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1850聊天群 » 第四十九章 铁路

第四十九章 铁路

    现代世界,铁路总公司的总部大楼。

    冯玉模连同杨宏斌,早早的就来到了这里,准备跟这里的一位副总见面。

    由于新世界公司跟一家国内的企业达成了一项铀矿石的供货合作,现如今的新世界公司的地位可是水涨船高了。

    要是在从前,尽管冯玉模这种有关系的,想见一次铁路总公司的副总,那几乎不知道要通过多少关系才能约到对方。

    但现在不同了,他们只是通过了一家合作单位的介绍,很容易的就跟对方通了电话,并且约定了今天的会面。

    冯玉模和杨宏斌仅仅等了半个小时,就见到了那位副总经理。

    “张总,久仰久仰,咱们通过电话,我就是冯玉模,这位是我们公司的股东之一,叫杨宏斌。”

    “你们好你们好,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事情太多,见谅啊。”

    几人客套完毕,张副总也是个爽快人,双方立马进入正题。

    “张总,我们现在想跟咱们铁路总公司合作,引进一批咱们铁路上拆下来的旧钢轨和枕木,不知道能不能行?”

    “嗯,旧钢轨和枕木?你们要那东西干嘛?”这位张总听的一愣,他还以为这两人见自己,是想推销什么产品呢,没想到他们竟然是为这个!

    “嗐,还能干嘛,出口呗。”冯玉模睁眼说瞎话的道。

    “出口?有人会要那种东西?”冯玉模的话,直接把张总整不会了,他心说这俩不会是骗子吧?

    不过他虽然是第一次见这两位,但这家公司却是有另一家大型国企做背书的,那么信誉上倒是说得过去。

    只不过对方要的这个东西吧…,啧啧,太特么出人意料了。

    现如今又不是五十年前,难不成哪个国家还用旧钢轨铺铁路吗?非洲的黑叔叔都不这么干了好吧!

    “是的,我们联系了一个客户,他们就是想要低价的钢轨和枕木修建一条铁路。”冯玉模煞有其事的说道。

    事实上他并没说谎,只是这个国家吧,不是这个世界里的。

    “哦,这样啊,那这条铁路多少公里?”张总也不问是谁这么奇葩了,直接问了长度,有了长度,他立马就能估算出这笔生意的金额,进而好跟对方继续谈。

    毕竟是废旧钢轨和枕木的生意,甚至这对他们来讲,都算不上一个生意的好吧。

    “一万公里!”

    “咳咳咳…,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张总刚刚喝了一口茶,听到冯玉模的话,直接就被呛到了。

    特么的,一万公里啊,这是哪个狗大户被这二位给忽悠瘸了?修一万公里的铁路,竟然都用废旧枕木和钢轨,这特么是脑子有坑吧!

    要知道,钢轨和枕木那都是有寿命的,尤其是现如今的火车载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旦铁轨的磨损程度超标了,那带来的行车风险肯定会大大提高的。

    而这个国家想要修建一万公里的铁路线,要是全都用旧钢轨的话,初期投入看似是降低了,但这带来的后续成本可就高到天上去了,纯纯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之举!

    “我说…二位,这到底是哪个国家呀,你们得告诉他们,决不能这么干的。”张总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毕竟一万公里的铁路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将来出了事,在可是会给他们摸黑的。

    到时候没人会说对方贪便宜,只会说他们的是钢轨质量不过关。

    “张总,这个实在是不方便说,商业机密,还请张总见谅。

    不过我们找专业机构测算过了,以咱们现在常用的钢轨报废标准看,咱们废旧钢轨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我们客户的使用要求。”

    “嗯?你们找过专业机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张总心说,千万别是国内的,要是这样的话,可就要牵扯到他们总公司的风气问题了。

    毕竟全国哪个铁路上的专业机构跟他们没联系呢?这要是查出来是哪个机构忽悠人,对方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哦,国内的。

    他们说,现在咱们在普遍使用的标准货运轨道,都是六十公斤的重轨,即便是达到了报废标准,如果用来当轻轨使用的话,依然还能使用很多年。”

    “嗯?当轻轨使用?这个不行的吧,标准差得可是太多了。”张总觉得今天这俩人整个就是一外行,货运轨道怎么能当成轻轨使用呢?

    只不过他这话一出口,对面坐着的杨宏斌就说话了。

    “张总,您误会了,我们说的轻轨,不是咱们国家跑的那种载客轻轨,而是指的蒸汽机车跑的轨道。”

    “啥意思?蒸汽机车?这年头还有用蒸汽机车的国家?”张总瞪大了眼睛,一副怎么这么不相信的表情。

    这都二十一世纪了,你告诉我哪个国家还要用蒸汽机车跑主干线的?

