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笔友朱元璋 » 第18章 中华危难时,总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

第18章 中华危难时,总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

    耻辱!

    简直是奇耻大辱!

    比起靖康之耻,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时朱元璋的心情,除了愤怒,还有憋屈,道心受到严重考验。

    他这一辈子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有胜利,也有失败。

    但失败没有将他打倒,而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继续奋斗。

    但朱祁镇的御驾亲征,在他眼里,只有窝囊和耻辱!

    简直侮辱了“御驾亲征”这四个大字!

    他老朱家,怎会生出如此窝囊的后代?

    幸好,如今要继位的是朱标,朱棣那一脉和皇位无缘了。

    不过,朱标那个儿子朱允炆,也令人头疼啊。

    孩子的教育,还真是让当爹当爷爷的操碎了心。

    “老朱,看到这,你的心情已经无法用愤怒来形容了吧,接下来你得要注意心脏了,朱祁镇的骚操作,绝不止于此。

    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叫门皇帝吗?”

    上仙啊,你看在咱老朱年过半百的份上,可别折腾咱这个老人家了。

    朱元璋简直欲哭无泪。

    “瓦剌太师也先,在活捉朱祁镇后,自然心花怒放,这可是大明皇帝,大宝贝啊!

    大宝贝不用起来,怎么能叫宝贝呢?

    于是,也先命朱祁镇在前头开路,让其命令宣府和大同的守将打开城门放瓦剌骑兵进城。

    而朱祁镇贪生怕死,为了苟且偷生,真的在城门下,对着守将大声呼喊,命令守将开门!”

    混账啊!

    朱元璋再次震怒,无与伦比的震怒,如果你朱祁镇被俘后,能够以死殉国,那咱老朱还敬你是条汉子!

    没想到你堂堂大明皇帝,居然为敌人叫城门,居然当汉奸?

    你朱祁镇怕是古往今来头一号了!

    你连那南宋末代皇帝都不如啊!

    人家至少还和陆秀夫一起跳下崖山,自杀殉国,死也死得有气节,你呢!

    哪怕你是咱老朱的后代,咱老朱也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幸好,守将郭登等人忠于大明,拒绝为其大开城门,甚至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

    “好!不愧是咱大明的好儿郎!”

    看到这里,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猛地站起身来,忍不住拍手叫好!

    从朱祁镇御驾亲征以来,他的情绪就一直被压抑着,此时,终于得到了释放。

    “也先眼看朱祁镇这个宝贝没有起到作用,而大明守将又如此忠烈,只能绕过宣府,兵分三路,直取京师!

    此时,朱祁镇被俘消息已经传到京城,朝野振动,京城上下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瓦剌大军一路进逼到京城之下,眼看破城在即,大明终于到了最危亡的时刻!

    此时,不少大臣主张迁都,将朝廷撤离北京,避开瓦剌大军,和瓦剌议和。”

    糊涂啊,迁都南下,将顺天府拱手让人吗?

    丢失北京,便失去了对整个北方的控制,难道,尔等要做第二个石敬瑭?

    难道尔等饱读典籍的朝臣们,不知道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整个宋朝被北方异族压制了整整几百年?

    难道你们以为向瓦剌妥协,瓦剌就会放过你们?

    这群迂腐透顶又卑劣懦弱的佞臣!

    朱元璋血气翻涌,直想破口大骂,双眼死死盯着信纸,就连颤抖的双手都没有注意。

    “然而,我堂堂中华,在危难之际,总会有勇敢的人挺身而出!”

    好!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拍案而起,胸中豪气顿时翻涌而生,这一刻的他,热血沸腾!

    咱就知道,你瓦剌岂敢欺咱大明无人?

    “这个人,便是于谦!”

    于谦?便是这位英雄的名字?

    这个名字朕记住了!

    “时任兵部尚书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力排众议,反对迁都,主张死守北京城!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稳住大局,于谦和一众主战派,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的皇帝。

    而朱祁钰也是果敢决断之人,为于谦等人做好了充分的政治准备,放手让他们大胆去战!

    于谦力挽狂澜,利用北京的地形优势,活活将瓦剌大军拖住了一个月!

    在此期间,他又从外地陆续调回二十余万大军,增强京师防守力量。

    待大军就绪后,于谦组织明军反攻,在鏖战五天五夜后,终于将瓦剌大军击退!

    至此,北京被守护了下来,大明的一场灭国危机,也被于谦等人平息下来。

    瓦剌兵败,带着朱祁镇撤回漠北,利用朱祁镇多次和大明拉扯,然而大明经过土木堡之变后,上下已经一条心,没有给瓦剌任何的机会。

    见朱祁镇再无用处,将其软禁一年后,瓦剌再生毒计,将朱祁镇放回,试图离间大明。

    这一次,瓦剌成功了。

    朱祁镇回到京师,复辟成功,囚禁京师保卫战的功臣们,逼死于谦,而朱祁钰,也离奇死亡,甚至死后连庙号都没有。

    可敬,也可叹!

    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不和瓦剌共生存。

    其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朱祁钰派太监轮流前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还包括醋菜。

    于谦一生朴素,为官刚正不阿,身死之后,家无余财,只有朱祁钰所赐的蟒袍和剑器。

    在他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大明百姓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就连朱祁镇,在逼死于谦后,也后悔了。

    时任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

    生前保家卫国,身死空无一物,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不过于谦,也给大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北京保卫战,重创了瓦剌,让瓦剌多年未能复苏,这可能也是于谦留给大明最后的财富了吧。”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眶已然湿润。

    于谦,先生大义!

    大明得此忠臣,夫复何求!

    如若于谦是我洪武一朝的大臣该有多好?

    此时他心中即愤恨又感动。

    愤恨朱祁镇诛杀功臣,感动于谦等人的忠肝义胆。

    信中所载,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哪怕只是在读文字,朱元璋也能感觉到其中的凶险,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大明能出于谦等人,何其幸哉,实乃天佑中华!

    只可惜,英雄没能善终。

    天可悲,天可叹也!

    于谦、朱祁钰、王文、郭登……你们都是好样的,朕在这里,向未来的你们先道一声,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