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吃货航海记 » 第13章 海商现状

第13章 海商现状

    肥皂和粤之爵酒的作坊建在这里的小河边,刚开始建设。

    已经在地主宅子里筹备生产了,暂时只榨棕榈油、制备火碱面、做艾草泥、收集椰子等等,没有正式开始生产。

    郑柳洲带何易咏转转,请求指导。

    何易咏建议他将厂房棚子设计增高两米,棚子瓦房顶中间的瓦房顶再增高一米多,建成小二层瓦房顶,没有墙和窗,通透的,利于排烟通风降温,围墙也增高两米,防止有人偷窥等等细节。

    讲清楚机器设备怎么安装,怎么调试,怎么使用。

    “爹,你知道现在有造船厂、海商吗?海商是个什么处境?”

    郑柳洲疑惑问道:“怎么问这个?你对造船出海有兴趣?”

    何易咏笑道:“随便问问,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出海逛逛。”

    郑柳洲严肃道:“朝廷禁海,片板不得入海,海边百姓迁徙到内陆,沿海设许多海防卫所,更有巡检司严查缉捕,造船厂与海商很难生存。”

    何易咏轻松笑道:“也还是有的嘛,海商的胆子大着呢,禁不绝。”

    郑柳洲表情崩了,笑骂道:“就你小子知道的多!连这等隐秘都知道!”

    何易咏腆着脸,凑近乎问道:“嘿嘿嘿……爹,你有这方面关系的吧?”

    郑柳洲问道:“你还真打算做海商?不怕满门抄斩?”

    何易咏正色道:“当然不敢在大明境内做海商,但可以在海外小岛上建造船厂和小码头,建基础设施嘛。

    爹,你知道儿子是个饕餮客,喜欢吃各种美食。

    咱们大明南北东西差异大,各地有各地的美食,海外也有海外的美食,比如南洋的香料,仍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美食调料,不去看看多可惜?”

    郑柳洲沉吟不语,何易咏换种方式问道:“爹,咱们打个比方啊,比如你家大业大势力大,来兴头了,隔三差五把家里的势力拉出去给周围邻居瞧瞧看看,展示展示,吓唬吓唬。

    周围邻居之前没见过这么大的实力威势,现在懂了,周围邻居心里会怎么想?以后会怎么做?”

    郑柳洲试探回答:“会畏威怀德,屈服于威势之下,生不出丝毫反抗之心?”

    “不!有些小邻居确实会畏威怀德,有些胆子大,有志气的反而会知耻而后勇,不会甘心,他们会向上爬,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打出自己的威势。

    而你家的势力宣扬出去后,把势力扔了,埋没了,不要了。

    小邻居的实力威势快速发展,很快超过你家,敲开你家大门!”

    郑柳洲倒吸一口凉气:“嘶~朝廷七下西洋,把某些海外小国寡民的胆气志气激出来了?”

    脑子转的还挺快,这么快就明白何易咏说的含义了。

    何易咏挑眉:“嗯哼!”

    “嘶~这么说来,还真不能停下脚步,固步自封,正该大力发展,省的被某些犄角旮旯里的有志之国超越,打上门来!”

    何易咏再道:“对头!再比方讲,有一群贼长期在你家外面虎视眈眈,贼巢不安生,贼活不下去,贼头子也管不住那些贼,有越来越多的贼长期在你家外面虎视眈眈。

    你的实力比贼大很多很多,却退缩到高墙里,关门闭户,不想着抓贼打贼,只想着防贼,这是长久之计吗?”

    郑柳洲瞬间就明白何易咏说的是什么了,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贼不容易抓到,大海实在太广阔,很难抓,更难抓干净。”

    “把自己的实力势力再拉出来,直接打上贼巢,揍那么一两次,贼子们就乖了。”

    郑柳洲:……

    何易咏用树枝在地上画线条道:“比如咱家这么大,咱家以外这么大,比咱家大多了。

    咱家人不知道外面有多大,仍然洋洋自得,沾沾自喜,等着周围那些小邻居来拜贺,极为满足,固步自封。

    却不知宝船福船已经落后了,更不知钢铁能飘在水上,用钢铁造的船,比木材造的船结实多少倍?”

    郑柳洲嗤笑道:“钢铁能做船?钢铁入水直接沉了!”

    何易咏幽幽反问道:“爹,你没见过妇人在河里清洗铁锅?铁锅沉了吗?”

    郑柳洲:……

    “这么一说,钢铁还真能飘在水上不沉?”

    “只要把钢铁做成不漏水,体积大厚度薄,重量轻的形状,就不会沉。”

    郑柳洲幻想着喃喃道:“确实如此,船那么大,钢铁船的钢铁必然厚一两寸,何种武器能打破?”

    “所以儿子想趁着七下西洋刚刚过去三十多年,上一代造船匠的手艺没有丢,传承给这一代人了。

    找一批造船匠,在海外找个地方发展,不泄露身份,更不与朝廷发生冲突,建造新式坚船,钻研更大,更坚固,航速更快的船!

    早早有个准备,免的别人钢铁大船开到家门口了,咱们才想起来到处找已经腐朽的宝船福船,已经遗失的船舶资料!”

    郑柳洲问道:“志向倒是远大,造一艘船好说,若建一座造船厂的话,每年需数千上万两银子,你支撑的起吗?”

    何易咏摇头道:“现在当然支撑不起,只够支撑买木料,买来先阴干个五年十年,五年十年以后再筹备造船。

    这五年十年之内,应该能赚到些银子,应该能支撑起来。”

    郑柳洲赞一句,解说道:“准备的还挺早,既然你是这样的打算,那爹就给你说道说道。

    朝廷禁海很严格,但海贸利益太大了,确实有胆大的海商,也有隐蔽的造船厂,雷州府就有很多贴客与海商有牵扯,每年出海两三条船,造船匠人、水手不缺。

    徐闻港知道吧?”

    “不知道。”

    “徐闻港在南边徐闻县,以前下西洋的时候,郑大人的船队都会在徐闻港停靠补给维修,自宋元以来,徐闻港一直是海贸港口,港口周边有很多废弃的造船厂,也有很多木材场。

    下西洋的时候,木材场有很多木材,不下西洋以后,木材场遗留了不少木材。

    三十多年过去,不知道还剩多少,挑够几条船的料应该没问题,而且阴干的正当时,价格很便宜。”

    何易咏挑眉,还有这种好事?

    阴干了至少三十多年的木材啊,已经阴干的极好了!

    刚砍伐的新鲜木材水分大,不能做家具工具造船,要是做了的话,几个月后水分流失,木材内部干燥空虚,有应力,很容易开裂、变形、鼓包、腐烂、虫蛀。

    所以要阴干,制作一般家具工具器材的话,新鲜木材只需阴干三五个月即可,造船的要求高,需要新鲜木材更缓慢地散发水分,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