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叫汤总 » 第七章 接战

第七章 接战

    管子城已被张纯步兵围得水泄不通,城上的弓弩手无力地射击着,箭矢打在盾牌上,如沉入大海发不出一点声响。看来公孙瓒那边是指望不上了。

    很自信的,张纯主力正结成密集阵型向我们紧逼,鼓声、号角声和呐喊充斥在战场的每个角落。我们的骑兵已经全部下马,拿起长矛紧贴在丹阳兵组成的盾牌阵中,弓手则依托盾牌的防御,不停地拉弓往敌人方向抛射,不时会有人中箭倒地,发出惨叫。

    但奈何敌军数量实在太多,数万人像一座山一样压了过来,每个人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刘备突然回头问我:“有把握么?”

    “试试。”

    “圆形阵!”丹阳兵听令,立刻转换阵型,紧握盾牌形成了一个空心圆,将弓箭手和长矛兵和我们围在了阵型里面,军队结成了一个形状类似刺猬的防御阵型。

    突然,一阵凌冽的箭雨射来,箭矢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几匹战马来不及躲避应声而倒,马群似乎是被这种响箭吓到了,全都开始奔逃。

    敌军的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射手不知什么时候摸到了我们的身后,正策应大军的行动向我们这边放箭,他们边射箭边喊,箭矢密集如阵雨,呼啸着带着寒芒袭来。

    是胡人惯用的骑射战法。

    我曾读到过一些关于汉末鲜卑、乌桓和中原军阀战争的文章,尤其以公孙瓒、袁绍两位割据东北的军阀和游牧民族骑兵的战例居多。

    游牧民族擅长骑射,在战斗中喜欢用轻骑兵和骑射手绕后偷袭,用特制的响箭造成杀伤和士气打击,配合正面步兵的进攻。

    为了应对这种战术,公孙瓒组建了装备更好、训练更有素的骑兵,以“我的比你的更大”的理念取胜。而骑战略逊一筹的袁绍,则选择训练大戟士军团,用重甲步兵配备超长戟,这种军队看似笨重,但对付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却有奇效。

    我们没有更大的骑兵队,因此只能采用后者。在来管子城之前,我事先让人准备了多面巨盾,用来克制骑射手骚扰。也多亏了阵型效果,大部分箭矢被盾挡住,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敌人骑兵见偷袭不成,立刻转换阵型,前锋形成一个锥子向我们冲来。上千名战马奔腾甚至让地面震动,我握紧了手中的剑,手心已全是汗。“枪!”在骑兵就要冲击到面前时,我一声令下,从盾阵中刺出数百杆长枪。

    一阵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敌人骑兵被打了个突然,领头的披甲骑士来不及停马,就被长枪扎了个透心,纷纷落败。枪身因为插入身体太深已经拔不出来,枪兵们只得舍弃,又拿出身旁的备用长枪继续进行戳刺。

    这些长枪,也和战场上常见的样式完全不同。

    枪身长13尺,约3米多。这种超长枪是针对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和马战居多的特点,我在战前参考马其顿方阵所设计的,并提议准备了一千多杆。

    这叫西学东用,总有人讨论马其顿方阵在中国战场的威力如何。今日正好试试。

    起初军中也有很多反对,毕竟谁都没见过这种超长形制的武器,担心容易断裂,并不实用。尤其是丹阳兵们平时训练都是普通长枪,对这种长相怪异又很费体力的新武器,非常排斥。

    好在刘备开明,他总是愿意尝试下新鲜事。而且我有救命恩人buff加持,他也愿意相信我。刘备决定试试。

    眼前的战局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新武器和阵型结合的威力,乌桓不可一世的骑兵在我们的“方阵”面前毫无办法,枪兵们利用超长枪的攻击范围专盯人刺,骑兵还未冲到阵前就已被扎穿,力的反作用使他们强大的冲击力成为了自己的噩梦,无论多厚的甲胄都像纸一样,避免不了被洞穿的结局。

    但这些乌桓骑兵毕竟凶蛮,很多人在被戳刺落马后,仍然提刀负伤进行步战,他们冲进枪阵中用刀砍枪头,试图为友军前进创造机会。甚至有勇猛者冲入到了盾牌前,徒手夺过盾牌,杀伤了我们不少人。

    见敌方死战不退,我拍了拍正在发呆的张飞,用手指着不远处一将旗下将军模样的人,问他:“翼德,想不想立功?”