    “是的,蒸汽机车,正好,我们还想跟您了解一下,咱们国家退下来的蒸汽车头还有没有能用的?有的话我们也要,对了,还有车皮也要。”

    宏斌这话一出口,张总隐隐感觉今天的画风怎么这么不对劲呢?

    要说有人来成套地采购他们的设备,这当然是大好事啦。

    但是吧,这个事儿怎么感觉这么怪异呢?

    索性,张总不再纠结于对方的这些奇葩要求,而是直接跳到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上。

    “你们要的这个东西呢,我们公司肯定有,就算是没有,咱们下面不还有工厂呢么,怎么也能给你们攒出来。

    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你们打算怎么付款?”

    “是这样的,我们跟xx集团有一些业务上的往来,我们用跟他们结算的货款,支付咱们这边的费用。

    当然了,要是不够的话,我们还能用铜锭支付,不过咱们得商量好一个锚定价格。”

    张总一听觉得还挺靠谱,xx集团他当然晓得,那边肯定不会做出拖欠货款的事情的,甚至要是往来多了,就算让他们提前支付都没啥问题。

    而且,对方说的用铜锭支付货款也没啥毛病,就算是签订一个锚定价格,这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资源这东西,到什么时候都值钱,哪怕是突然降价了,那他们也不可能赔钱的。

    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囤着啊,反正铜锭又不会坏掉,放个几年就当是战略资源储备了。等到价格涨上去了再抛售,还能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怎么算都不会亏的。

    再说了,这些都是用“破烂”换的,这笔生意怎么算都是他们沾光了!

    于是乎,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揽子协议。为了不让新世界公司“吃亏”,铁路总公司这边还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比如说运费方面就给他们免了。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了,但铁路总公司这边也不亏啊,无非是从前把废旧钢轨和枕木送去a城市,现如今都送去b城市而已,这都是成本以内的事情,总不能收人家二次费用吧?

    就这样,新世界这边很快就弄到了大量的废旧钢轨和枕木,现在的枕木都是混凝土结构的,这东西虽然叫废旧枕木,那也要看针对什么标准看了。

    就这东西,弄到何平那个年代去,再怎么说也比木头的强吧?

    跟随这些东西一起过去的,还有很多的修路设备。

    虽然这些东西都不先进,但这毕竟是专业设备和工具,融合铁路工人大量经验的东西,总比何平他们瞎琢磨要强的多吧。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平山堂迎来了他们的铁路大建设时期。

    这小一年的时间里,何平他们虽然没有铺设一根铁轨,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可是一直都在继续着。

    现如今铁轨和枕木一到位,再加上大量的专业机械和工具的引入,平山堂的铁路计划,终于正式的开始了。

    尽管现如今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但这依然没能阻挡何平修建铁路的热情。

    他在这个冬天刚开始的时候,一下子就招募了近二十万的铁路工人,投入到了铁路线的修建工作中去。

    并且,为了赶时间,他还是同时修建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平山镇直通绿松石山的铁路线,而另一条是从平山镇直通X疆的线路。

    两条线路同时开建,何平他们的手里的钱也像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也就是现如今绿松石山的铜矿已经投入生产了,尽管产量还不是很高,但后世的铜价高啊。何平每运送一次铜锭,都能换回来两个多亿的资金来。

    只不过他一次运送的量也就两千多吨,但这两千多吨的铜锭,他的精炼厂得忙活好多天。

    因此何平在安排完了铁路建设的事情后,他将重点全都放在了运输开发铜矿的设备上面。

    采矿这种事情,看着简单。但想要把铜矿石变成铜锭,里面涉及到的东西简直太多了。

    不管是能源方面的,还是各个生产环节上的,他要想提升产能,那需要做的事情可不是一星半点。

    毕竟工业是讲究体系的,只要在整个生产链条中有一个地方不合理,那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产量。

    也因此,何平想要提升产量,他就得升级各个环节。从采矿,选矿,运输,发电,精炼,铸造,各个环节都必须整体设计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设计这方面自然由江涛找人帮他搞,但东西送过来以后,安装和调试总得有人弄吧?

    他现在的工人队伍素质还是太低了,即便是看着安装调试的视频,都不一定能把设备组装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何平这段时间成为了他穿越以来过的最苦的一段时间了。

    他每天都顶着刺骨的风雪,努力奋战在生产一线上,而这一忙就是大半年,终于在过年之前,将第一次的升级工作全部做完了。

    现如今,他这个矿场的生产能力达到了日产两百吨的规模,如此一来,只需要十天的时间,就能够让他传送一次的,这也让他的收支勉强达到了一个平衡,可以放心的回家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