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游戏里的大明 » 第二十八章 破局之法,大明朝廷的信誉!

第二十八章 破局之法,大明朝廷的信誉!

    成了!

    王者永不屈服深深看了崇祯一眼。

    他知道,自己这一回,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只差最后一步。

    后世心理学普遍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内容只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七十是情绪。

    虽然向崇祯帝献策,最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内容。

    但王者永不屈服却仍然认为,首先要把握住他的情绪,让崇祯帝相信自己,看重他说的话。

    诸葛亮故意让刘备三顾茅庐,这并不是摆架子,而是为了让刘备珍惜他这个来之不易的军师,对他所提的意见,更加认真对待。

    这十分重要。

    太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就不会太重视。

    人性便是如此。

    刚才王者永不屈服一番操作,坐下让人端茶递水,让崇祯帝亲自下来求,不是为了装逼,而是为了能更好的拿捏崇祯帝。

    相同的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

    在不同的氛围下说出来,效果也不一样。

    现在,时机成熟了。

    王者永不屈服理所慢条的开口。

    “眼下朝廷最大的问题,是没钱。”

    “印制宝钞固然是一个解决之法,但当年太祖皇帝在时,尚且不能让百姓们都心甘情愿的使用宝钞。”

    “何况如今的大明,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

    “经历过之前的宝钞事件,百姓们绝不会愿意将银子换成宝钞。”

    “朝廷若是强行推广,只会引来天怒人怨。”

    “于眼下的危局,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实际上,朱元璋当年印宝钞,本来开始弄得蛮好的。

    大明能在成立初期即解决财政问题,供养庞大的军队,宝钞功不可没。

    奈何后来老朱按捺不住印钞的冲动。

    朝廷没钱了,就拼命的印。

    有一次,老朱下令赏赐全国军队,一次性便印了相当于大明四年全部财政收入的宝钞。

    过多的宝钞流入市场,造成其不断贬值。

    百姓们纷纷拒用。

    哪怕老朱用严刑竣法,也无法阻止。

    最后终于彻底崩溃。

    王者永不屈服对大明历史是做了不少功课的,也知道其中的缘故。

    不过,现在只是向崇祯帝献策,没必要将太祖皇帝的事讲太多。

    “单纯的印制宝钞,此路不通。除非……”他顿了顿。

    “那该如何呢?”朱由检连忙问道。

    “除非宝钞的印制者,不是大明朝廷,而是民间的商行。换钞也不是强制的,而是自由的。”

    “愿意换就换,不愿意便不用换。就算是换成了宝钞,也可以随时再兑换成银子。”

    王者永不屈服端起茶来,润了润嗓子。

    “不由大明朝廷印,而由民间商行印,还要自由兑换,这……”朱由检非常不解。

    想了又想,仍觉得一头雾水。

    因为你大明朝廷的信誉早就破产了。

    王者永不屈服心中暗笑。

    在这种事情上,大明朝廷的信誉甚至不是零,而是负值。

    只要听到是朝廷办这事,百姓们保证有多远躲多远。

    另一个原由,印钞这种事情,就应该由游戏玩家来掌握。

    玩家们有技术,可以印制出这个时代的人绝对无法伪造的钞票。

    玩家们也懂现代金融,知道要控制印钞。

    而且,更重要是,这是游戏啊!

    玩家当然要慢慢攻略,将这个世界的权力一步步全部掌握。

    此时有机会,就先拿下印钞权!

    “百姓们害怕官府,也不相信朝廷。”

    “就算朝廷和官府承诺可以再兑换成白银,百姓们也不会相信,他们会担心朝廷和官府耍赖,翻脸不认账。”

    王者永不屈服直言:“只有由商户出面,才能让百姓们放心。”

    朱由检的脸上略过一丝惭色。

    他也知道,对方说的是真话。

    大明朝廷的信誉……

    比如加征三饷,本来说好只加征一年,结果是一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承诺明年就不加饷了。

    “不强制兑换,百姓们真的会将白银换成宝钞吗?”朱由检问道:“再说,既能自由兑换,又如何收金银供朝廷用?”

