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群星的荣光 » 第38章 全新技术

第38章 全新技术

    等所有人都到齐之后,陈锋敲了两下桌子。

    “好,大家都到齐了,现在开会。”他环视所有人一周,“上午总前指的会议内容,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次找大家来,是想听一听大家的看法。”

    “恕我直言,强攻只是不会错的方案罢了。”维埃里开口,“真去强攻的话,想必会以两个舰队为主,留下一个舰队作为预备队的方案,这样的话,不论如何,舰队数量的消耗都是大问题。”

    “而且,强攻的话,对补给的消耗会非常大。”爱德华说,“而且,西吉斯蒙德方面具备快速修建简易星堡的能力,和他们打,我们几乎相当于是在无依托状态下打消耗战,这对我们而言是不利的。”

    “同时,蛇眼方面的支援也不能忽视。”约翰将几份资料发在了中央的屏幕上,“这是我从情报部申请来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显示,蛇眼国内依旧在对大量的私掠船进行退役工作,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船只并未拆除,从之前的残骸中,我们可以确认蛇眼支援给西吉斯蒙德的就是私掠船,也就是说,现在很难保证西吉斯蒙德不会得到蛇眼方面更多的舰船支援。”

    “这点倒是不需要担心。”洛索伦说,“西吉斯蒙德的补给能力有限,维持一支九百到一千艘战舰的舰队就已经是极限了,而要从蛇眼运输补给的话,是强行用远水解近渴,其效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是这样,对方的舰队规模也不可小觑,只不过,国内方面的舆论压力不是很大,我们应该有足够充足的战备时间。”华莱士说,“得益于司令官在抵达前线后的旗开得胜,现在国内对我们暂时还是有充足的自信心的,在这方面,强攻战术倒是没什么所谓,国内希望看到的是战场上的胜利,不论是怎么赢的,只要能赢就行。”

    “是啊,之前的失败给国内的打击太大了。”陈锋附和,“也正是因为这个,只要一些胜利,就能重振国内的气势,实际上,作为一个研发型的工业国,我们的战争潜力是远比西吉斯蒙德高的,这场战争实际上一开始,我们就已经站在有胜无败的角度了,区别只是赢多少罢了。”

    “总之,既然上面现阶段的作战计划倾向于强攻。”梅兰妮开口,“我认为我们还是先按照这个思路去进行准备比较好,就算未来有变动,以强攻这种最困难的作战方式进行的准备也是足够的。”

    “没错。”陈锋点了点头,“但是,还是不能简单地就使用强攻,各位,我会尽快申请一份对方各星系的驻防信息来,希望在备战的这段时间,各位能拿出至少两份可用的作战方案。”

    “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敬了个礼。

    前线在紧锣密鼓的备战,后方也没有停下来。

    “那么,贵方将资助我国建造双足火龙级战列舰的生产线,并且授权我方使用和生产双足火龙级战列舰标准型号中的所有技术,以及对对应技术进行改良,而我方承诺在非战争情况下,每年为柯涅恩方面生产一百艘标准型双足火龙级战列舰,这份合约持续十年,贵国意下如何?”

    在伯利恒登陆城的政府办公室内,海博伦方面正在和柯涅恩商业联合体的特使展开谈判。

    “我方的意见是,在该方案基础上,如果贵国对双足火龙级战列舰做出了改良,那么,在十年内,我方可以以成本价进行收购,该收购数量计入当年度的生产额,如果贵国没有意见的话,我方就同意这份合约。”

    “我方没有意见。”海博伦方面讨论一番之后,作为领导的官员点了点头。

    就此,柯涅恩和海博伦正式签订了双足火龙级战列舰的建造授权。

    “这样一来,我方就有完整的从驱逐舰到战列舰的生产建造能力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安德烈亚斯和雷比尔进行通话连线时说,“如果可以吞并西吉斯蒙德,我国就可以获得至少十个资源星球,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对外招商了,我认为,可以把这一点放在和晨曦的谈判内容里。”

    现在对晨曦的多方面合作谈判因为战争是处于暂时暂停的状态,在陈锋刚到前线就打了个大获全胜,给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之后,安德烈亚斯也重新起了吞并西吉斯蒙德的想法。

    “我认为是可以的。”雷比尔点了点头,之前因为陈锋,两人深入交流过,现在暂时处于达成共识的状态,“只不过,还是得看战争的最终情况,如果我们赢的比较轻松,那么他们就得拿出比现在多一些的筹码,毕竟之前我们也没想到我们的战争潜力有这么高。”

    “是啊。”安德烈亚斯点了点头,“和晨曦那边的生产线谈判也快了,我想,在经过战后恢复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积极一点?”

