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无限爆兵 » 第123章 清点战损

第123章 清点战损

    就像之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那样,就汜水关跟虎牢关这两座关隘,那么短的距离,他们就攻击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最后还是董卓逃跑了,没有了多少守军阻挡,才打到洛阳去的。

    不然的话,时间还不知道需要多久呢。

    打一场仗,除非是偷袭或者是有绝对碾压的实力,不然一般打个好几年都是正常的。

    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习惯了。

    就算李治的兵马很神奇,相信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结束战斗的。

    何况,调动兵马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徐庶觉得,自己只是回去看一下母亲,吃一顿饭休息一下再出发完全是来得及的。

    何况自己还是骑马过去,速度比步兵的走过去是要快很多的。

    也就三四百里而已,骑马的话,就算一个小时赶路五十里,也只要七八个小时就能到达临湘城了。

    怎么也会比李治的兵马先一步到达临湘城吧。

    这样自己还能先进城,到时候跟外面的兵马来个里应外合什么的,降低攻城的难度。

    所以,就算晚点出发,也不会耽误什么事情。

    可他哪里想的到,李治的士兵这么部将道理,行军速度那么快不说,攻城也这么干净利落。

    他就是晚走了半天的时间,就直接错过了攻城的时间。

    等他赶到临湘城的时候,李治已经将整个临湘城都整顿好了,就等着他来接收了。

    好在,徐庶也没有晚太多,在傍晚时分,就赶到了临湘城。

    可当徐庶看到不管是城门口还是城墙上,都是李治的士兵之后,顿时就愣住了。

    自己这是走错地方了?

    可看城门上的名字没错啊。

    这就让徐庶有点想不明白了,只能带着疑惑向城里走去,打算去问问怎么回事,或者是见见领兵的将军,了解一下情况。

    只是,徐庶在城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那所谓的将军,就算跟那些士兵们打听,也没人搭理他。

    这就让徐庶更加的郁闷了,只能去郡守府看看,看在那里能不能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答案。

    可徐庶哪里知道这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将领,恐怕最后还是要让他失望了。

    因为李治根本就没有派将军过来,他怎么找的到?

    而那些步兵根本就不会说话,也不会搭理除了李治之外的任何人,再说了,他们也不会说话,徐庶能打听到情况就有鬼了。

    不管徐庶是什么心情。

    此时的李治,在安排好临湘城的事情之后,确保不会有人能跑出郡守府跟临湘城之后,就不再关注其他的东西了。

    而是开始清点起这次的战斗损失了。

    李治的兵马从湘南县出发的时候,是35000人整。

    同时攻击四个城门,都有不少的伤亡,每个城门的损失多少不一,但是都在一千人以上。

    总计死亡了四千多接近五千人左右。

    其中还有不少都残血了。

    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这就是强行进攻城门的后果,这还是李治的兵马防御力比较强大,或者说是无惧受伤,血量比较厚的原因。

    如果是正常的士兵,这个数据可能还要大上很多。

    毕竟你只是一味的强攻,人家只是站在城墙上用弓箭淡定的攻击,等你到了城墙下的时候,还有大量的石块,檑木,金汁这些攻击落下。

    再加上李治的步兵都是挤在一起去攻击城门,这就让对方的攻击能做到最大的杀伤力。

    只是才死了一千多人,这还是李治的步兵更加的抗揍,还无惧生死跟受伤,拼命攻击城门,用最快的速度将城门给攻破了,才只战死了这么点人。

    不然的话,如果让正常的士兵来这样做,可能死亡的人数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这就是强行攻击城门带来的后果,难怪古代的人攻城,都不会强行攻击城门。

    而是用其他的各种手段,要么就是打造各种攻城器械来压制敌军,再让自己的士兵攻上城墙,要么就是挖地道什么的。

    人家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还不就是为了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就算有时候赶时间过着主将气昏头了,去进行强攻,也是用大量兵马去攻上城墙。

    毕竟城墙那么长,大家不用挤在一起,被敌人集中火力攻击。

    这才是最正确的攻城方式。

    可是李治没有办法啊,他那些金手指所生产出来的步兵,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一些NPC,根本就不会怕云梯去上城墙。

    那就只能强攻了。

    而且在攻城的过程中,对方发起攻击的人还只有一千人的样子,其他的人不是分散在城墙上防止偷袭,就是在保护城门。

    这才让李治近万人挤在一起去进攻城门的时候,才死亡了一千多人。

    这绝对算是很少的损失了。

    最起码,这点损失李治还是能够接受的。

    不就是近五千人嘛,以现在李治生产步兵的速度,三个月就能生产出来了。

    相比较于获得整个长沙郡来说,这点损失李治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除了攻破城门的损失之外,在进行巷战的时候,也损失了两千人。

    其中,有一些是残血状态,很容易被杀死。

    不过,总体就战损比来说,还算是不错的。

    因为李治击杀了孙坚手下五千多近六千人,自己才损失了一千大几接近两千人,这完全做到了一换三啊。

    当然了,这其中李治的步兵虽然有不少是残血状态,可孙坚的兵马,也有不少是后来被杀破胆了,不敢进攻或者只知道逃命,又或者是投降后由于不是真心的,还是红色光点的敌对状态,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击杀的。

    不然的话,就算正常的一换三,在李治有那么多残血士兵的情况,在击杀孙坚近六千人的情况下,李治也绝对不可能是只死亡了两千人的。

    相比较于正常的攻城战来说,以三万五千人去攻击一攻击一个人口大郡的郡治所在,这样有这高达城墙的城池,对方还有一万人的守军在防守。

    在强行进攻的情况下,只损失了接近七千人就将城池给攻了下来,将对方的士兵不是击杀就是俘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