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鲸海传奇 » 第18章 慌乱的遭遇

第18章 慌乱的遭遇

    为了保证法军准确找到他们,杜勒斯的表哥老朱特意支起了大锅烧起了肉汤,沾满雨水的柴草黑烟滚滚,烟柱分外招摇。

    四五个小时后,法军如约而至。他们绕路爬上了山顶,准备从山上向下攻击。山上草木茂密,乱石突兀,不方便马匹飞奔,只好以步兵为主组成方阵投入到进攻。

    这场战斗虽然后期被历史学者演绎了很多版本,但实际上很乏味。

    法军士兵在指挥官的领导下缓步前进。说是步兵方阵,其实早就变成了横队,还是不规则三排弧形队伍。

    爆破组的沈泉在这一周的准备期里做了不少无线电黑火药地雷,准备爆破周边地主庄园。看到法军在山顶集结队伍的时候,几个不怕死的小伙拉着驮马把七八个煤气罐地雷放在了暴雨突击队八十米左右的位置。煤气罐被老莫和跳虎用台钻破了洞,插入一根单独的引爆管结构,然后焊死。罐子内用特殊设备充入黑火药和液氧,还塞入了几百枚小钢柱。法国士兵也对这玩意很警惕,远远的朝煤气罐射击,但是老莫这帮人提前研究了地雷预设位置、散放在上土沟或者石缝里,全部是射击死角。一堆乱射后,法军指挥官及时转移了注意力,重新整理阵型,向前推进。

    杜勒斯当然知道,最好像叙利亚民兵那样,往煤气罐里装满TNT,但是去哪里买呢?还不如做个天然气温压弹更实际一些。

    法军自然没有听说无线电地雷技术。于是在他们按照既定步骤向暴雨突击队进攻。一般情况下,17世纪的欧洲大陆步兵训练手册上普遍要求士兵要在在一百步左右的距离(70米)展开排枪射击,二百米开外射击是很少发生的事情。17世纪早期的火绳枪有效射程不过五十米远,最远杀伤是100米左右;至于可以杀伤二百米重型步枪,一般只会在海船或者城堡的城墙上使用。这些法国士兵在指挥官的要求下站定,先是在大约一百米开外向穿越者们射击,穿越者们躲在预设阵地后面没有还击。。而法国人那边。或许是因为凌冽的山风导致火绳枪不容易开火,射击效果远不如平时理想,至少暴雪突击队是一个人也没有受伤。

    法军缓步走了三十米,进了地雷阵。

    在众人的见证下,杜勒斯亲手打开了无线电开关。杀人放火下地狱这种事情还是由最大既得利益者去做比较服众。

    八个15kg煤气罐在足球场面积大小的范围内剧烈爆炸,罐体碎片高高飞向天空,钢珠、碎石溅向大地各个方向。巨大的热浪把现场所有的法军都扑倒在地,80米外躲在掩体后面的暴雨突击队员们也被爆炸声震的双耳嗡嗡作响。一分钟过去了,有的人双耳仍响个不停、不能作罢。

    爆炸声实在太响,有效带动了突击队员的情绪;虽然有不少同志已经两股战战、甚至有尿失禁的;但是大部分同志还是好样的,他们安静的趴在掩体后面一动不动,等着下一步指令。

    法军的队伍很集中,杀伤效果很好。但仍有二十几个生命力顽强的法军挣扎在站起来,往后逃跑。有二十来退伍兵组成了临时射击组,在前炊事班长老朱的指挥下开始站立射击。突击队集中了所有的长枪交给他们使用,部分长枪上面还安装了全息镜,基本上是指哪儿打哪儿。

    一分钟自由射击之后,地上已经没有活物了。枪手们在全息镜和倍率镜的加持下绽放出惊人的杀人技艺。

    战斗异常顺利,退堂鼓组的兄弟们也恢复了神采,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跳起冲杀,全把眼神盯向了脚手架上观战的路虎哥和杜博士,两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指挥组的主心骨在老朱,侦查组的肥佬已经把无人机侦查图像给老朱看了,山顶的土坡后还掩藏了两门小炮,有十来个人还在上面,老朱不敢贸然冲锋。

    山风太大,无人机投掷黑火药炸弹效果恐怕不会理想。

    就在老朱犹豫不决的时候。路虎哥爆炸了,他学着电影里政委的样子,从木头架子上高喊,同志们冲啊。打酱油的群众们也戏精上身,挥舞着猎枪、左轮、马刀、长矛,冲向了山顶。几十名做后勤的麻风村村民也跳出来,挥舞着长矛冲了出去,并很快跑在了最前面。论体力,现代人真的比不上这群山民。老朱毕竟婚丧嫁娶的场面见多了,在突发事件面前稳重如山。他吹着短促的号子,领导着射击组和另外一些稳重的同志,举着警盾,端着长短枪械,缓缓的奔向山头。

    还好,刚才的爆炸也让法军士兵的认知世界崩塌了,管理小炮的士兵听到下面的呼喊,随即四散而逃。等路虎哥的人马登顶时,目光所及,除了拴在地上的大牲口,法军是一个活物也不见了。

    没有抓到大活人主要是突击队员过分紧张,冲锋时把喘气的伤员都乱枪打死了。开战之前,前退伍兵林宇讲过一个故事,自己的父亲在自卫反击战中被一个装死的俘虏袭击过。这番话显然让这些战场初哥们有了应激反应,开始“滥杀无辜”,甚至有几匹马也跟着遭了秧。

    俘虏的动物到是不少,抓了一百多匹马,还有四十多头骆驼。这样一来,突击队已经人均一头畜牲了。三十年战争期间,各国边界山路被交战各国破坏殆尽,几乎不能走四轮马车。骆驼这种动物作为重要运输工具,很快在整个中南欧山地流行起来,而且一流行就是二百年。作为守在边境商路的边境巡逻队,显然没少从路过的商队中无偿罚没骆驼。

    收拢好混乱的队伍,老朱在山顶居高临下,用对讲机和还在阵地上的杜博士回话,“法军确实四散而逃,不好追踪”。

    杜博士点头称是,穷寇莫追。他心里明镜似的,这群杂牌军充其量可以打家劫舍,再做其他就不能强求了。他在脚手架上,怒气冲冲的对下面十几位没有参与冲锋的穿越者们发号施令,让他们打扫战场,生火做饭。蹲在沟里的穿越者们挨了骂,也有点不好意思,悻悻的走出壕沟,清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