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修仙:祖传读书人 » 第081章 法体特性

第081章 法体特性

    “前辈,你们收集筑基丹炼制材料,难道也能成批量炼制筑基丹?”

    “额——”

    “并非如此,我李氏虽在收集筑基丹需要的各种灵物种子,也在自家药园进行培育,可这并非一夕之功。”

    “以醒神花为例,炼制筑基丹使用的醒神花,需要100年药龄。”

    “更何况,还有其他灵植奇珍。”

    “我们五仙城林、王、李、周、叶五大家族整合资源,也能炼制筑基丹,但和玉蟾仙宗这样的大派相比,各种珍贵资源的数量,是远远不及的。”

    李仁昌无奈的解释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整个修仙世界,追溯本源,也不知过了多少纪元,人族已知最久远的文明记录,还是从上古仙墓中带出来的资料。

    导致如今修仙界各大势力兴衰的因素,往往和上古仙墓遗迹出现有关。

    大晋王朝万年之前,发生格局变化,是因为玉蟾老祖在上古仙墓机缘争夺中,获得了极品仙宠寒玉蟾,以及特殊灵根九天银桂。

    仙宠,灵根等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仙道宗门手里。

    散修界,以及王朝境内的修仙家族,需要围绕这些仙道宗门,建立势力,最终成为大晋王朝仙道秩序中的一环,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李前辈,我想亲自看一下醒神花的种子。”

    “行,你自己过来看。”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李氏在云顶仙城这边开设商铺,售卖丹药,只是其中一项任务。

    除此之外,就是为了收集从各地汇聚至云顶仙城的资源,灵植是李氏灌注的重点。

    还别说,李氏的收集还真不少。

    灵物种子收集,跟基因库有几分相似,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灵植的保护。

    若在野外,以如今修仙界的环境,以及人族对各种资源的索求,醒神花这样的灵植,很容易遭到过度采摘,从而彻底灭绝。

    甚至数量稀少的灵植,只有仙道大派的药园,还能见到其踪迹。

    拿起醒神花,张恒收到提示,用此物推演青木吐纳术,将会获得神魂增幅特性。

    按字面理解,应该有增强神魂,增强感知等效果。

    具体情况,则没有说明。

    当初使用流水银突破铁线剑术也是一样,突破前,就只有水行意境几个提示词。

    接下来,张恒继续尝试其他灵物种子,其中特性有趣的,或者说有开发价值的,张恒只找到了三种。

    第一种灵物,名为噬灵草,此物多寄生于其他灵木上面,抽取其他草木精气,以此成长,以此物推演青木吐纳术,将会获得噬灵特性。

    按照噬灵草自身习性来分析,多半和抽取草木精气的能力有关。

    第二种灵物,名为皇血草,多生于妖兽陨落之地,皇血草摄取妖兽尸体血肉精华,此物多用于御兽宗门,提升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和度。

    据李仁昌解释,皇血草成长过程中,浇灌特定某种妖兽族裔的血液,成熟后的皇血草用来炼制御兽丹,能加快对应族裔妖兽的成长速度。

    用这种灵物推演青木吐纳术,将会获得通感特性,提升妖兽好感度。

    此物交给某些蛇骑士,比如萧炎、许仙之流,或许会促进夫妻和睦,可对张恒而言,就很鸡肋,他不需要说服宠物啊!!

    第三种灵物,名为玉骨果,是炼制定颜丹的一味主药,用玉骨果灵种推演青木吐纳术,将会获得玉骨特性,至于具体效果,张恒也猜不透。

    参考升仙大会,南宫芷检测出来的先天剑骨体质,那么玉骨特性很有可能,会演变为后天法体,并不能以它在定颜丹中的效果,来衡量这个特性。

    “李前辈,醒神花、噬灵草、皇血草、玉骨果,每一样灵种各来一份。”

    “不知要多少灵石?”

    四种灵植种子,每一种特性都值得深入研究。

    张恒没有选择烦恼,他选择全都要。

    “灵物价值跟年限息息相关,灵物种子,不存在年限一说。”

    “噬灵草、皇血草、玉骨果都是一阶灵物,价值不高。”

    “醒神花属于筑基丹的重要材料,若是百年品质的醒神花,在拍卖会的价格,起拍价在800下品灵石左右,成交价则在1200下品灵石上下浮动。”

    “醒神花种子价格,正常售价100下品灵石左右,加上其他三样灵种,总共也就200多下品灵石,按照张丹师你的折扣价,折价120枚下品灵石。”

    正所谓在商言商,他们李氏给的优惠已经很大了,醒神花是炼制筑基丹的重要材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价无市。

    当然,张恒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把灵石交给李仁昌,自己取回四枚灵种。

    没有其他事情,张恒和李仁昌回到了先前的会客室。

    吩咐伙计上好茶,李仁昌非要拉着张恒讨论丹道,李仁昌的如意算盘,张恒看的一清二楚,可毕竟两人关系还不错,张恒也不介意指点对方一番。

    凭借神秘玉书具现化初级炼丹术,在炼丹基础知识,药理药性生化之道,张恒这方面的造诣,比李仁昌这位一阶丹师要牢固的多。

    修行界大部分丹师,从炼丹之日开始,绝大多数都是照本宣科。

    也就是根据丹方炼制标准丹药。

    张恒学习丹术,是从最基础的准一阶丹药开始,结合基础医学药典,人体经络等基础知识,系统化学习丹术传承,在理论成就方面,张恒胜过李仁昌良多。

    在李氏丹纹阁这边,坐了半个时辰,通过交流,张恒才明白修行界中的绝大数丹师,都是没有资质去研究全新丹药的,主要是对基础理解不全面。

    另一方面,张恒自己知识体系中,也有前世的文明痕迹。

    比如研究方法,涉及定量研究。

    相比本土修行界的丹师,张恒更习惯定量,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

    短暂交流,给李仁昌开启一种全新的视角。

    张恒提供的方法,虽然没能让李仁昌成为丹道宗师,反而让他在标准丹药的研究方面,越走越远。

    甚至在数年之后,李氏丹药以量大管饱的特色,闻名整个大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