    大明实行银本位多年,就算是皇帝,也觉得只有银子才算钱。

    宝钞,那玩意儿搞出来,就是用来搜刮百姓的白银。

    哪怕是提议印宝钞的大臣,在奏折里也写得清清楚楚,印钞宝钞的目的,就是“收天下金银,以为朝廷之用”。

    说白了,整个大明朝廷,从皇帝到大臣,到所有官员,就没有一个人打心底里认为宝钞是钱。

    所有人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认定,只是骗老百姓银子的废纸。

    将天下所有百姓都看傻子,还想将他们的家底全部掏干净,从一开始就是居心不良。

    可连官员们自己都不带头,都不愿意换宝钞,都将银子藏起来,还如何推行呢?

    “想让百姓们自愿换宝钞,其实很简单,给利息就行了。”

    王者永不屈服道:“如今大户人家都喜欢将挖洞将银子埋起来,这就会造成市面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少。”

    “朝廷无银可用,财政危机爆发。”

    “但银子埋起来并不升值,若是钱庄愿意给利息,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点点利息。并且信誉有保证,随时能赎回,他们就会很乐意将银子存入钱庄的。”

    “自由兑换正是保证这一切的前提。”

    “但自由兑换是要收一定的手续费的。因此,若非必要,谁也不会随便换着玩。”

    “百姓们将钱存进钱庄,获得利息收入。”

    “钱庄再将钱借给朝廷,供国库开支。”

    “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大明,已经有不少钱庄。

    只不过,去钱庄存钱,不仅没有利息,反而要收保管费。

    除此之外,钱庄还经营银子换铜钱,铜钱换银子等业务。

    也有贷款业务。

    但此时的钱庄还不懂现代金融,并不会拿储户的存款去放款,而是只用自己的本钱放贷。

    贷款的利息很高,贷款的范围却不大。

    事实上,在此之前,大明朝廷也曾经向钱庄和银号去借过钱。

    不过,因为信誉问题,钱庄和银号并不愿意借钱给大明朝廷。

    哪怕朝廷承诺给很高的利息也没用。

    因为朝廷是真的会赖账的。

    出于无奈,他们会象征性的借一点给朝廷,然后哭说没有银子了,再通过官员来疏通关系,让朝廷放过他们。

    当然,这个时候的钱庄和银号的资金规模本身也有限。

    就算是掏宝家底,也借不出多少钱。

    对庞大的大明朝廷来说,只相当于九牛一毛。

    朱由检听他说到这里,顿时眼前一亮,面露狂喜之色,拍掌赞道:“妙!妙!假手民间的商行,利用钱庄的名义,打着存钱给利息的由头,收百姓金银,如此一来,国库定可充盈。妙,此计甚妙,先生高招啊!”

    他越想越兴奋,不觉手舞足蹈。

    王者永不屈服愣了一下。

    崇祯帝这么容易被说服吗?

    也太简单了吧?

    他本来还准备了一大堆措词,以为要慢慢讲解呢。

    “咳咳……”王者永不屈服轻轻咳嗽了两声,笑问道:“陛下,你就不问一下,利息支出从哪里来吗?”

    “利息?”朱由检哈哈大笑,一摆手道:“什么利息?先生说笑了!”

    “眼下朝廷危急之时,身为大明子民,本就应拿出财产金银,与朝廷共度时艰,此子民应尽之责。”

    “不过是刁民难缠,目睹朝廷危局,却只顾个人,丝毫不为朝廷着想。才不得已想出一个给付利息的法子,使他们掏出金银。”

    “收天下金银为朝廷所用。”

    “难道,他们还真想要朝廷的利息不成?”

    “待平定的贼寇叛乱,灭了关外的蛮族,大明江山安稳。到时候,朝廷不给分文利息,他们又能拿朝廷如何?”

    “依朕之见,不仅不应给利息,还应待金银收聚起来之后,全部没收,充作公用,不用归还了。”

    “朝廷的财政危机可解,从此再不缺银子用了,妙极,妙极,哈哈哈!”

    他说得理直气壮,得意无比。

    这一回,轮到王者永不屈服目瞪口呆了。

    尼玛!

    这是从大明皇帝口中说出来的话吗?

    怪不得他如此轻易便认定是好主意了。

    原来是打着拿钱不还的算盘!

    这就是大明朝廷的信誉吗?

    说你是负值,简直都是抬举了你啊!

    山贼强盗的信誉,恐怕都比你高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