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孤山寻梅 » 32.家书

32.家书

    等我在鹤县找到了合适的营生,沈瑜的信从沧州来了,已过半月,沈瑜寄来的信件里夹着一张银票和一朵梅花,梅花已然枯萎,却仍带着香气。沈瑜在信中提到他在沧州安好,沧州并不像传言中那边苦寒,不过确实比江北这边冷些,梅花开的好,他想送我一朵。他预支了俸禄,虽然微薄,但他在那边用不上多少,剩余的都交于我,上次分别的匆忙,倒忘了此事,虽是在刘大哥家借住,也不可全然依赖他们,沈家的旧居本离刘大哥家不远,不过久不住人,只怕脏乱,又担忧我我和婆婆在那里孤单,不如就先借住,等他回来再做安置。絮絮叨叨写了许多,婆婆见我眉眼俱笑,便也凑过来说,念给婆婆听,让婆婆也乐一乐。

    来往问冻疮膏的人不少,我收起信,笑道:“等人少了我读给婆婆听。”

    见我脸红,婆婆笑道:“好,好,你看,我都忘了正事。”

    在街边摆摊,我们卖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里少见,所以来问的人就很多,最受欢迎的该属冻疮膏和一些花样子了。

    我一边看那些冻疮膏,一边想,也不知道沈瑜在沧州到底如何,他虽说的都是好话,但我唯恐他报喜不报忧。一下午卖东西也是心不在焉,婆婆见状,道:“今日早早回去,我已经等不及要听信了,正好,你也给人回个信。”

    我笑了笑,“好,那咱们这就收东西回家。”

    隔壁屠户家的宋大娘子笑道:“这就回家了,今儿生意好,这么早就回去啦?”

    在这街边几日,我与四邻已经相熟,加上前几日刘大哥来转了几次,给我介绍了不少熟人,所以也就认识了不少人。宋大娘子这样问,我便笑了笑。

    刘大嫂他们还没有回家,我和婆婆坐在树下念那封信。

    “婳儿吾妻,自别后心中一直挂念于你,途中每逢驿站,便想写信,然心中话语万千,却愧不敢出口,本许卿江北事毕便迎娶你,却失言在先,此一愧也,心中壮志未酬,终有不甘,男儿当志在千里,吾亦不能免俗,此去沧州,必穷尽所学,料理沧州事务,使百姓免受疾苦,求其能安居乐业,卿不必忧虑,我有陈翁做伴,必能达成所愿。你我同志趣,共生死,而送君一人还乡,未尽照料之责,使君无安居之所,此二愧也,所得俸禄微薄,吾全数寄来,望能使君稍免于忧苦。吾旧居离刘兄家不远,但恐年久失修,无人照应,故不使君前往,借住刘兄家,能有嫂嫂照应,吾心稍安。婆婆年迈,吾不能侍奉左右,此三愧也,君代我致歉,吾幼失父,母亲改嫁后,常觉亲缘淡薄,羡君有婆婆疼爱,不知吾可否因君之故,享亲情之乐。至沧州后,始知耳听为虚,沧州不如传言中那般苦寒,我所居处亦有一梅树,花开繁茂,寄君一朵,聊慰相思之苦,吾观梅树如观妻,常思若能与君于树下小酌,乃平生最大之乐事,待沧州平顺,吾将求调任鹤县,望卿莫忧莫盼,待归期至,吾将常伴君左右,再不分离。”

    等念完信,婆婆道:“倒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对你也算有心,难得人品好,你就安安心心等他吧。”

    我笑道:“自然是的,我给他写封回信,告诉他我们一切安好,这样他也能安心做事,事情办的好了,归期自然就近了。”

    婆婆点点我的额头,“傻孩子,若他一直不回来,你可怎么办?”

    我笑了笑,想也没想:“他要一直不回来,我也会一直等他啊,不过,有可能我会有点想他,在他回来之前,我会去看看他,说不定那时候,他已经得沧州百姓爱戴,都欢迎我去呢,那时候,我去沧州也无妨的。”

    婆婆低头:“真是女大不中留,我们婳儿也有心爱的人了。”

    我一时好奇,“婆婆年轻时,难道没有过心上人?”

    婆婆笑了笑,抬头望着远处布满云霞的天空,笑道:“也有的,不过啊我们没有缘分,后来,我就一直一个人过,后面捡了你,日子也过的有滋味了,就不怎么想他了。小婳,虽然婆婆为你开心,但是婆婆也要告诉你,在女人心里,情义是第一位的,可是在男人眼里啊,儿女情义是排不到第一的,你若期许太多,婆婆唯恐你伤了心,你可不许为别人伤心,婆婆也会伤心的。男人给你几分,你便还他几分,这样啊,就不会受伤了。”

    我却急于反驳:“若他满眼都是儿女私情,心中无大义,我又未必稀罕。从前我总想着可以凭一己之力为人讨个公平,可是势单力薄,如今,有人与我同行,难道不是天赐的缘分,上一世,我什么都没得到,这一世,老天爷可怜我,让我既有了沈瑜,也能看他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是正好吗?”

    婆婆叹道:“小婳,婆婆不求别的,只要你们平安顺遂就好。若他不回来,你要去沧州,婆婆也陪你一起。”

    我们都经历过死别,再也不愿意分开片刻,婆婆的心情我懂,她只想紧紧的抓住我,从前那根弦绷着的时候,我们总都能故作坚强,可到了这样放松的境地,我们都会露出脆弱的一面。

    “他会回来的。”我拉住婆婆的手,说道:“我去回信了。”

    婆婆点头,“去吧,就说婆婆说的,等他回来,婆婆多做他爱吃的菜。”

    我提笔写道:“怀瑾,鹤县甚美,初到此处,便见芦苇在河,白鹤在天,清幽自由之地,令我心喜。因君之故,得以摆脱樊笼桎梏,重获自由,满心欢喜。又遇刘大哥大嫂如此爽朗淳朴之友,人生幸事。你我既然有情,来日方长,不再朝暮,君之一愧,何来?君之志趣亦我之志趣,常思若我为男儿身,定当如君,面对贬黜,仍能以宽广自处,尚思为民请命,不为照料一人,而思照料百姓,高洁至此,况我自有安身立命之法,银钱之事无忧,君二愧何来?婆婆喜君人品高洁,待我有情,言待君归,亲自掌勺,为君洗尘,三愧不必。梅花甚好,我心欢喜,见花思君,回赠云鹤一只,望君一展身手,如鹤在云搏鹰,还世间碧海青天,沧州纵不苦寒,君也当珍重自身。海晏河清之时,你我自能永不分离。”

    我将信纸晾干,拿芦苇叶编了一只鹤,装好以后,便望着天空发呆,怀瑾既然提到旧居,明日不妨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