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未曾见过的世界 » 第二十九章 邀请赛(十五)· 碾压

第二十九章 邀请赛(十五)· 碾压

    黑衣人从身后取出一辆全黑色的小车,这辆车与其他参赛车辆截然不同,引起了在场观众们的好奇和惊讶。

    这辆小车独特的外观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相比其他赛车,它特地配备了一层全黑色的外壳,让人联想到忒思乐公司研发的未来感十足的皮卡车。整体外观简洁利落,完全是一个棱角分明、线条硬朗的楔形车身。车身向前下方倾斜,后部则呈直角切割成大平面,整车都是笔直的平面,毫不掺杂一丝曲面之感。这样的设计展现了出色的工程美学和独特的创新风格。

    令人瞩目的是,与其他小车不同,这辆小车的车身上并没有显眼的细杆和被绑住的摄像头。这一设计上的差异引起了在场专业人士和狂热观众的极大兴趣。一时间,大家都在猜测这辆车的摄像头是不是隐藏在车灯里面,这对小车整体的视觉识别要求难度更大了。

    黑衣人毫不掩饰地展示着这辆全新赛车,就像是要用实力和外观征服所有怀疑的目光。他冷静地站在小车旁,似乎在期待着赛场上的火花。整个赛场沉浸在一片静默之中,仿佛大家都在等待这辆神秘小车的表演。

    黑衣人接收到志愿者发车信号后,按下开启按钮,小车如同地狱中沉睡的凶兽睁开了眼睛般点亮红色的前车灯,整个赛场的观众眼睛为之一亮。小车如同一匹黑色猛马,平稳地左滑出停车位,引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和瞩目。

    在直道上,漆黑的小车缓慢加速,划过一道无情的红色灯影,展现出优雅而有力的驾驶风采。与此同时,小车的背部车盖自动收缩,使得整个车身更加紧凑。令人注目的是,皮卡车后背一根细杆缓缓立起,上面挂着一枚高度调节的摄像头。

    原来黑衣人并没有取消细杆绑定摄像头的传统设定。

    这个设计独特的摄像头架构为小车提供了更灵活、更全面的视野,与传统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观众们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不禁交口称赞黑衣人所驾驶的小车的创新之处。

    小车的出色表现和独特设计,让观众们对这位黑衣人的工作室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这个个人参赛者所制作的黑色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

    随着小车的动作,赛场上的观众们不禁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小车的摄像头精准地检测到前方多重S弯,舵机启动,前轮得到精准调整,自动调整左右速度差,使得小车如德芙般丝滑地穿梭于多重S弯之间。这样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仿佛是一场高超技艺的舞蹈。

    接着,摄像头捕捉到前方U型弯,小车的舵机迅速作出反应,将前轮向右转,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实时调整右轮和左轮的速度,使小车在U型弯中如行云流水,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精准漂移。这种高超的操控技术,令现场的观众们屏住了呼吸,被小车的表现所震撼。

    小车接下来来到U型弯的顶点和环形赛道相切处,舵机操控前轮向左,右轮加速,左轮降速,小车如艺术家一样在环形赛道上舞动。观众们的欢呼声和掌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为这场车辆的芭蕾舞献上热烈的掌声。

    然后,小车检测到前方赛道向右凸弯,舵机再次迅速作出调整,前轮右转,左轮加速,右轮降速,小车平稳地通过双重U型弯。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湛的汽车驾驶技术表演,让观众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

    这种流畅丝滑的操作展现了小车操控的高超水平,即使秦维金的小车配备了最先进的AGXOrin处理器,也难以超越这辆小车的表现。这样在弯道中不减速的技术,不仅仅考验了小车的机械结构,更是对整个软硬件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了严格的检验。

    秦维金花了两万多购买的AGXOrin的先进性能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这辆硬朗的黑色小车的表现证明了不仅仅依赖于硬件,还需要出色的软件算法和实时操控系统。这种对弯道不减速的技术要求车辆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分析和处理摄像头传来的信息,实时调整舵机和驱动器的工作状态,以保持高效率和流畅性。

    因此,小车的这一表现不仅是对AGXOrin性能的挑战,更是对目前排名第一的秦维金率领的十万高压工作室整体技术水平的深度考验。观众们不禁对这场比赛的胜负充满了期待,他们在这一瞬间认识到,技术的巅峰表现并不仅仅取决于硬件的性能,更需要全面的软硬件融合,以及对细节的极致把控。

    小车在通过各种复杂路段时展现出的精湛操控和灵活应变让观众们目瞪口呆。经过小桥时,小车不仅保持了输出功率的稳定,还主动换挡,降低速度,如履平地般轻松通过小桥,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国赛佬的实力吗?”布惊仁第一次感受到恐怖,这是在秦维金身上都感受不到的。

    在8字弯的挑战中,小车更是展示了高超的驾驶技术,不断换挡、提速,以极致的优雅通过弯道,仿佛是一场艺术的表演。

    黑武士般硬朗的小车在弯道都不减速,却引得观众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不禁为这辆小车的出色表现而赞叹不已。

    接着,小车来到了M型双陡坡,这是一个对车辆动力系统和操控系统都极大考验的赛道。小车却表现得游刃有余,通过自动调整速度和功率,空中出现了一红一黑的残影,让众人惊呼不可思议。观众们纷纷感叹,这样的技术和表现实在是超乎寻常。

    最后,小车来到Y型岔道前,比赛时间与燃烧吧单片机工作室相近,但小车却展现了更为稳定的状态。小车先进的摄像头和机器视觉系统为其自动规划了左侧更短、更平、更快的赛道,展现出先进的智能算法和高效的决策能力。观众们纷纷为小车的卓越表现而欢呼,对这场比赛更加期待。

    小车在汇点成功通过后,通过精准的右转,迅速接近终点。全场观众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辆黑色小车,紧张而激动。小车在终点前方停了下来,氛围瞬间紧绷。

    随后,小车在终点前方停车位附近做了一个短暂的右转,在直道上跑了一会儿就到过终点线了,小车随即降速停下,准备倒车入库。这个环节需要精准的操控和对环境的敏感度,是考验自动驾驶系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

    小车在倒车入库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轻松地完成了倒车动作。观众们在这一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为小车的卓越表现表示敬佩。

    最终,小车平稳停放在了库位中,标志着比赛的顺利结束。观众们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这辆小车的出色表现。比赛的紧张和刺激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收官。

    最终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令全场观众都陷入了惊叹之中。

    39.94秒的成绩,让这位个人参赛者直接冲进40秒以内,轻松碾压了七大工作室,这种出色的表现让人无法置信。

    观众们纷纷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目睹了一场智能车比赛的巅峰之战。这位来自东江大学的个人选手,似乎超越了大家的预期,展现了强大的驾驶技术和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

    全场的议论声再次掀起,观众们纷纷感叹着东江大学的强大实力。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工作室之间的较量,更是一场学校之间的荣誉之争。东江大学以出色的表现,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比赛的结局让人记忆犹新,东江大学的工作室以惊人的速度和技术碾压了竞争对手,为整个比赛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