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1850聊天群 » 第二十二章 冬训,创业

第二十二章 冬训,创业

    随着雇工们的家人陆陆续续的到来,生活区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

    等到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一个温暖的小窝。

    虽然他们的房子并不大,但却是足够温馨。

    护卫队一队一排一班的班长张三,也托人把自己的家人接来了,由于他家的人口多,何平还特地给他安排了两块宅基地。

    而张三参加了好几次的剿匪任务,饷银加上奖金,让他成为了护卫队里的富裕阶层。

    因此,他在自家房子的建设上很舍得花银子。

    不但两处房子都是砖瓦房,甚至还少有的安装上了玻璃窗。

    玻璃这个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奢侈品之一了。

    何平在几个兄弟得帮助下弄出来了一个玻璃厂,尽管生产出来的玻璃质量惨不忍睹,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好东西了。

    因此,平山商号里终于有了第一件本土生产的商品。

    而张三作为护卫队的一员,他却不是从平山商号里买的玻璃,而是直接从玻璃厂购买的“残次品”。

    玻璃厂在刚刚投产的时候,肯定要进行试生产的。因此当时弄出来了很多的试验品。

    这些实验品大多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何平本来是打算回炉重新烧制的,但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可惜了,不如卖了划算。

    因此,这些“残次品”就被允许卖给自家人了。

    张三就是在这个时候买了一批玻璃。尽管这些玻璃薄厚不均,透光性也差点儿意思,在何平看来简直就是没法要。

    可同样的东西放在张三眼里,那可就是妥妥的好东西了。

    这可是玻璃窗啊,就算东家觉得这玻璃质量差的一批,但好歹比窗户纸强的多不是?

    就比如现在,张三最小的妹妹,一大早起来啥都不干,先跑到窗户边上用手玩着玻璃上的冰花。

    “三哥,这上面为啥会有花呢?”小妹又一次问了他这样的问题。

    “东家说,这是屋里的哈气碰上了凉的玻璃,凝结出来的冰晶。”张三一边洗脸,一边回答着小妹的问题。

    “那三哥,为啥窗户纸上就没有冰晶呢?为啥只有玻璃窗上才会有?”好奇的小妹又一次提出来一个让张三回答不了的问题。

    “为啥,为啥,你怎么那么多的为啥?”张三的母亲在小闺女的脑袋上戳了一下,然后又一次对着她说道:“天天你都是最后一个起来,你看看你二姐,连猪都喂完了,你还懒在炕上,小心将来嫁不出去。”

    张母口中的二姐,同时也是张三的二姐,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此时的她一幅妇人装扮,正在屋外顶着寒风喂猪呢。

    张二姐逃到包头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所以用逃这个字,是因为她早在两年前就嫁人了。

    只不过张家太穷,没办法为她撑起腰来,以至于她在嫁人的第二年,就被他的丈夫给卖了。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多少有些姿色的张二姐,反反复复被人卖了三次,最后一位老爷还想将她卖到窑子里,这下可是真的把她给吓坏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三的同乡带给张家一个消息,说张三已经在包头站住了脚跟,让他们一家全都搬到包头去。

    也就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张二姐这才一咬牙,从那户人家偷跑了出来,追上了已经上路的张家人,一起逃到了这里。

    本来,嫁出去的女儿逃回家是一件非常非常丢脸的事情,不过这里的人都是从外地来的,也没人知道她还有过这样的经历,因此张二姐在这里住的倒是舒心了些,可就是她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还是那句话,嫁出去的女儿,又跑回娘家生活,这对她来讲,同样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可她又能怎么办呢?一个有几分姿色的穷苦女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吃人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张三也知道自家的这位二姐在想些什么,他吃过饭后,走到厨房看着整天都在忙碌的二姐问道:“二姐,我要去上值了,家里的事情就劳烦你了。”

    “嗯,弟,你去吧,家里有我呢,爹娘弟妹的你不用担心的。”张二姐在围裙上擦擦手,上前给他整理了一下队服,这才又说道:“弟,在队上好好干,别让东家挑了不是。你现如今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可千万大意不得,知道吗?”

