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全能文学家 » 第9章 更薄的小说

第9章 更薄的小说

    “来奖励了?”

    说实话,何谈笑在小说发表以后就一直盼着系统能发放奖励,可系统一直没有回应。

    没想到在吃饭的时候,奖励说来就来了。

    何谈笑查看了一下面板。

    宿主:何谈笑

    年龄:22

    小说成就:英勇黄铜III

    诗歌成就:不屈黑铁III

    散文成就:不屈黑铁IV

    戏剧成就:不屈黑铁IV

    综合评价:文坛新秀

    “呼~”

    何谈笑呼了一口气,自己现在终于不是十里挑九了。

    “打开黄铜宝箱。”

    何谈笑自己现在非常期待,宝箱里有什么。

    一段优美的钢琴曲响起,何谈笑仿佛站在了优美却又不可侵犯的宫殿之中。

    不愧是文学系统,连开宝箱的音效都这么有格调。

    何谈笑在心中感叹道,宝箱打开了。

    “恭喜宿主获得短篇小说:《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恭喜宿主获得中篇小说:《现实一种》。”

    果然。

    何谈笑心中早有猜测,在地球,这两部小说都被划进先锋小说的行列。

    从这一点上说,可以算作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一种延续。

    “不过这两部小说质量都很高。”何谈笑很开心,这两部小说也是他特别喜欢的。

    “喂,你傻笑什么呢?”罗莉疑惑。

    何谈笑喝过水后,没吃两口菜,人突然呆住不动了。

    紧接着又是吐气,又是傻笑,看的罗莉十分不解。

    “咳咳,没事,想起别的事来了。”何谈笑继续吃。

    这天何谈笑的饭量出奇的大,两人要了一桌子菜,最后全都吃光了。

    看着何谈笑喝完最后一口皮蛋瘦肉粥,罗莉思索起来:难道这才是他的真实饭量?

    罗莉问:“何谈笑,你......你之前是不是都没吃饱啊?”

    “要是吃不饱我可以多点一些。”

    “呃,不是。”何谈笑有些尴尬,今天心情太好,看什么都香,导致没刹住嘴:“只是今天多一些,我饭量其实不大。”

    在罗莉不信任的眼神中,何谈笑连忙起身收拾桌子去了。

    度过了一个安详的夜晚,第二天一早,何谈笑向罗莉请了个短假,也没用邮箱,直接来到了《朝霞》的编辑部。

    身材高大的刘阳正在与其他的投稿者交谈,不过大部分都达不到及格线。

    “我推荐你看一看南城三杰的书,他们都是新锐作家,值得你学习,回去吧。”

    送走了这位投稿者,刘阳喝了口水,一抬头,只见何谈笑朝自己走来。

    刘阳没想到何谈笑来的这么快,以至于他有些疑惑:

    他可能不是来投稿的,而是别的事情。可除了投稿,他过来还有什么事情呢?

    “刘阳老师,早上好。”

    何谈笑在自己对面坐下。

    “笑客老师,你好。”

    刘阳是个不太会客套的人,打过招呼就直奔主题:“笑客老师,你这次来?”

    何谈笑拿出一叠稿纸:“我是来投稿的。”

    真的是来投稿的。

    刘阳确信了,拿过稿纸。当他看到稿纸只有薄薄的一点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篇小说比《十八岁出门远行》还要短。

    虽说小说的质量与长度无关,也不乏有写作速度快的作者,但此时此刻,刘阳真的怀疑这篇稿子的质量。

    他很欣赏何谈笑的才华,但他更希望何谈笑能稳扎稳打,哪怕写的慢一些。

    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刘阳老师,主编有事找您。”

    见状,何谈笑识趣道:“刘阳老师我先走了。”

    刘阳也没有挽留:“好的,你的小说看完后我给你发消息。”

    自己会亲自跑过来就是想让刘阳快些看到稿子,现在目的已经达成,再加上书店还有工作,何谈笑赶紧回去了。

    何谈笑之所以先投《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而不是《现实一种》有两个原因。

    第一,何谈笑发现系统给的小说会储存在存储空间中,需要自己抄写。

    为了更快的发表,字数更少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肯定是更优先的选择。

    第二,《现实一种》毕竟是中篇小说,发出去以后的影响力估计会更大。

    何谈笑打算先用两个短篇小说预热,再用中篇小说炸开。

    此外,何谈笑还发现系统不仅会将小说的排版、内容修改为符合蔚蓝之星的读者的偏好,还会将语言风格微调成符合何谈笑个人的气质,这样就避免了小说之间的风格过大的问题了。

    刘阳忙了一阵回来后,喝了点水润了润嗓子,然后拿起何谈笑的稿纸,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这篇小说的长度只有《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一半,刘阳马上就看完了。

    他看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稿纸去自己刚刚从里面出来的主编办公室。

    穿着灰色套装的董云龙见到刚离开没多久的刘阳又折了回来,手上还拿着篇稿子,心中顿时有了猜想。

    “笑客老师刚才来过了?”

    “呃?对。”

    董云龙的直觉让刘阳有些惊讶,不过他顾不上这些,他把稿纸递了过去。

    “你看看这篇稿子,跟《十八岁出门远行》很像。”

    董云龙拿过稿纸后刚想问一句:这次的字数怎么比上一篇还少?

    可他听完后半句立马来了精神,跟《十八岁出门远行》很像?

    很像好啊,他现在要的就是这样的小说。

    董云龙也是很快就看完了,看完后他没有沉默,反而激动起来:“还有两天咱们下一期的杂志就要刊发了吧?”

    “对。”刘阳很少看到一向沉稳严肃的董云龙出现这样的神情。

    “我现在去跟宣传部说一下,把这篇小说加进去。”董云龙说着已经站起身来。

    对此,刘阳没有任何意外。

    “还是头条?”

    “还是头条。”话音刚落,董云龙已经走出办公室了。

    而编辑办公室内......

    编辑们都炸开了锅,趁着午休,聚在一起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对于董云龙的做法他们没有怀疑,作为一位优秀的主编,他的能力早就在人们心中确立了。

    他们惊讶的点在于笑客。

    “老刘,笑客老师这么快就来稿了?”

    “对啊。”刘阳道。

    “不是吧,这才过去了一周啊,笑客老师的创作速度这么快吗?”

    刘阳摊了摊手,继续复印小说。

    当编辑们拿到薄薄的稿纸时,又愣住了。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杂志们上发表的小说大都在六千字以上,再少,起码也要五千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字数已经很少了,只是因为内容过于优秀,所以字数这一关不成问题。

    可是这篇看上去甚至比《十八岁出门远行》还短,恐怕连四千字都不到,这已经不是短篇小说了吧?甚至可以归到小小说的分类中了。

    但这更激起了编辑们的好奇心,这可是主编都点名要快速发表,甚至刊发头条的小说,怎么可能差的了?

    对于看稿是工作的编辑们来说,中午应该是喝点东西,吃点好吃的,舒舒服服的休息的时候,可这个时候他们却都看起了稿子。

    稿子看完后,他们全都明白了。

    这篇小说论起质量,不见得比《十八岁出门远行》的高,但在手法与风格上,可以说是大致相同。

    而现在,要的就是这样的小说。

    之前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已经引起了广泛讨论,那么再来一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