    张飞立即会意,抄起蛇矛就往阵外去。他推开盾墙阵,一个健步冲向一名乌桓骑兵,这个倒霉蛋此时还不知大难将至,乱喊着冲来。张飞正好有浑身的力气,待骑兵出枪时抓住枪杆,硬是将他冲马上拽了下来,只一脚,那人就没了气。

    张飞夺了马,横矛直冲向乌桓将,乌桓将军似乎也发现了张飞,拿起一柄大斧也冲将过来。“擂鼓!”我下令为张飞助威,此时鼓声震天,张飞大喊:“吾乃张翼德,可与我决死!”

    那乌丸将军也不示弱,高声回到:“来!我是辽西丘力所,刀下不斩无名之辈。你来得正好!正好替我弟报仇!”这人汉语说的非常好,听来正是先前被关羽突袭所杀丘力居的哥哥。他正有一肚子怒无从发泄,正好逮见张飞出战,兴头正起。

    凤吹起战旗猎猎作响,张飞一匹黑马,丘力所一身白甲,战得正酣。我望去,丘力所斧斧重劈,打在矛上发出震耳声响。他似乎要将杀弟之仇全部报在张飞身上,龇牙怒目,手上有无穷力量,出招极快。

    但张飞毕竟世之虎将,虽一直在防御,却在细致观察对方的破绽。突然张飞一个侧闪,引得丘力所出斧时重心不稳,巨斧劈空险些坠马,张飞抓住机会,一矛戳中丘力所咽喉,血瞬间喷涌出来,染红了战旗。

    张飞扯下丘力所人头,砍倒帅旗狂笑起来。乌桓骑兵们见将军被杀,顿时慌乱起来,一些意志脆弱的已经开始溃散。余下的乌桓人也群龙无首,开始乱战,着甲较精良的亲兵胡乱冲击着矛阵,尽被屠戮。身负重伤的乌桓兵握住矛尖插入自己身体,以求速死。

    战场上哀嚎声、厮杀声、啜泣声、鼓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场盛大的修罗场乐会。我现在明白了,与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非常不同,汉末三国的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双方武将通报姓名,战几回合后即分胜负。

    在战场上个人武勇固然重要,但装备、阵型、战法和士气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将军在战场上的功能主要是指挥和鼓舞士气,绝非策马冲杀。

    但是,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将军的作用又是那么的大。我们知道,在白马之战中关羽临阵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被围困了很久的白马城即告解围。而街亭之战中,导致蜀军大败的原因并不是马谡违令在山上扎营,而是在乱战中马谡作为大将生了怯意,最后弃军而逃。由此可见,人才是战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如何指挥这些人,驱动万千兵卒勇往直前,悍不畏死,这才是我以后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军们最大的差距所在。

    未久,第一阶段的战事终告结束。我们依靠长矛盾阵成功击退了骑兵的冲击,杀敌千余,但自己也折损了七十余人,还有多人负伤,阵型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被为弟弟复仇蒙蔽心智的丘力所显然是违抗了张纯军令,在偷袭我军不成后,恼怒下令冲锋,未等张纯大军赶到就败下阵来,将乌桓精锐骑兵折损干净,自己搭了性命不说,也让张纯前后合击的计划落了空,我们拔得头筹。

    但,远处的乌云仍然黑蒙蒙的,压得人喘不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