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叫汤总 » 第三十一章 外和诸侯,内修政理,卧龙之才入我手

第三十一章 外和诸侯,内修政理,卧龙之才入我手

    广陵之战后,诸侯们对我们的态度有了许多变化。

    首先是曹操。此时曹老板正被吕布在濮阳打得满头包,却不忘暧昧地向我们抛出橄榄枝,表奏刘备为镇东将军,领豫州牧,封宜城亭侯。

    将军州牧封侯,一套三连官职大礼包打来,看似十分友好却暗含杀机。

    将军和侯爵自不必多说,这是曹操示好徐州的姿态。但豫州牧一职就颇为玩味了。

    之前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驻地小沛。而豫州大部分却几乎都掌握在袁术手中,这也是导致袁术敌视我们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中原腹地,豫州下辖两郡四国,分别是颍川郡、汝南郡、陈国、梁国、鲁国和沛国。

    梁国在豫州北部,匡亭之战时袁术大败于曹操,梁国就被曹老板笑纳了。

    沛国在豫州东境,徐州以西。沛国的归属较为复杂,其西部归袁术,相县在袁术手中。而沛国东部又属我们,著名坚城小沛就是关羽防守,沛国相是老熟人陈珪。

    除了上述两国,其余颍川、汝南、陈国和鲁国都归袁术管辖,因此曹操此番让刘备当豫州牧,是包含祸心想让我们二虎相争。

    但此时袁术惨败,纪灵只带着三万残兵逃回寿春。袁术元气已伤,他本就与我们是死敌,就算当了州牧再得罪袁术也没什么关系。

    只是今后战略要变动一下了。而且听说朝廷新任命了一个叫郭贡的家伙去豫州做刺史,这人颇有名气,到任后也得到了当地的一些支持。是个麻烦。

    袁术此番入侵徐州惨败,但据细作报告他手下虎将孙策却凭着武勇平定了扬州。

    扬州除了刺史刘繇还困守豫章郡外,扬州所属九江、庐江、丹阳、吴、豫章五郡已经全归袁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袁术虽然折了四万人马,但在东南面却几乎不费力地收了一大个州,其势力从豫州跨丹阳豫章,这样来看仍是天下第一诸侯,实力不可小觑。

    只是这天下第一的背后,却藏着许多祸患。

    听孔融使者说,就在我们和袁术鏖战之时,河北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原本牢固的袁术—陶谦—公孙瓒联盟,随着陶谦之死袁术又生生将徐州推向敌对面,导致自己与北方公孙瓒方面彻底失去了联系,也再无法互相支援。

    而公孙瓒自己也在幽州作死。听报,公孙瓒在杀了刘虞后日益骄矜,内部不仅叛乱四起,对外也接连战败。

    在我们大破袁术后没多久,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率幽州兵马,以替刘虞报仇为名起兵反对公孙瓒。

    鲜于辅等人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阎柔又招募汉、胡兵共五万,与公孙瓒的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大将邹丹。

    之后乌桓部落和袁绍等人也加入战局,他们和阎柔合兵十万再次大败公孙瓒,斩首二万,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算是彻底完了。

