宝成为常事,相对于内域的海清何晏更是远远不如,因此一件护身之宝必不可少。

    前世的罗清一柄宝剑春秋大杀四方,也导致自己劫运缠身,因果纠缠,落了如此下场,此生重修必然要深思熟虑,选好自身护道之宝。

    初到此世,涉世未深,神通功法都未选定,尚有时间慢慢祭炼,眼前只要找一件趁手的法器,能够护身即可。

    遍寻罗青原本的记忆,他修行的是《赤焰清风诀》,以赤焰为本,辅以清风,风助火势,火随风走,是一本以火和风为基础的法诀,谈不上绝妙,但也不是普通货色,想必当初决明真人在给罗青选择法诀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唯独一个缺点,就是与北境水德大兴的大环境不契合。

    此时紫府尚未成型,虽然铸就根基,但花费一些代价,也是可以改变原本根基的,没有真正选择好根本道法之前,罗清暂时不打算更改功法,仍旧修炼《赤焰清风诀》。

    梳理好思路,略微思索,罗清心中已经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