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练武奇才,惊呆了黄蓉 » 第34章 初闻形神意三境

第34章 初闻形神意三境

    两只烧鸡很快入肚,洪七公吃罢用脏兮兮的衣袖抹了抹嘴,这才站起身。

    洪七公肃然道:“降龙十八掌取自《周易》。招式简明,但精要之处全在运劲发力。”

    “此套掌法修练门槛不高,但想要大成不但需要绝顶内力,更需要对内力精准微操,因此数百年来学全整套降龙十八掌的人寥寥无几。”

    说着他看向武修文,道:“我瞧你亢龙有悔、双龙取水两式深得精髓,想来习练了不短时间吧?”

    武修文道:“徒孙已学了六年。”

    洪七公不禁皱眉,道:“降龙十八掌招式简单,你学了六年竟还未悟通?”

    他不禁有些失望。

    先前他装睡之际,瞧见武修文独自对抗藏边五丑,一招亢龙有悔有模有样,深得“有余不尽”的要旨。

    其后武修文以内力渡入他体内,时间虽短暂,可洪七公是何等人物,刹那间便已察觉其内力精纯浑厚。

    加之听见武修文义举,这才对这个徒孙如此器重。

    可现下听闻其学了六年,竟连降龙十八掌都未悟通,自是开始怀疑其悟性。

    须知降龙十八掌以招式简单闻名天下,纵是郭靖那等资质,也是不足一年便将招式学全了。

    武修文亦是有些惭愧,道:“不敢欺瞒师祖,徒孙所学有些多,而且任何一门武功也不舍放弃。”

    洪七公只道他是在找借口推脱,心头为怒道:“哦?我倒要瞧瞧你六年来学了哪些武学。”

    说罢,他负起左手,道:“来,尽你所学来攻。正好瞧瞧我那两个好弟子教出了何等人物。”

    武修文听出他话中带着怒气,当下不敢耽搁,自腰间抽出铁萧,道一声得罪,铁萧晃动,在空中幻化成弧,向洪七公肋下刺去。

    洪七公叫道:“玉箫剑法,玉漏催银箭!”

    他站立不动,右手探出却已挡在铁萧必经之处。

    武修文招式一变,右腕一抖,倏忽点向洪七公右胸。

    洪七公又道:“萧史乘龙!”

    嘴里说着话,右掌又已守在了胸前。

    武修文围着洪七公不断变招,速度之快令杨过目不暇接。

    洪七公却只是站在原地,口中不断叫着:“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

    他嘴里叫着招式名称,右手不动变化,每每均停在武修文即将攻击之处。

    武修文将玉箫剑法最后一招使出,霎时退出丈许,微微喘息。

    洪七公眉头舒展,道:“玉箫剑法已得其精髓,只是尚未摆脱剑式束缚,离意境还差得远。你这玉箫剑法学了几年?”

    武修文道:“亦是这六年间所学。”

    洪七公点点头,道:“难怪。六年间便将玉箫剑法练至神境,如此悟性已算不错了。”

    顿了顿他又道:“只是即便六年间大半时间用来练玉箫剑法,也不该连降龙十八掌都不曾悟通才是。你说你所学颇多,还学了什么?”

    武修文将铁萧插回腰间,深施一礼,道:“请师祖指点。”

    言罢,他微微跳起,人在空中,四肢弯曲,落地时嘴中发出“咕”的一声,身子如蛤蟆般腾跃而起,双掌直朝洪七公胸口拍去。

    洪七公眼见他爬伏在地便已瞪大了双眼,待他双掌推来,随手一招亢龙有悔迎了上去。

    两人手掌相交,洪七公纹丝未动,武修文却是倒翻着飞出丈余才落地。

    洪七公惊道:“好小子,你竟还会蛤蟆功!”

    武修文便将自己拜欧阳锋为义父之事说了。

    只说他因嘴馋在桃花岛上烤野兔,不曾想将欧阳锋吸引过来了,因他分了半只野兔给欧阳锋,欧阳锋便收他为义子,传了他蛤蟆功以及逆九阴。

    他自然也不会说是因觊觎欧阳锋武功才认其为父,而是说看其疯疯癫癫甚是可怜,这才认下。

    洪七公心胸豁达,倒也未因武修文认欧阳锋为父而恼怒。

    洪七公叹道:“逆九阴和蛤蟆功啊,你竟有此奇遇。玉箫剑法、蛤蟆功、逆九阴、降龙十八掌这四门武功无一不是顶级武学,六年间让你全部学通,确是为难。”

    武修文道:“其实不只这四门。”

    洪七公惊诧之色一闪而逝,道:“是了,你内劲中有九阴真经的影子,先前我还道怎的如此古怪,现在想来,你是正逆九阴同修,劲力才会如此古怪罢?”

    武修文道:“正是。”

    洪七公满意的点点头,道:“好,不错。你的悟性不比黄蓉那丫头差。”

    武修文道:“师祖谬赞了。”

    洪七公道:“黄老邪最厉害的武功还要数弹指神通,你竟没能学到,可惜可惜。”

    武修文道:“弹指神通,徒孙也学了。”

    洪七公一愣,道:“耍赖瞧瞧。”

    武修文运劲屈指一弹,一股无形劲气激射而出。

    洪七公右掌一伸截住那股劲气,只觉手心微微发麻,顿时喜道:“不赖不赖,弹指神通已有小成,说不得再过不久便能迈入神境。”

    武修文听他一会儿神境,一会儿形境的,诧异道:“什么是形境?什么又是神境?”

    洪七公道:“所谓形境神境,乃是武学的境界。形境者,即是常说的小成,是指学全了武学招式,能够熟练施展,是为仅得其形。”

    “所谓神境,即是常说的大成,是指领悟了武学精髓,掌握了诸般变化,是为得其神髓。”

    武修文道:“竟有如此区分之法吗?我却是未曾听说。”

    洪七公笑道:“你自是不知,如此区分法乃是我们五个华山论剑时讨论出的,却要比小成、大成、圆满精准许多。”

    武修文道:“那么圆满的对应什么境界?”

    洪七公道:“圆满所对应的,我们称之为意境。是指领悟了其中真意,不再拘泥招式,举手投足皆能发挥出武学最大威力。”

    说着他指指武修文,道:“就好比你方才所施展的玉箫剑法,真意在于俊雅飘逸中蕴含杀机。如今黄老邪随意一剑便能蕴含此意,也是因此,他越老越显潇洒。”

    “而老叫化的降龙十八掌真意在于至刚至猛,是以老叫化如今出手便刚猛无铸。”

    说着他又有些恨铁不成钢,道:“你六年学了六门神功,除了正逆九阴两门心法,还剩四门武功。蛤蟆功与弹指神通皆已达形境,玉箫剑法更是已达神境,偏就降龙十八掌尚未达形境。你小子是看我不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