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草原有座蒙古包 » 第115章 爱将海日紧紧包围

第115章 爱将海日紧紧包围

    紧张归紧张,话是必须得说的。白阿吉奈红着脸举起了酒杯,吞吞吐吐地说:那就——谢谢大家伙儿啦。那就——多喝多吃吧!

    说完,一扬脖就把杯中的酒全干了。

    掌声骤起!

    屋里的小海日听到外面的掌声,兴奋得舞动起胖胖的小胳膊。

    月季花开得旺旺的,石榴树已经结果了……

    …………

    满月、百天、一周岁……小孩子的成长是在不知不觉间的。

    两年时间过去了,海日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满地乱跑的小丫头儿了。对于这个曾经苦难、饱经沧桑的家庭来说,岁月流转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海日的茁壮成长。

    而两年时间里,马托娅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陶格斯苏木党委政府的帮助,家里申请到了一笔贷款,不但又购买到了几匹品种纯正的蒙古马,牧点的蒙古包还翻新了。

    旧茂换新颜,生活大改善。蒙古包——这个草原上的“新家”变得大了、美了,更加明亮了……

    有了贷款的扶持,再加上阿吉奈的精心努力,马匹繁殖得很快。第一批三只小公马驹被喜欢赛马的骑手相中了,以高出市场价近三成的价格成交。他们还高兴得不得了,说:白阿吉奈养的马,纯正,肯定是耐力又强而且速度更快。往后啊,他家的马驹子肯定会被疯抢……

    …………

    夏天的小院儿总是充满勃勃的生机。马托娅还特意把盆栽的月季和石榴树都拿到了外面,让花儿们经历风雨、沐浴阳光。

    沈小山已经十一岁了,沈小岭九岁了,两个孩子都长高了,却更显瘦了。特别是小山,变得文文静静的,和过去的淘小子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人们都说,是几年前的那场火灾改变了小山的性格。到底是不是这样,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小山和小岭都上学了,在陶格斯苏木政府所在地,两人寄宿在学校。本来应该是在父母膝前撒娇的年龄,却过早地开始了自立的生活、集体的生活。为了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当父母的只好忍痛而为。

    海日三毛岁了。两位小哥哥对海日的爱,就像对自己的亲妹妹一样浓厚。

    小山在给海日洗衣服。小岭在哄着海日玩儿,他一刻也不离开小妹妹。

    托娅爱怜地说:小山,你去玩儿一会儿,我来洗吧。

    小山抬头说道:妈妈,你歇着吧。你手不灵便,还是我来洗吧。

    托娅接着说:那不耽误你写作业吗?要不——你学习去吧。

    小山答:先不用,作业不着急。在学校住宿的时候,弟弟的衣服都是我给洗,我能行。妈妈,以后只要放假我就来,海日妹妹的衣服就让我洗。大件儿的衣服我洗不干净,等我妈从牧点回来就能帮着洗。

    托娅坐在小山旁边的小凳儿上,剥了一块糖给小山放在嘴里,小山甜甜地笑了。

    托娅又喊:小岭,来,吃糖。

    “哎。”小岭痛快地答应着,哄着海日拉着她的手来到托娅妈妈近前,海日撒娇地钻进妈妈的怀里。

    托娅把剥好的糖块儿递给小岭,他接过来自己没吃,而是递给了海日妹妹。

    小山又给弟弟下达了任务:小岭,去带海日妹妹进屋,给她讲故事,就是那本儿带图画的书。

    小岭无条件地遵从,喊道:海日,走,上屋,哥哥给你讲故事喽。

    海日一听就高兴地喊起来:故事,故事,我要听故事。

    小岭抱起海日,在她肉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一口,然后才高高兴兴地进了屋。

    托娅满脸微笑地盯着小岭和海日,又回头对小山说:小山,暑假作业做得差不多了吧?

    “快了。”

    “小学毕业后,准备考哪个中学啊?”

    小山停了下来,眼睛看着托娅妈妈,认真地说:我要往红楼市里的中学考。以后啊,等海日妹妹上学了,我就常回来辅导她的功课。一定让她的学习比我还要好。

    整个暑假,小山和小岭除了和爸爸、妈妈回春州县老家走了一趟外,几乎有一大半儿的时间是在托娅妈妈家度过的,小岭还教了海日认识了好多图画。

    …………

    牧点上,阿吉奈躺在山坡翻看着手机,准备要给托娅打个电话,刚一拨通又赶紧挂断了。他想女儿了。

    阿吉奈和托娅用的手机都很“传统”,不是智能的,不能传照片,甚至不能拍照片。阿吉奈真想有一部智能手机,屏幕很大的那种,可以拍下女儿海日的照片,想她的时候看一看那该多好啊。可他舍不得钱,就像当初舍不得钱买摩托车一样。

    海日在小岭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打电话,当然,全是打给爸爸的。

    一开始是托娅给阿吉奈打手机,海日就抢着说话,后来,她想爸爸时,就自己能拨出号码。接通后只说一句“爸爸,我想你了”,然后就是呵呵地笑,阿吉奈那头儿再说啥,她也不答话了。

    听到女儿说想自己了,听到女儿天真活泼的笑声,阿吉奈感觉无比满足、无比幸福。

    …………

    有了女儿海日之后,那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而又有些倔强的马托娅回来了!

    嘎查中的李巴图家院子里放起了几张桌子,坐满了亲朋好友。年长者大都穿着蒙古族特色的服装,年轻的却穿得很时尚。一对老年夫妇身着蒙古族盛装,端坐在主桌的正位,满面红光。

    在院落的一角,搭起了简易的帐篷和炉灶,形成一个半露天的厨房,厨师和帮厨的人忙忙碌碌,端菜的人鱼贯出入。

    托娅见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便去帮忙洗菜。

    主持人的声音传来: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是李巴图老人八十岁的生日……

    高淑珍看到托娅在洗菜,忙抢了下来,说:托娅,你的手要少沾凉水啊,咋不注意呢?

    托娅笑了笑。

    李秋菊在一旁也说:快听话,你去那边儿帮着择菜吧。托娅,动水的活儿你可别伸手啦。

    托娅点头,微笑着走向择菜的“队伍”。

    主持人声音又传来:老人的孩子们举办这次庆典,祝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感谢所有到场的亲朋好友……

    荷花悄悄把海日抱来了,并到厨房里给她盛了一碗好吃的。小家伙吃得满嘴是油。