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草原有座蒙古包 » 第113章 父亲的心被女儿融化

第113章 父亲的心被女儿融化

    马苏合放好了炕桌,摆好了碗筷,拿上来酒瓶,又忙着去找酒杯。

    在拿几个酒杯的问题上苏合犹豫了,他回头问:爸,你今天喝一杯?

    额尔德木图平时是不喝酒的,可这回非常爽快地说:喝一杯?我得喝他几杯。“破衣里面有圣人,破鞍下面有骏马”,咱家的“海日”肯定是个“大学问家”啊,绝对是好苗子!我必须得喝点儿,哈哈……

    …………

    孔雀屏草原的蒙古族有着独特的生育习俗。妇女分娩前,家人要为孕妇准备肉蛋等食品和新生婴儿用品。这些,早就在娜仁图雅和高娃的协调、监督下,在红霞、董静、荷花、莲花等人的帮助下,提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婴儿降生后,一般要在大门外挂上标志,提醒过往行人这户人家添丁进口了,特别是警示陌生人不要进屋“闯月子”。

    院外大门挂着的标志有讲究。挂有一张用榆树条子做成的弓,弓上系上三支缀有红布的箭,表明生的是男孩儿,期望孩子长大后成为能骑善射的英雄。如果只挂一根榆树条儿,系上一支缀有红布的箭,表明生的是女孩儿,象征着吉祥。

    榆树条儿阿吉奈早就准备好了,是他骑着白马在嘎查北面一株最大最古老的榆树上“请”回来的。没有做成弓的样子,只是同一支箭一起用红布绑好,在小海日进了家门后,他就挂在院外大门垛儿的最高处。挂好后,他还站在远处美美地欣赏了一番,就像当初在老宅挂上一张弓、三支箭时一样,为人父的自豪无法掩饰。

    …………

    不管有多么不舍,阿吉奈在家只住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不得不回草原蒙古包了。托娅知道阿吉奈惦记着羊群,就让他赶紧回到牧点,好把苏德换回去,他家里也有好多事儿呢。临走前,阿吉奈一直守在海日的旁边,深情地望着女儿。

    小小的海日真的太小了,皮肤太嫩了。阿吉奈想亲都不敢亲,怕没刮净的胡子把女儿的皮肤扎破喽。

    似乎感觉到了爸爸热热的目光,海日竟然醒了。瞪着黑黑的大眼睛盯着眼前这个人,好像认识这就是自己的爸爸一样,可把阿吉奈高兴坏了。他对托娅说:你看,海日认识我了。

    托娅笑了,说:去你的吧,才六七天大,根本不认人儿呢。

    “那她咋这样看着我呢?”阿吉奈还坚持自己的理解。

    “那是她觉得这个黑不溜秋的家伙,到底是什么怪物呢?”托娅逗阿吉奈。

    阿吉奈呵呵一乐,露出了雪白的牙齿。

    “黑脸白牙,别把海日吓着。”

    “不能。我闺女,胆儿大。”

    托娅看出了阿吉奈的心思,就说:你亲一口吧,不怕的。

    “真的?”

    “没事儿。把胡子躲开点儿就行,别扎着她的脸。”

    阿吉奈试了试,还是没舍得下口。托娅就轻轻抓过女儿的小手递过去,阿吉奈伸出食指让女儿握住,然后探身亲吻着嫩嫩的小手。

    这一吻,让阿吉奈的心都化了……

    …………

    高娃又从花灯嘎查赶到了萨仁台嘎查,和亲家母娜仁图雅一起伺候托娅的月子。

    有两位妈妈的精心照顾,加之姐姐们、嫂子们的关爱,马托娅在月子里很开心,吃得好,营养足。就连小海日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有时竟然吃到打上了嗝儿。

    托娅就用手点着女儿“数落”:你啊你,真没出息,吃撑着了咋还吃啊?你就是个小馋猫儿。

    “小馋猫儿”?这话谁说过呢?对了,第一次带阿斯根去草原,在牧点蒙古包一家三口儿吃饭的时候,阿吉奈就对儿子阿斯根说过啊。

    阿斯根?托娅看着女儿冲着自己咧着小嘴儿在笑,她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阿斯根的影子。阿斯根刚出生时,就是这样爱笑,一笑俩酒窝儿……

    不!不能这样!

    托娅晃了晃脑袋,强迫自己回到现实。她眼含泪水,低头在女儿小脸儿上亲了一口。也许是碰到了海日的痒痒肉儿,她竟然呵呵地笑出声来。

    托娅的伙食好,海日的伙食自然就好,小家伙儿像气儿吹似的长,一天一个样。等到满月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百天的孩子了。

    …………

    在以前,孔雀屏草原牧民家婴儿满月之日,那是要非常隆重庆祝的,要设盛宴大请亲朋好友。众亲友要给婴儿赠送礼品,大多赠送绸缎、布匹、兽皮,或者牛、羊、马等。其中,姥姥送的礼品要最重,估计送牛羊、送骏马应该不只是个位数了。而且按照传统习俗,孩子要在这一天才命名的。

    如今,传统还在继承和发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创新。“满月庆”的规模在减小,宴席不那么铺张,送礼不再是绫罗绸缎、牛马驴羊,被茶砖和奶制品等代替,只要能表达心意就行,不在乎贵重不贵重。整体上是更加注重感情而不注重形式,更加切合实际而不奢侈浪费。

    海日的“满月庆”要到了,马托娅心里有着新的打算。她早就和阿吉奈打电话沟通好了,而且她还得要做爸妈的工作。

    托娅不再是严严地包裹了,而且能下地活动,只是还不许出屋到院子里。她趁海日睡着了,让婆婆高娃守着,自己来到了东屋。

    坐在炕头儿的额尔德木图向里让了让,托娅坐了下来。

    “爸。我想和你说个事儿。”

    “啥啊?说吧。”

    “关于海日满月的事儿。”

    额尔德木图笑了,说:是啊,真快,小宝贝儿马上就满月啦,咱们家得好好庆贺一下。

    娜仁图雅接话说:就是。必须热热闹闹地办!

    托娅不好意思地说:可是,爸、妈,我——我不想大张罗……

    额尔德木图大吃一惊:为什么?

    当马托娅一提出海日的“满月庆”不想大办,额尔德木图老人真的要急眼了。

    “为什么不能大办?差在哪儿?如果没钱招待客人,客儿由你爸我来掏钱请!别的我没攒下,我和你妈还有棺材本儿没动呢,这回就用上!反正我外孙女的满月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老人越说越激动。如今,海日就是自己的心头肉,而且她降生的意义更为特殊,她满月怎么能不好好操办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