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南宋有仙 » 第六十二章 疑似剑仙

第六十二章 疑似剑仙

    生理上的疲累与心理上的幻灭,让文升在府城曙光降临的时刻,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镇定。

    “那阉狗说得对,爹您一心为国尽忠,也不想想赵昺认不认,江南士修们认不认!”

    文天祥家教甚严,本应严厉批评嗣子出言不逊。

    然而,他只是扶着墙走出掩体,审视着巷战的局势。

    只见范文虎跳下瞭望塔,骑马领着几十名带刀家仆,头也不回地向北而去。

    失去了主心骨的官兵们,如同鸟兽般四散奔逃。

    至此,历经半个多时辰的激烈巷战终于落下帷幕。

    荆湖军凡锐营英勇无畏,以少胜多,荣耀地赢得了这场胜利。

    然而,空气中并未响起本应有的欢庆之声。

    这帮曾热血斩仙祭旗的青年壮士,千里迢迢奔赴成都,原本的激昂士气,早已在城外那幽冷的磷火中烟消云散。

    如今,他们心中所剩的唯有求生之念,期待这位深受他们信赖的大宋丞相,能引领他们重返潭州老家,保住一条苟延残喘的小命。

    遗憾的是。

    从南城墙的巍峨之上,二十多道身影如同鹰隼般疾速跃下,十几息后,便降落在荆湖军残乱的军阵前。

    无人过问主帅,是否同意全军投降。

    当确认眼前之敌为修士后,包括王先益在内的所有将士,如同秋叶遇见寒风,手中的兵器霎时失去了分量。

    面对高高在上的仙人,主帅父子尚且如风中残烛,自身安危未必可保,又何谈庇护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士卒呢?

    倒不如跌坐于地,宛若一群待宰的羔羊,将生死大权完全交由仙人们掌控。

    或许,仙人们会念及他们的顺从与无助,动了恻隐之心,从而放些人回家以示慈悲,也未可知。

    “除了文相公与文公子——”

    一名如山峦般坚实、肤色黝黑、身披战甲的中年男子,从对面稳步而出,下达了冷酷的命令:

    “其他人,一律斩绝!”

    他的声音在巷战废墟中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空气的凝固。

    而那二十余位修士,则掌间齐聚灵光,准备着施放灵箭术,将荆湖军余下的几百人赶尽杀绝。

    “王武威,你敢!”

    文升怒目圆睁,如猛虎出闸般从墙后冲出,双臂大张,毅然挡在众将士之前。

    被识出身份的王武威却道:

    “文公子慎言!王武威乃殿前司都指挥使,身居高位,直接受命于陛下,此刻正随侍淮河。此地人多口杂,千万不可当众直呼其名,以免招惹是非。”

    文升闻言,虽然怒火中烧,却也不得不强压心头之气,咬牙道:

    “方才是我认错。这位将军看着眼生,既有消音诀,何不使出来,大家私下认识一番。”

    早在丁达南下前五日,王武威便率这批殿前司修士,秘密抵达了成都府城。

    这些日子里,他们以南城墙的城垛为遮蔽,如鬼魂般悄无声息。

    借助神秘法术“千里耳”,他们成功在不惊动一人的情况下,洞悉了整个局势的微妙变化。

    宦修与荆湖军在城外的激战,自然也无法逃脱他们的耳目。

    严格来说,王武威并非嗜杀之人。

    之所以决定将荆湖军数百人全部灭口,是因为他们在城外俘虏丁达之际,当众听到了官家割地换法的秘闻。

    所以,他才下定决心,以铁血手段消除一切可能的隐患。

    原本的计划,是让他们在血燃泪发动后,暗杀南逃的张珪父子。

    据官家说,他曾向张珪承诺,事成之后保他去大理养老。

    尽管张珪掌握着消音诀,但以他的灵力,不可能做到十二时辰全天候覆盖。

    因此,在两位胎息六层‘千里耳’修士的盯梢下,王武威确定张珪过去几日,始终没有离开过司理院地牢,仅与其子张景丞有过少量接触。

    不曾想,在血燃泪发动的片刻前,专注施展‘千里耳’的两位修士,忽然间耳鼻眼三窍流血,直言听见了汹涌胜过海潮的剑鸣之音——此为陆饮溪的玲珑剑心意外导致。

    胎息七层的王武威,则察觉到了些许灵压的变动。

    他虽然有心探究灵压异常变化的原因,尝试分析天空为何迟迟不亮。

    但当务之急,是先完成官家秘授的指令。

    在二人鼓膜破裂,无法继续施展千里耳后,缩在城墙上的殿前司二十八名修士,全然无法掌握宫城方位的动静。

    而宦修与王璟山、荆湖军陆续进城,则使城内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忠诚是王武威最大的优点,随机应变则不然。

    他只能继续蛰伏,保持观望。

    直到半个多时辰过去。

    张珪没有出现。

    日光姗姗来迟。

    官兵即将被荆湖军散勇打败。

    眼看知道不少内情的范文虎也要脱离控制,王武威终于不再蛰伏,从天而降,势必要铲除这帮知情者。

    但文天祥以其忠君爱国之心、劳苦功高之德,享有四海贤名,实乃当今天下唯一不可触犯的凡人。

    王武威不得不放其父子一马,之后回禀官家发落。

    可这并不表示,他将文家父子,摆在了与自己对等的地位上。

    毕竟,仙凡有别。

    纵使身为右相,只要不修《正道练气功》,终究是凡人一个。

    于是,面对文升提出私下谈判的请求,王武威冷漠地回应道:

    “无名之辈,不敢与丞相公子私交。”

    说完,便领着身后的二十七名同袍,一步步逼近。

    “既知我为丞相——”

    文天祥手扶残垣,缓缓挺直脊梁,晨风轻轻拂过他那沾满血污的须发,声音中透露着威严与决断:

    “便以右相之位,命你速速带人离去。”

    “恕难从命。”

    文升拾起遗落在地上的一杆火绳枪,未及抬起枪口,便有一记灵箭疾至,斩断了枪柄。

    同时,那锋利的箭尖,更是在他左肩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襟。

    一名修士近前,控制了文升声嘶力竭的挣扎。

    文天祥则紧闭双眸,双拳紧握隐于背后。

    数十道灵箭群发的瞬间,他低垂着头颅,声音带着深深的嘶哑,轻喊:

    “是老夫,对不住尔等……”

    他绝望地等候了片刻。

    肢体被灵箭切割的声音并未出现。

    正当文天祥心生疑惑之际,四周骤然响起一片难以置信的低呼。

    他睁开双眼,仰望苍穹,竟见一少年英姿飒爽,御剑翱翔于天际。

    其下,被吸附而来的数十道灵箭如影随形,环绕木剑翻飞,仿若一群小蝌蚪在溪流中嬉戏追逐,随波逐流。

    “胎息九层?御剑飞行?”

    这奇幻景象,使得王武威这黑脸汉子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究竟哪位剑仙驾临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