    遭到四方攻击且多次战败,公孙瓒内部也开始不稳。代郡、上谷、广阳、右北平等郡都杀公孙瓒所派郡守,叛迎刘虞之子刘和。

    果然有时候死人是比活人好用。刘虞在时拿公孙瓒无可奈何,但他一死各地就都以替刘虞报仇之名起兵,杀得白马将军一败再败。

    公孙瓒屡败只能逃回易京固守。

    袁绍趁此机会又袭取中山和常山,破城杀郡守海书,公孙瓒最亲近的战友也没有了。冀州为袁绍所得,此时袁绍正急攻易京,欲对公孙瓒斩草除根,统一河北。

    只是可惜了海书,是个人才,却也只能淹没在这历史的大潮中。

    失去了公孙瓒和徐州,袁术这个时候就真是孤家寡人了。

    曹操的爱意收到,刘备也毫不客气地照单全领。北方袁绍在幽州忙着打地鼠的时候,也不忘写了封情意绵绵的信来,把我们在广陵痛打他弟弟的事猛夸赞了一遍。

    “冢中枯骨,天火焚亡”埋汰自己弟弟是真不手软,一看就是出自袁绍手下第一大文豪陈琳的手笔。

    除了情书外,袁绍还差人送来了军粮十万斛。虽不算多却表了心意,也是袁绍请求我们在他痛扁公孙瓒时不要抄他后路。

    但毕竟公孙瓒是老同学老领导,刘备多少还是有点不忍心坐视他灭亡。况袁绍和我们在界桥时有过摩擦,算是个对手。

    我见刘备不想搭理袁绍,劝到:“主公,公孙瓒之败是他自取灭亡。况且我们远在徐州,帮不上什么忙。眼下应以稳固徐州为重。袁绍示好,是好事。”

    刘备当然知道徐州内部还未整合,矛盾不少。我此言正中他心,便让收了河北来礼,令好好款待使者,就说徐州与冀州本就是兄弟之州,唇亡齿寒。只是告诫袁绍在取了幽州后不要妄打北海国的主意。

    孔融与我们是盟友,而且两州之间也需要有个缓冲。

    随后我又建议刘备还袁绍以礼。听说袁绍之子袁谭是汝南郡人,汝南属豫州,也就是说袁谭户口在豫州,而官方认定的豫州牧是刘备。

    这就很好操作了。汉朝实行察举制,地方官员根据本地年轻人的表现向朝廷推荐人才,称茂才(本为秀才,因避讳光武帝刘秀,改茂才)。

    刘备作为豫州地方的大官,自然也有对本州青年最好的话语权。

    于是刘备依我意见,推举袁谭为茂才。这下就和河北袁氏攀上关系了,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而且我这个李比你这十万军粮也不见得要低,这关系自然就好起来了。

    想象一下省委的一把手推举你家儿子到北京去做官,你也得感激的。

    解决好西部和北方的两位大咖,南边的那位袁公路大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翻过年篇又是新春。经过一年多的治理休息,徐州的经济生产已经恢复到我们刚到这里时的水平了。

    州牧刘备劝课农桑,令各郡县务农殖谷,与民休息。

    他免除遭曹军屠城地区一年的赋税,广招兖、豫及河北诸州遭战乱背井离乡的流民,都赏给土地让他们在徐州安家。

    渐渐各地也都有了许多生气起来,田野里聚落又飘起了袅袅炊烟。阡陌间鸡犬相闻,操着各地口音的百姓在田间劳作,偶尔互相问一下对方来自哪里,家里有几口人。

    徐州本就是盐铁富裕之乡,工商业自然不能落下。我建言刘备设立盐铁校尉专门负责全州盐铁业管理。

    盐铁业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一项重大收入,汉武帝就依靠盐铁官营这项国有垄断业务,补上了多年征讨匈奴的巨大财政窟窿。

    盐铁校尉带兵五百,手握对全州盐铁事务专断裁决之权,权势极大。有点像现在的综合执法局,对违法的商贩有处罚监督的权力。

    第一任盐铁校尉由琅琊诸葛玄担任,此人能力平平,但他有一个不得了的侄子。

    这个叫诸葛亮的小孩子此时才虚岁十五,还在长个子的年纪。他在父亲死后就一直跟着叔父颠沛流离。曹操屠徐州时他随诸葛玄渡河投靠袁术,袁术让诸葛玄去当豫章太守。

    但豫章地处偏远且诸葛玄治才平平,任上面对山越侵扰颇无能为力。后来朝廷任命其他人取代他当豫章太守,失业了的诸葛玄就又准备去投靠刘表。

    却被我们的使者拦住了。

    听说徐州现在刘备治理下民生安乐,是乱世中难得的乐土。思乡心切的诸葛玄最后下定决心带着子侄回归本州。

    刘备也颇为豪爽大方,大手一挥就给诸葛玄盐铁校尉职务,如此诸葛家也算是还乡衣锦了。

    招石引玉,管他诸葛玄能力如何,我想要的是他那个人中龙凤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