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笔友朱元璋 » 第57章 眼镜风波

第57章 眼镜风波

    一听到李晗要写小说后,许年作为专业人士,还真的从明朝的技术发展角度出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按他的话说,以洪武年间的技术而言,想要打造一支和19世纪中叶相差无几的步枪,几乎不可能。

    但是呢,如果降低要求,只要求做到速射的话,那还是不难实现的。

    首先以材料而言,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中华的炼钢冶铁技术,实际上是远超世界同期水平的。

    有钢材的话,造出枪管并不难,况且明朝的锻造技术也是一流,特别是模具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当然要造无缝钢管那是不可能的了,但对于明朝而言,发射药用火药的话,膛压也不会太大,这就能有效减少炸膛的风险。

    前提是锻造工艺标准必须是统一的,不过以大明那手工作坊一样的生产水平,这点恐怕短时间很难实现。

    至于扳机、栓动部件啊这些零碎部件,只要有模具,造出来那是分分钟的事。

    而且,由于是栓动步枪,便少了复进簧这个大麻烦,以明朝的技术,要造出合格的复进簧,恐怕还难了亿点点。

    其次,由于使用的是纸包一体弹,极大简略了生产工艺和步骤,况且发射药用火药的话,虽然威力和硝化棉什么的没法比,但完全够用了。

    毕竟大明子弹,打的是藤甲锁子甲,不是打陶瓷插板加凯夫拉。

    这也是为何李晗选了针发枪,而不是毛瑟98K的原因,子弹是个大问题。

    以许年的话来说,大明造栓动步枪,难的不是工艺和材料,而是造枪的思路。

    只要给出图纸,手搓拉大栓并不难。

    虽然这么一支手搓丐版的M1941,和原版的肯定没法比。

    可一旦真的造了出来,那将远超什么火绳枪、燧发枪的,能一举将大明火器提升到了十九世纪初的水平。

    这对于十四世纪其他军队而言,完全是降维打击!

    确定了枪械发展思路后,李晗便催促着许年,把制造工艺流程,以及图纸给弄出来。

    理由光明正大,咱要写的是技术流小说,对于技术方面,自然是越详细越好。

    许年只有一个问题表示非常不理解,为何一定要用繁体字给打印出来呢?

    全都弄好后,李晗顺手也把那支手搓的M1841给一起买走了,给许年转账十万,也不能让好兄弟吃亏不是?

    说不定下回还得来找他帮忙呢。

    回到家后,李晗写好回信,除了土豆和红薯外,将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便给朱元璋邮寄了过去。

    ……

    下了早朝后,李敏从奉天殿出来,看着威仪肃穆的紫禁城,长长出了一口气。

    他敏锐的感觉到,大明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不光是因为大明已经启用了第一条无线电手台联络线,千里之外的消息,可以随时传到应天府。

    就在今天早朝上,发生了一件足以震动朝野的事情。

    便是陛下突然宣布,停止封藩,除了已经就藩的,所有皇子,全都留在应天府!

    而已经就藩的,剥夺其卫所边军调令,王府卫限制在一百人。

    卫所、边军、京营,乃至各地营军,统兵权由五军都督府掌握,调令,将官任免,则由兵部负责,而调令,则全部集中于陛下手中。

    此令一出,顿时引起满朝哗然,但每人的反应却是各不相同。

    其中祠部和鸿胪寺反应最激烈,一个个站出来,大声疾呼此举不合古制,将皇子置于京中,必留祸端!

    而以江南一派为代表的士族官员,却是对陛下此举大加赞赏,和祠部以及鸿胪寺吵得那叫一個不遑多让。

    虽然李敏出身地主,却不是士族一派的,他倒是能猜测一二,陛下停止封藩,意味着在士族的地盘,少了藩王的掣肘,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不过以徐达为首的勋贵们的反应,倒是有些耐人寻味了,平常有啥事,就属他们吵得最凶,现在却一反常态的站在一旁看乐子。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结合最近陛下经常传勋贵们觐见,李敏推测,陛下这是要用勋贵和藩王干一件大事。

    很可能就和士族有关!

    除此之外,朝堂之上,倒是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陛下一打上了朝,便将那副眼镜给戴上了,引得一众朝臣好奇询问。

    陛下倒是大方,给众人讲解那眼镜的妙处,引得众人好生羡慕。

    朝堂之上,五十好几,甚至上了六十的老臣也有不少,几乎个个都有老眼昏花的毛病。

    看着陛下戴的眼镜,都快望穿秋水了。

    只是远观陛下的神色,似乎有些得意呀。

    而徐达和李文忠二人,在陛下介绍眼镜之时,也悄默默的将眼镜戴上了。

    那神气的样子,惹得一众大臣直翻白眼。

    李敏倒是觉得,陛下完全可以将眼镜,作为赏赐大臣的用物嘛。

    边走边回味着今天早朝发生的事情,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午门边。

    正待出宫时,旁边却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李大人,你说徐达那厮,戴个眼镜有什么好神气的,我看呀,他和李文忠就是想在咱们面前炫耀,真是有辱斯文!”

    李敏扭头一看,原来是礼部尚书赵瑁,此人乃士族一系,为人古板固执,平常除了公务外,自己和他交集不多。

    不知此时又是何缘故来找自己搭话了。

    可能是因为朝堂里,自己是属于好说话的那一种吧。

    李敏并不想多搭理他,既然已经推测出,陛下可能会对士族有所动作,那么自然得和士族派系的大臣保持点距离。

    不过赵瑁可不打算就这么放他走了。

    “李大人,不是我说,就那帮大老粗,想戴个眼镜装斯文,他们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么?”

    看着赵瑁那忿然作色的样子,李敏无奈摇了摇头。

    赵瑁你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并不是觉得徐达戴眼镜有辱斯文,恐怕是因为眼镜没有架在你的鼻梁上吧。

    李敏不想多搭理他,随口敷衍道:“赵大人所言甚是。”

    赵瑁正想着接过话茬,接着便看到了令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只见李敏从袖中神奇般掏出一副眼镜,当着他的面,直接架在了鼻梁上,然后挥了挥袖子,扬长而去。

    赵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