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有个随身洞天 » 第四十一章反了

第四十一章反了

    江湖上什么消息传播的最快,知名高手的对战绝对是其中之一。

    现在突然传出,佛门四大圣僧和宁道奇联手都败给了镇北大将军文龙,这可谓是石破天惊了。

    所谓四大圣僧,分别是三论宗嘉祥大师、华严宗帝心尊者、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以及天台宗的智慧大师。

    四人皆在百岁上下,乃是佛门之中武功最为高强、地位最为尊崇的前辈高人,曾联手镇压“邪王”石之轩,使之用尽浑身解数才勉强逃得性命。

    宁道奇,天下最知名的三名大宗师境高手之一,中原武林的第一人。

    虽然实际是四大圣僧与宁道奇车轮战的文龙,可是传出的是四大圣僧与宁道奇围攻文龙,最后却是各个带伤,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镇北大将军放过了他们,但是他们败给了镇北大将军可是事实。

    伴随这个消息的还有,岐晖和袁天罡,对战佛门近百一流高手,给平时低调的道家大大提高了名声,在对战中两人都展现了巅峰宗师的战力,让人侧目。

    不几日就在借助传国玉玺风云,借助大批赶到洛阳的江湖高手的关系网,快速的传遍了天下,给这个炎热的夏天加了把火。

    这天就在文龙借助天街之战后的威压,让“耳报神”们,加紧威慑洛阳的众多江湖高手,约束他们的争斗不能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时。

    又有一个轰动的消息传来,山西方向突然传来一个惊人消息:唐国公,李渊反了!

    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听到这个惊人的爆炸性消息之时,文龙没有惊慌也没有震惊,只是很平静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本就是历史课本的,还有原著中都是标明了,在大业13年夏李渊返隋。

    “不过就是反了一名太原留守而已!”

    见报信小吏满脸惊慌,额头冷汗滚滚脸色发白,文龙淡笑出声:“有什么好惊慌失措的,不就是早就心知肚明的事儿么,告诉越王本将军知道了!”

    嘿嘿,李渊还有李建成、李世民,你们父子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热闹的署夏又添了一把火,熊熊燃烧了起来,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

    好似平地起惊雷,整个北地都震了一震。

    在山西这一片关陇集团的传统势力范围内一片大乱,临近的关中都城长安地区和河南地区也受到影响。

    这时候,有镇北大将军坐镇东都洛阳和主管河南、河北。山东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之前就安排河北寇仲,注意戒备山西方向,故此,一有骚动的小苗头,就被火速镇压,没有让火烧起来。

    而河南和山西交界之处,早就让李靖带兵过去增员主要警戒李阀,和之前负责守卫商洛地区的老将裴仁基,他早就构建的防御瓦岗进攻的体系,现在转手警戒西边的李阀势力,迅速稳定了混乱的局势。

    河南内部,由大将张须陀率领数万精兵猛将,直接将刚刚失去瓦岗精锐部队,元气大伤,又和翟让互掐的李密压得喘不过气,根本不给瓦岗李密任何可趁之机。

    之后文龙,根据“耳报神”早就收集到的与李阀有关的系,门人、党羽关系网名录。安排河南、河北展开了抓捕和绞杀。

    “传我将令,令虚行之领军入城,缴械洛阳守备军,接管后立刻整编,即日里城门封闭,按照名录上名字,全部控制抓捕起来!”

    随后文龙带领城内的黑甲卫队,突然袭击了洛阳东城门,引大军入城,面对镇北大将军和这支久经战火考研的铁军,城防军几乎没有抵抗就被缴械,收编,令王世充的一番努力费了白工,听说王世充在总管府内暴跳如雷,可是面对这种情势也是没有在做什么动作。

    在几日,文龙亲自坐镇或监督洛阳城的清扫,将与李阀关系密切的洛阳官员全部抓起,男女老少一个都没有放过。

    他如此行事,自然在洛阳官场造成巨大动荡。

    “本将军警告诸位,不要在越王跟前乱提这些胡说八道,要知道李渊这是造他们杨家的反,本将军这是为他们杨家报仇雪恨,他心里还不知道怎么痛快那!”