    “嗯,二姐,我晓得了。”张三答应一声,完了又说道:“我们东家人挺好,从来不会为难我们。”

    “遇上了好东家是咱们家命好,你是东家的护卫,平时机灵着点儿,可千万别伤着了。”

    “唉,姐,我知道了,那我就走了,队上要搞冬训,起码两个月我都回不来了,家里用钱的话,你就找娘要,我的钱都给了娘了。

    还有这个,姐,这是给你体己,你自己留着花。”说着,张三就从自己的衣兜里,摸出来一个银币,递给了自己的姐姐。

    张二姐看着递过来的钱,她本能的就往后退了两步,然后拒绝道:“弟,这钱我不能拿,你快收回去。你一个人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

    我在家有吃有喝的,也没个花钱的地方,给我也用不上。”张二姐说完,看到弟弟还想再争执,她紧忙又说道:“弟,你要真的可怜二姐,就给二姐找个能挣钱的地方吧。

    我听说包头这边干活儿挣钱的地方不少,二姐想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看着这个倔强的二姐,张三心里也是心疼的不行。此时此刻他真想带着枪回老家去,一枪崩了那个杂碎姐夫,这么好的一个姐姐,怎么嫁给他了,还能被他卖了呢?

    不过他也就是想想,枪这个东西,现如今管理的非常严格,谁都不能带出营区。

    “行,二姐,我会帮你留意的。”张三也知道二姐的性子,于是答应一声,转身就走出了家门。

    来到营房,张三先找到队部跟副队长报到,完了就准备回自己的班里。

    “张三,你正好来了,堂主有命令给你。”副队长见到张三来了,立马拦住了他说道。

    “堂主给我的命令?”张三惊讶的反问一句,不过紧接着就是立正敬礼,准备听副队长宣布命令。

    副队长回了一个军礼,然后说道:“张三,你小子命好啊,被堂主选中进警卫排了。现在你就去收拾收拾,去堂主那里报到吧。”

    “是!”张三下意识的答应一声,这才反应过来问道:“副队长,警卫排是个啥地方?”

    “警卫排就是负责保护堂主安全的队伍,有一个排的兵力。你以后的任务,就是贴身保护堂主的安全,不能有任何闪失!

    真要是堂主在你们的保护下擦破点儿皮,你们就等着咱们护卫队的人找你们几个算账吧!”

    我竟然成了堂主的贴身警卫!

    张三一阵眩晕,这样的殊荣,让他有一种中了大奖的感觉。

    随着护卫队这一年的发展,这里的每个人都越来越崇拜起了自己的这位堂主。能成为自己崇拜人的贴身警卫,张三觉得自己还真是幸运。

    等到张三走进何平的大院子后,他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是来的最晚的一个。

    整个警卫排有五十人,几乎都是护卫队里面的班排长。

    顺便说一句,现如今得护卫队已经发展到了一千多人,因此班排长的数量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四五十个。

    结合这个数量一算的话,仅仅是这个警卫排,就囊括了整个护卫队中三分之一的底层军官。

    何平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自然不是因为他太惜命,而是借着组建警卫排的由头,对护卫队的底层军官做一期的培养教学。

    因此这个警卫排,同样可以看成是护卫队中的教导队。

    而何平之所以要用警卫排这样的形式将人都聚集到家里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要跟这些底层的军官拉进关系。

    现如今可都是在大清朝,不是后世的那种社会环境。

    因此在这个时代,门生子弟这样的观念还是很能得到人的认可的。

    只要何平能够多多的教导他们,再表现出足够的亲近和尊重,可想而知,等到这些人回到护卫队以后,那一定就是最最忠诚的班底了。

    而且经过了他的培训,那以后这些人里肯定有出类拔萃的人得到晋升的机会,也只有从这个时候就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系,何平才能牢牢的把控住这支力量!

    就在何平这边利用组建警卫排来加强在护卫队的控制力的时候,身在后世的几个人也有了大动作。

    最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杨宏斌竟然辞职了!

    而在他辞职后没几天,他就和冯玉模一起注册开办的一家公司,名叫新世界公司。

    从明面上看,这家公司就是一家单纯的外贸公司,业务就是将国内的一些商品出口到国外去。

    只不过这家公司出口的产品范围有些大,从废旧的钢铁厂,到落后的生产线,再到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小产品,他们全都要。

    为此,连极少听到家里人称赞的冯玉模,都得到了自家老爷子的夸奖,说他这个创业比较好,公私兼顾了,既能解决国家和社会的一些负担,变废为宝。还能让他有个正经事情做,不至于让他的脸上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