    “这就得等战后再说了,毕竟现在还没打完。”雷比尔说。

    政府方面在积极展开谈判,科学院方面也没闲着。

    经过对战场残骸的收集,海博伦方面获得了相当数量蛇眼方面的技术信息。而作为一个长期以来都支持着私掠船战术的国家,蛇眼方面在战舰的设计建造上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重视。更加重要的是,海博伦的技术从一开始,走的就是蛇眼遗留下来的技术路线。这意味着,海博伦对残骸的分析难度会低很多,而经过这段时间的作战,海博伦方面收集残骸都他妈快能拼出来一支舰队了。

    在这种情况下,海博伦通过比对手头现有的战舰技术和对蛇眼方面战舰残骸的研究,获得了非常丰富的技术积累。很快,现在的主力巡洋舰,也就是季风级巡洋舰的后继型号已经完成了设计验证,开始进行技术验证舰的建造。

    全新的巡洋舰被命名为厄尔尼诺级,全舰长度1000米,最宽处三百米,最高处至最低处100米,超空间最大航速为2光年/小时,战斗最快航速为十分之一光速,最大亚光速四级。主要武装为双联装光矛宏炮一体式炮塔四座,10米口径五联装多功能发射器两座。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放弃了传统的多功能发射器,而是将鱼雷发射器和导弹发射器合并,采取了统一化的发射器。

    以前,一艘巡洋舰需要携带极大量的各种规格导弹以应对不同情况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其对发射器的使用要非常谨慎,毕竟就算是多功能发射器,其口径也是固定的,需要发射大口径的长射程导弹时,就需要将几个发射口并联为一个进行发射。而海博伦方面根据对蛇眼方面战舰的研究和近期前线的战报进行总结后,发现在现在,随着护甲和护盾水平的提升,小口径的格斗弹已经很少有使用空间了,巡洋舰之间的作战出现战沉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光矛或者宏炮的战果。有的时候,巡洋舰甚至需要参与到主力舰的炮战对轰中去。因此,他们选择参考了火龙级的舰炮设计以及晨曦方面的动力炉设计思路,并且将其装在了厄尔尼诺级上。其舰炮和宏炮水平几乎完全是战列舰规格的,这给厄尔尼诺级提供了远超一般巡洋舰的火力水平,同时,两座五联装十米级多功能发射器也完全可以满足巡洋舰需要担负起的鱼雷攻击和长程导弹打击工作。

    在强化火力的同时,通过对蛇眼的防御设计进行研究后,海博伦吸取了其中的精华,由此设计出了全新的区块化设计,极大幅度地提升了厄尔尼诺级的关键位置防御。并且,在被大威力武器击中时,分布式多重设计的能量管线系统可以尽可能低的降低对整体能源输送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地提高生存能力。在这种设计方案的帮助下,厄尔尼诺级的生存能力非常夸张,只要不是直击动力炉或者舰桥或者直接打成两截,剩余情况下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巡航能力。甚至在不伤及重要结构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最高战斗航速和超空间能力和一定程度上保证火力。

    设计院给这一级巡洋舰的期待是在能保持雷击和长射程导弹攻击的能力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升生存能力以参与到战列舰的炮战中,给战列舰的攻击做出补充。而就现在表现出的设计而言,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的。

    “第一批厄尔尼诺级就先建造十艘,在适航性验证通过后,送到前线去吧。”雷比尔在接到设计院的通讯,查看过相应的数据之后,做出了批示。

    说到底,现在这个时代,甲弹对抗乃至于战术的螺旋式上升已经到了瓶颈期,各方面都在对装备兵器进行研究,哪怕是海博伦这种小国也不例外,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到国力上的,这点所有人都清楚。

    只不过,海博伦作为一个研发起家的国家,想的,还要比其他国家,至少是比蛇眼想的要长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