    什么叫跋扈,这就是跋扈,整个洛阳几乎被军官了,各个官员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被文龙给打入李阀党羽,被借机抄家灭族,就连正规的除“越王”外的老大,王世充都是神隐,连同他的党羽计划不发任何意见。

    不服,不服也得憋在心里,谁让现在是文龙,占据大义,实力又是有压倒性的优势。

    洛阳留守朝堂,就在文龙的强力弹压下,迅速恢复了平稳,并将李阀造反到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

    没了那帮人在隋营心在李的家伙暗中捣乱,就连朝堂风气都有不少改善。

    以铁血强硬手段,平息了洛阳城里的乱象后,文龙又将目光放在山西和关中地区。

    首先借由越王杨侗的名义,给长安留守的“代王”杨侑一封信,提出警告,说根据情报,李渊即将攻打长安,请做好守备,并且介绍了洛阳这边对李阀门人的清洗,避免被内部策反。

    尽管李渊造反,可这是高武世界,消息传播是很难拦住搞来搞去的武林高手的,山西的情报还是源源不断汇总而来,让文龙和洛阳留守朝堂一干人等,很快就弄清楚了李渊造反的具体经过。

    大业十三年(617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帝杨广所在的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孤立了。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密友。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

    起兵造反的计策确定后,李渊还不知情。李世民想实情相告,又担心李渊不听。李世民私下找到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

    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

    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李渊开始时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要把李世民送去报官。过一会儿李渊还是答应了起兵,对李世民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去告发你呢!”?

    “李阀狼子野心,李渊早有反心,李世民也不是好玩意,竟然伙同外人给自家老爹拉皮条,这样的儿子还真是省心啊!”

    在留守朝堂议事之时,文龙冷笑连连毫不留情,口中各种讥讽嘲笑连绵不绝,直接把李渊和李世民钉死在耻辱柱。

    号召山西全境隋军同剿逆贼李渊,如果不敌,可以撤入河北和河南境内。

    文龙更是知晓,按照隋朝兵将的布置,能够堵住李阀兵出山西的两位隋军大将,宋老生和屈突通,前者败得莫名其妙,后者干脆就是初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李阀之前做了太多准备,内里关系盘根错节,水深得让人触目惊心。

    不管是真实历史上,还是大唐原书中,李阀起兵后几乎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丝毫阻碍便拿下长安。

    可是现在,有了文龙的存在,李阀休想占得便宜!毕竟李阀夺得天下的经过在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只要对一些节点做一些调动,就能给增加很多难度。

    “提醒“代王”长安隋军作好应对逆贼李渊的准备!”

    “……”

    文龙要么不做,要么就是一连串手段。

    不管能不能成立,搂草打兔子,有一杆是一杆。

    李渊自立为大将军,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以大儿子建成、二儿子世民为三军正副统帅,准备进军关中。这下好了,遂了李二的愿!”

    “我早就说过,李世民是个不安定因素,他们家就他一个白丁,要是李渊不反他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就连他那个性格有些莽撞的弟弟李元吉也比不上!”

    “现在好了,一下子坐上了副统帅的位置,无论身份地位在李阀内部的话语权都大大增加,果然是个野心之辈,小小年纪心机便如此深沉,甚至为了出头不惜为自家老爹拉皮条,呵呵。”

    不管这脏水泼得有没有效果,文龙都不会放过往李二脸上摸灰的举动。

    这厮太嚣张了,整个李渊造反的过程中,就这厮蹦达得最欢。

    李建成还没开口呢,这厮已经把事情都给办得差不多了。

    “李阀打的倒是如意算盘,却不知正中刘武周的下怀。只要太原空虚,刘武周不乘机攻下太原才怪。而且李阀未来的情况,谁知道会怎么样?”

    得了,文龙的连番布置,以及一番刻意言辞,在洛阳官场确实造成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最起码,李二的名声一落千丈。

    不安于室,绕过作为世子的大哥‘胡作非为’。

    给老爹拉皮条,简直枉为人子。

    野心勃勃小小年就手段阴狠,以后还了得?

    而且洛阳坊间,这样的流言也开始迅速流传。寻常百姓只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小故事,江湖中人最是拿义字当做明晃晃的口头禅,都是不耻李二的为人和所作所为。

    所谓破坏总比建设易,李二之前打造的大好名声,就在一波流言的攻势下迅速降至冰点以下。

    自从上次狙杀文龙失败,佛门目前在洛阳十分低调,师妃暄不知去哪里了,好久没有露面,

    要是不能扭转李二名声,到时怎么给他安上天命之子,上天选择的就是这么个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